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山區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應用存在的問題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玉米是我國農業生產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應對我國不斷增長的人口基礎,就必須探討山區玉米栽培技術的推廣?;诖耍疚膶ι絽^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應用現存問題進行了分析,然后結合實際情況,對相應的解決對策進行了探討,旨在為我國農業生產盡一份綿薄之力。
  關鍵詞:山區玉米;栽培技術;推廣;應用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生產發展速度令人側目,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產量的增長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近年來,為了促進我國農業現代化改革、規范化發展,改變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我國推出了一系列的幫扶政策以及協調措施。而玉米作為我國主要糧食作物,其產量直接影響著我國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優化。因此,探討山區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應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山區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應用現存問題
  1.傳統思想危害,管理不合理。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農村、城市的經濟差距,讓大量山區青壯年選擇到城市中打工,從而導致山區勞動力大量減少,尤其是玉米作物的種植,需要青壯年勞動力從事。青壯年勞動力的流失,導致部分山區玉米作物不得不由老人、婦孺來種植。然而,這部分人群較差的勞動力,導致玉米種植效率低下,這部分人群的人均受教育程度也比較差,無法對作物進行科學、細致的管理,種植區域可能存在的病蟲害也無法及時的被發現,從而導致玉米作物受到病蟲害的侵擾。此外,受傳統觀念所影響,老人、婦女的思想較為古板,不愿意接受新的栽培技術,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新技術的推廣,即便是部分農戶開始學習新技術,受其自身文化水平、身體素質的制約,也會導致高產栽培技術得不到良好的應用。
  2.科學技術落后,病蟲害問題。病蟲害的防治在玉米栽培種植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縱觀我國部分地區玉米種植情況,不難發現,許多農戶對病蟲害的防治都沒有透徹的了解,多數農戶僅僅了解常見的幾種普通病蟲害。同時,雖然近幾年我國城鄉經濟差距在逐漸縮小,但是山區的經濟水平仍舊較低,農戶即便是發現了病蟲害,也缺少資金對其進行有效的防治。另外,因為農戶缺乏專業的指導,所以在進行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出現“過度噴灑農藥”等等問題,這不僅會影響玉米作物的正常生長,同時也會對土壤造成影響。
  3.傳統種植,施肥不合理。有機肥料的施入是確保玉米健康成長的基礎,有機肥不僅能夠為玉米提供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同時也能夠起到疏松土壤的良好效果,尤其是山區土壤,適當施入有機肥能夠有效改變山區土壤質地,提高山區土壤的肥沃程度。但是我國諸多山區農戶在種植玉米的過程中,都沒有對有機肥施入給予足夠重視,玉米作物營養不良的問題屢見不鮮。并且,隨著社會高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小型農機逐漸取代了耕牛,農家肥數量也就此減少,許多農戶在耕作的過程中主要采用化學肥料,進而導致出現了以下兩點問題:第一,土壤酸堿平衡被打破,土壤酸性物質過多,甚至會導致土壤不能再次進行耕作;第二,微量元素配比失調,直接影響玉米健康生長。
  二、促進山區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應用的實際對策
  1.推廣路徑優化。農戶是農業技術最終的接受者,所以山區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工作要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思考農戶在玉米栽培上的客觀問題。首先,當地政府要積極發展當地的特色產業,大力推動當地的經濟發展,改善城鄉經濟結構不合理的問題,減少青壯年勞動力的流失,推出鼓勵青壯年回鄉發展農業的幫扶政策;其次,要改變“自上而下”的農業技術推廣機制,建立起以農戶需求為導向的農業技術推廣機制,透徹分析山區農戶的生產需求,重視農業生產第一線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對技術進行推廣。比如,當地的環境、資源、理念存在問題,當地政府就可針對這些不同的原因,找到“病根”,對癥下藥;最后,要在政策支持的前提下對新種植技術進行推廣,只要推廣的技術是符合農戶需求的農技,那么推廣部門就可輕易的在農戶口中獲取技術的反饋信息,從而完成一個“需求--研究--推廣--反饋--研究”的循環周期,進而促進我國山區玉米生產的良性發展。
  2.適應技術研發。針對山區玉米種植的實際特征,針對不同的種植區域研發不同的農業技術,然后對農戶進行針對性的指導。這就要求農業技術研發單位要以農戶需求為研發導向,有差別的對技術進行創新、研發、推廣,從而有效的提升農業生產的效率以及成果轉化率。在這一點上,政府部門要加強對新技術的宣傳、支持、引導,通過發展“示范農戶”,起到點帶面的積極宣傳效果。
  3.提升農戶素質。農戶是我國農業生產的“主體”,但是我國農戶普遍受教育程度比較低,對新技術的認知、應用存在一定的問題,所以想要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真正在農戶群體中生根發芽,就要提高農戶的總體素質。首先,要針對不同的農戶群體,有針對性的、有差異性的對其進行技術、常識方面的培訓;其次,要全方位的從多個角度對玉米高產栽培技術進行推廣、宣傳,提高農戶對高產技術的認知,改善農戶的主觀意識;最后,要通過培訓、宣傳來提高農戶的文化知識水平,優化農戶獲取信息資訊的能力以及溝通能力。
  4.拓展推廣主體。充分發揮示范帶動效應,調動農戶的趨同心理。針對不同農戶之間的差異,由政府為主導的推廣模式顯得過于單一,在這種情況下,就要建立起以政府為主導,多元主體參與的農業技術推廣機制,通過政府部門的統籌規劃以及宏觀調控,多個主體輔助政府部門對新技術進行推廣,同時發展出當地具有教育意義的農業示范戶、種植大戶,讓更多的農戶看到新技術的應用效果。另外,要積極拓展技術研究方面的資金投入渠道,構建起多元研究資金投入體系,形成一個良好的技術研究環境,從而為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三、結語
  綜上所述,農業發展直接決定了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以及應用,必須要充分考慮到農戶方面的客觀問題以及農戶的主觀意愿,然后采取有針對性的推廣策略,通過政府部門的引導,來大力發展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進而實現我國基層農產業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標, 張領先, 王潔瓊. 我國農業技術推廣擴散作用機理及改進策略[J]. 科技管理研究, 2017(22):49-58.
  [2]李英. 山區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應用研究[J]. 鄉村科技, 2017(5):39-40.
  [3]田地. 試論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與應對策略[J]. 新農村:黑龍江, 2017(9):57-57.
  [4]武艷芳. 探究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與應對措施[J]. 農業與技術, 2017(24):89-90.
  [5]王鳳國 . 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存在問題與對策[J]. 農民致富之友, 20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81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