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石林縣鹿阜街道辦玉米種植技術及推廣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我國玉米需求量逐年上升,使玉米種植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合理的種植技術是促進玉米產量與品質提升的關鍵。玉米種植技術的選擇、改進和推廣,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工作,能滿足工業生產與人們的日常生活需求,促進農業經濟快速發展。本文從玉米選種、種子處理、土地處理、灌溉和施肥等環節,分析玉米種植技術及實施要點。同時,本文提出通過政策支持、農業改革試驗和技術研發等途徑,實現玉米種植技術的有效推廣。
  [關鍵詞] 玉米;種植技術;推廣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9)04-82-2
  作為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玉米的產量與質量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在傳統的玉米種植過程中,由于種植技術落后,會導致資源浪費情況較為嚴重,而且種植過程會污染環境,不利于農業可持續發展。玉米品種較多,其產量相對較高,能提升農民的經濟收入。與此同時,在紡織業、食品業和制藥業中,玉米作為一種重要的原料被廣泛應用。因此,加強玉米種植技術的研究與推廣,是提升人們生活質量、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玉米種植技術涉及內容較繁雜,因此要控制每一個技術環節,這是增強技術應用效果的關鍵。與此同時,種植技術的推廣還需要相關政策的支持,通過多種途徑宣傳,實現科學種植技術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
  1 玉米種植技術
  1.1 玉米品種選擇
  玉米品種可直接影響產量。首先,應充分調查市場狀況,確保玉米品種符合市場需求,確保種植效益最大化。其次,應充分分析石林縣的自然環境,如土壤條件、氣候狀況、光照強度和水文條件等,并重點分析關鍵因素[1],如在分析土壤條件時應重點分析其熱量與微量元素含量。玉米品種要適應當地的環境條件,確保玉米生長狀況良好。最后,玉米品種要具備較強的抗病蟲害能力,如果玉米的抗病蟲害能力較弱,會出現嚴重的減產現象,使農戶遭受經濟損失,不利于玉米種植技術的有效推廣。
  1.2 種子處理
  對于種子進行篩選,能確保發芽率,減輕病蟲害的影響[2]。選擇種子時應確保種子的優良性,防止殘粒和霉變種子進入農田,合理控制種子的根芽率與純度。在播種前7 d晾曬種子,前2 d拌種衣劑,以提高種子發芽率,防止水分缺失影響種子發芽。
  1.3 土地處理
  良好的生長環境,是提升玉米品質與產量的關鍵。應選擇通透性較強的土地種植玉米,在種植前秋冬季節平整土地,確保土層深厚、土壤疏松,滿足玉米生長的土壤要求。
  1.4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能促進單位面積玉米產量的提升。在確定玉米種植密度時,要分析當地的氣候環境,包括降水量、氣候、土壤等,做好相關資料的收集,為種植密度的確定奠定基礎。種植密度應隨著土壤肥力的提升而適當提高,既要防止營養過剩,又要避免密度過大而影響玉米吸收水分。
  1.5 田間管理
  玉米的生長特性與其生長周期密切相關,確保田間管理的針對性與科學性,是保障玉米長勢良好的關鍵。比如在苗期、孕穗期等階段關注其生長狀況,及時灌溉和施肥,并做好除草和病蟲害防治工作。田間管理涉及的內容較為繁雜,應確保各個環節安排得當,促進田間管理連續性與有效性的提升。
  1.6 灌溉、施肥與病蟲害防治
  玉米對于水分的需求,在不同生長階段有所差異,同時應控制灌溉時間,確保玉米獲得適量的水分。玉米的抗旱能力會隨著水分需求量的增加而減弱,這就會導致其在干旱季節減產。所以,應避免一味地大水量灌溉,在緩解旱情的同時確保生長中所需水分供應的及時性。在施肥過程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控制極其關鍵,如氮元素、磷元素和鉀元素等[3]?;逝c追肥應相互配合,滿足玉米對營養成分的需求。玉米病蟲害多發生在幼苗期和快速生長期,會對玉米的產量與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直接威脅種植戶的經濟收入。為此,相關部門與種植戶應加強交流與溝通,重視玉米生長過程中的病蟲害問題。與此同時,嚴格監督玉米田中的病蟲害類型及數量,選擇合適的農藥。在噴灑農藥的過程中,應重視對環境的保護,防止污染周圍水資源、土壤等。在防治病蟲害時,可以結合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多種防治方法,避免大面積病蟲害造成的損失。
  2 玉米種植技術的推廣措施
  2.1 加強“三農”政策的支持
  合理的政策支持,是實現玉米種植技術快速推廣的主要渠道。政府部門應加大宣傳力度,引導農民掌握科學的種植方法,以促進農民利益的提升。給予政策優惠,通過設置玉米種植專項扶持資金,加快新技術的研發與應用[4]。為了降低玉米種植大戶的種植風險,相關部門應給予一定的補助和獎勵,鼓勵更多人應用新技術,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2.2 開展農業改革試驗
  玉米種植及研發試驗田的設置,能檢驗玉米種植技術的可靠性與適用性,以不斷優化和改進技術方法。玉米種植技術的研發和創新、培訓,應由專業的技術人員負責,加快新技術的應用,提升玉米產量與質量。在玉米種植技術的推廣中,應以實際產量作為依據,如讓玉米種植大戶作為示范者,宣傳其種植效益,吸引更多人使用科學的種植技術與方法。
  2.3 加強技術研發
  精細化管理玉米種植的各個環節,實現合理密植與科學灌溉,加快種植與培養技術的研發,促進玉米抗病蟲害能力的增強。玉米種植技術的創新與改進,需要嚴格遵循農業生產理論,并在實踐中驗證,確保種植與培養技術得到合理優化??茖W控制玉米的生長階段,嚴格監督玉米種植與培養技術的落實情況,促進我國農業經濟快速發展。
  2.4 加大宣傳力度
  很多農戶過于依賴傳統的種植方法,這是因為他們在實際生產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而新種植技術面臨較大風險。為此,應加強玉米種植技術的宣傳,讓農戶充分了解和掌握新技術,以達到增產的目的[5]。組織專業技術團隊到鄉鎮街道村開辦講座,解答農戶對種植技術的疑惑,獲得他們對新技術的信任。與此同時,借助網絡平臺、電視和報刊等進行宣傳,拓寬玉米種植技術的宣傳途徑,在局部范圍內起到良好的帶動作用,增強宣傳效果。
  3 結語
  科學的玉米種植技術,能有效防治病蟲害,降低種植風險,也是提升玉米質量與產量的關鍵。在玉米種植技術的實際運用中,應以玉米不同種植階段的特點為依據,合理控制技術應用要點,充分發揮新技術的優勢與價值。玉米種植技術的推廣任重而道遠,應加強對“三農”問題的政策支持與技術研發,并開展農業改革試驗,加大宣傳力度,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杜曉芳.玉米種植技術及其推廣初探[J].農民致富之友,2018(20):149.
  [2]孫代娣,劉玉梅.玉米種植技術及其推廣探究[J].吉林農業,2018(20):32.
  [3]郭延魯.玉米種植技術及其推廣探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8(18):159.
  [4]王會榮.玉米種植技術及其推廣探究[J].農家參謀,2018(12):35.
  [5]張貴珊.玉米種植技術及其推廣探究[J].農家參謀,2018(10):7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011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