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無公害茶葉生產基地的建立及栽培管理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無公害茶葉因其綠色、健康、無污染等特點,能夠滿足現代人對綠色、健康以及更高生活品質追求的需要。該文介紹了無公害茶葉生產基地的建立,并提出了其栽培管理技術。
  關鍵詞:無公害茶葉;生產基地;建立;栽培管理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7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10-0052-02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環保意識的增長,對食物安全標準也越來越重視。無公害茶葉中具有較為嚴格的生產標準,只能使用符合標準的有機肥、化肥,以及低毒和低殘留的農藥,且殘留量不能超過國家的相關標準。通過建設無公害茶葉生產基地,有利于進行統一的生產和管理,提高無公害茶葉生產的質量和水平,從而推動無公害茶葉的發展。本文主要介紹了無公害茶葉生產基地的建立以及栽培管理技術,以期為無公害茶葉生產的發展提供參考。
  1 無公害茶園生產基地的建立
  1.1 嚴格選地 無公害茶園生產基地建設中,科學選擇地理位置是基礎。應選擇在空氣清新、水源潔凈、污染較低、生態環境較好的地方,遠離主要交通干線,如公路、鐵路、村莊等。土壤肥力水平高,通氣性能良好,無積水,腐殖質高,營養豐富而平衡,pH低于6,呈酸性或弱酸性,坡度≤25°的山地。無公害茶園與其他農作物種植區之間應該設置隔離帶,一般在50~100m,既可以是山川、河流、湖泊,也可以植樹造林作為隔離的屏障。
  1.2 合理選種 合理選擇種苗是建設高產優質無公害茶園的必要條件。在新建無公害茶園基地時,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選擇適合當地生長發育的無性系茶苗,充分考慮茶葉的適應性,積極引進產量高、品質好、抗寒抗病能力強的無性系良種。另外,在選苗時一定要保證茶苗的純度和質量。
  1.3 科學種植 科學種植是形成高產優質茶園的關鍵。在坡度25°以下的地塊,直接按行距1.5m劃線定行,一般采用直線種植與主道、水渠平行,距離地邊沿1m劃第1行,其余以此為基線,按行距要求依次劃出所有茶行。緩坡地茶園要求大致等高。種植時間一般安排在晚秋和冬春季節,在茶行線上株距保持30cm,每穴種植2~3株茶苗。種植后如果是晴天應澆水,以提高茶苗存活率。
  2 無公害茶葉栽培管理技術
  在無公害茶葉生產基地建立后,管理人員要掌握專業的栽培管理技術,從而能夠對茶園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目前,不少無公害茶園生產基地存在較多問題。例如,茶園的生產技術不配套、工作人員操作不規范,以及管理人員專業水平較低等,對無公害茶園的生產和發展產生了一些消極的影響。因此,今后應該不斷提高無公害茶葉的栽培管理技術,不斷提高無公害茶葉的栽培管理水平。
  2.1 合理施肥 無公害茶葉在栽培中可以使用農家肥料、商用有機肥,以及腐殖質酸類肥料、微生物肥料等。其中,農家肥料包括廄肥、堆肥、綠肥、沼氣肥等。商用有機肥主要是用動植物殘體以及其排泄物加工而成。腐殖質酸類肥料包括泥炭、褐炭以及風化煤等肥料。微生物肥料則包括瘤菌制劑、復合微生物肥等。另外,還可以使用有機復合肥、無機復合肥以及葉面肥等。施肥要注意深施和早施,以利于促進茶葉根系的吸收,提高耐寒和抗旱能力。
  2.2 病蟲害防治 科學防治病蟲害是無公害茶園形成高產優質的重要技術保障。
  2.2.1 農業防治 一是選育優良的抗病蟲品種。二是做好檢疫工作,通過嚴格的檢疫,避免將病蟲害隨種苗帶入茶園,三是精細管理,比如,對茶葉采摘和修剪茶樹,適時鋤草等技術手段改變病蟲生長的適宜環境,從而減少病蟲為害。
  2.2.2 生物防治 積極利用生物防治技術,通過以菌治菌、以蟲治蟲、以菌治蟲等方法,對茶園中的病蟲進行防治。生物防治能夠維護茶園的生態平衡,在保持和維護茶園物種多樣性的同時,充分利用自然資源,達到防治病蟲害的目的,使得茶園的生態系統處于相互制約的動態平衡體系中。
  2.2.3 物理防治 目前各茶區在茶園里推廣安裝頻振式太陽能殺蟲燈和誘蟲黃板來捕殺害蟲,效果良好。
  2.2.4 化學防治 無公害茶園應少用或不用化學農藥,在特殊情況下,必須要采用化學防治措施時,也要慎重選擇農藥的品種。選擇符合相關要求的農藥,對癥下藥。交替輪換用藥,以達到減少農業污染的作用,并注意延緩茶葉的抗藥性。
  2.3 水分管理 無公害茶園水分管理要以保水為主,在茶園地邊建立蓄水池,或者在茶園按一定的距離擺放若干個塑料蓄水桶,以蓄集雨水備用。當茶園土壤含水量降低至70%以下時,就應該及時灌溉,水質應符合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要求。近年來,各地推廣使用的茶園鋪草覆蓋技術,該技術簡單易行,可以就地取材,通過在茶行間鋪草,不僅有效地降低了茶園水分的蒸發量,增強了茶園的抗旱能力,而且很好的抑制了雜草的生長,降低了鋤草次數,節約了用工成本。
  2.4 樹勢管理 培養良好的茶樹樹勢,能有效提高制茶鮮葉的質量和產量。通過修剪,改變茶樹地上、地下部分生理動態平衡,促進地上部營養生長加劇,促進新梢伸育,加速樹冠覆蓋度形成,有利于茶行間通風透光,減輕病蟲害的發生程度;打破頂端優勢,促進側芽萌發,增加發芽密度,提高鮮葉產量;使茶樹采摘面整齊,便于鮮葉的采摘,鮮葉質量和采摘工效都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責編:張宏民)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483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