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農業嘉年華中兒童活動景觀設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兒童健康離不開高質量的戶外活動空間,然而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其離自然環境越來越遠,而近年來農業嘉年華興起,成為家長帶孩子出行的良好去處,是最好的農業與自然生態教室,也是實施自然教育的最佳場所,理應擔負起滿足兒童游樂需求、實施兒童教育的重任。為找到農業嘉年華中兒童活動景觀設計的方法,營造出既具有農業特色又符合兒童心理、生理、行為特征的兒童活動區域。通過對兒童活動和農業公園的特性進行分析,結合洋河農業嘉年華兒童活動區設計的案例,找到兩者的切入點,從農作物、農業技術、農用具、動物4個農業要素方面提出相關設計策略,為今后農業公園中兒童活動區域規劃設計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農業公園;兒童活動區;農業嘉年華;景觀設計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化,城鎮居民對高品質生活需求發生轉變,更向往山水田園、返璞歸真的生活方式。農業也順應形勢進行一二三產業的不斷融合,農業嘉年華也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
  農業嘉年華是都市型現代農業的一種創新形式,它以農業為基礎,以拓展農業生產、生態、休閑、教育、示范等多功能為導向,以最先進的農業理念及設施、設備、品種、模式、工藝等科學技術為支撐,融合旅游、文化、餐飲、服務、物流等多種業態,促進農民就業增收,促進農業更好地服務城市,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最終實現樂活目標的都市型現代農業盛會,也是融合了多種業態的都市型現代農業的高端形態。
  在農業嘉年華中,兒童客群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嘉年華的自身特點和優勢,與兒童對植物、自然、生態等的認知需求高度契合,使農業嘉年華成為最好的農業與自然生態教室,也是實施自然教育的最佳場所,研學旅行的重要目的地。然而現有的農業嘉年華設計更多地從造型和雕塑和植物本身考慮,有待更深入的挖掘。構建一個有利于兒童身心發展,具有自然野趣的戶外環境是我們設計者應盡的責任。本文立足于的農業公園的特性,探索兒童活動區域設計的著眼點和方法,為農業嘉年華建設和發展提供一定的依據和支持。
  1 兒童客群在觀光農業嘉年華中占有重要位置
  羅素在《教育論》中說過:“孩子最好是生活在鄉村,這樣就可以讓年幼的孩子早一點與泥土親近、玩耍,并從幼年開始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從大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農業嘉年華對兒童的生理、認知、社會性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衫闷涮赜械牡乩憝h境,將其作為大自然的教室,為兒童提供接近自然、體驗農村生活、了解農業文化的機會。
  4(奶奶、爺爺、姥姥、姥爺)+2(爸爸、媽媽)+1(兒童)是典型的中國特色的家庭結構。兒童是家庭的中心,是家庭出游的驅動力。財富漏斗效應使兒童在家庭消費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由于兒童可以在農業嘉年華中盡情嬉戲。兒童的參與大大增加了其活力,成為拉動客源的重要力量,并且兒童經濟具有超強的“黏合力”。因此兒童勢必成為農業嘉年華經營者和設計者的重點關注對象。
  2 兒童活動空間設計原則
  2.1 色彩選擇
  根據兒童對顏色的喜好,宜使用明度、純度都比較高的顏色,吸引兒童注意力。主體色調以暖色為主,調動兒童活動的積極性,局部使用冷色調進行穿插減少疲勞。
  2.2 形式選擇
  兒童容易把把所觀察到的物體和時間簡化成單一和簡明的符號,在此基礎上產生對環境事物的認識[n因此,幼兒園景觀環境設計的形式選擇要讓兒童看到他所熟悉的形象和符號??晒┎捎玫姆栍校悍e木、童話世界和可愛的動物等。
  2.3 空間設計
  兒童的視覺能力和感知心理與成人有較大的差別,應根據他們的身高和視野設計符合他們行為習慣的小尺度空間。0~10歲兒童視高約在0.3~1.2m,場地中0.6m、0.8m、1m、1.8m會形成從開敞到圍合的不同空間感受。
  3 農業嘉年華中兒童活動區的特征
  觀光農業園大多位于自然與人工城市環境之間的過渡區域[2],農業嘉年華是將嘉年華的娛樂方式融入農業節慶活動中,是拓展都市現代農業實現形式、發展方式、運行模式的一種新探索、新實踐,現在已經在全國各地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出來。相對于城市中的兒童活動區,農業嘉年華具有更廣闊的空間、淳樸的民風、悠久的文化底蘊,兒童在園區內可以盡情釋放天性。其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3.1 鄉土性
  農學嘉年華是以農業為主題,處于農村的大環境中,賦予了兒童活動區更多的鄉土性、自然性和生態性。其表現不僅在農作物的栽植、家禽家畜的養殖,同樣也體現在農具的體驗,農事活動的參與,農耕文化的了解上。
  3.2 科普性
  科普教育是農業嘉年華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園區建設本身依托于良好的自然資源和農業資源,這為兒童的活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場所。兒童可以在其中認識農作物的種類、生長特性,還可以參與農事勞動,園區內建有主題溫室場館,小朋友還可以了解到更多動植物的新奇特品種,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和設施。開闊了兒童的事實視野,彌補了課堂教育的不足,具有深刻教育意義。
  3.3 參與性
  兒童活潑好動、充滿好奇心和想象力[3]。而農業嘉年華中一般都會設置觀光采摘、動物喂養、農事體驗等農業相關活動,強調兒童的參與性與體驗性,這樣更有利于培養兒童的動手能力。
  3.4 文化性
  農耕文化是中華民族最燦爛的文化,并且根據地域不同也有一定的差別,在此設置兒童活動區域,要更多地融入民俗文化、田園生態文化,以利于兒童更好地了解民族傳統。
  4 洋河農業嘉年華兒童空間設計
  4.1 項目概況
  項目地位于江蘇省宿遷市洋河新區,核心區總面積78266.88m2,其中8個主題場館面積64404.48m2,生態餐廳6451.2m2,育苗溫室7411.2m2。產業上匯聚國內外先進科技,通過技術推廣、品種展示、教育科普、內容培訓等形式,引領農業科技,促進洋河農業產業結構升級調整。休閑上引爆核心區休閑旅游發展,進而驅動國家農業公園全域旅游的發展。   4.2 農業要素相關的兒童活動區域設置
  4.2.1 農作物識別。立足江蘇主導產業,面向中國,場館設計篩選出蔬菜、農耕、纖維、花卉、果樹、中藥、水產7個主題。結合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思路,利用反差效果滿足人們的獵奇心理,刺激旅游市場設置沙漠主題。場館內全年展示植物品種,年運營期內達到1000多種。新奇特品種200多項,其中巨型南瓜拇指西瓜、蘋果黃瓜等新奇特品種深受小朋友的喜愛。為兒童提供了豐富的植物認知素材。
  植物設計上主要有以下措施:充分考慮兒童身高,展示多以種植池或其他方式抬高,讓兒童在行走過程中可以很好地對其進行觀賞與識別。對于適合群植觀色的植物,設計色帶和圖案,形成漂亮的圖案,觀賞其群體美。對于個體形態突出且比較珍貴的植物,采用盆栽的形式放置在展示架或展示臺上對于單株進行展示;給藤本植物設置休憩廊架或攀援植物墻,以充分發揮其植物特性;對一種植物的不同生長階段在同一時空內進行展示,如水稻,在同一視野內展示其發芽、分孽、拔節、抽穗、成熟等不同時期,活體展示讓小朋友更全面地認識植物的生長過程;植物種子也可做成景觀,如農耕館,用透明亞克力包裹農作物的種子形成糧食柱,作為廊架裝飾的同時,引起人們對糧食本身的關注與識別,此外還會設置種子的發芽試驗,多肉植物扦插技術體驗等,對植物有更深刻的認識。
  4.2.2 農業技術認知。農業技術的顯性化展示一直是農業嘉年華設計過程中的難題,如何讓人們注意到農業技術,如何讓人們樂意去了解農業技術?我們在設計中不斷探索。
  為集中技術展示環節營造獨特的氛圍,如水場館將高科技養魚環節放置在人流必經之地,整體環境用藍色亞克力漏窗景墻進行圍合,整體的夢幻氛圍突出了科技養魚的重要性,也增加了在其停留觀賞的舒適性。
  運用夸張的手法放大或縮小技術展示載體,如水場館對沐霧甲蟲模型的放大,引起人們注意,從而深入探究空氣中水收集的原理與技術。
  提取栽培設施元素,進行藝術形變,如蔬菜館,以栽培設施為載體,進行藝術形變,形成兒童喜愛歡樂谷游樂園、樂高積木場、魔幻王國等,成為兒童嬉戲學習的場所。
  顏色處理成兒童喜歡的色彩,以暖色調為主打造氛圍和放大科普知識點,讓兒童在自己喜歡的氛圍和符號中了解農業栽培設施和生產技術。
  4.2.3 農用具識別和農事體驗。設計充分挖掘洋河當地農耕文化、制酒文化、制陶文化等,在農耕館打造打谷場場景,再現農耕活動中脫粒、曬谷、裝倉的過程,收集展示當地傳統農具,結合互動體驗活動,感受老一輩人耕作的艱辛。以景墻和酒架形成具有酒文化氛圍的半圍合空間,中部展示糧食配比、粉碎、清蒸原輔料、配料拌合、固態泥池發酵、蒸餾成酒的釀酒全過程。局部過程鼓勵大家參與。并展示窖藏方法,解答普遍的窖藏誤區。將洋河聞名中外的酒釀造文化加以延伸,打造釀造工坊,展示酯、醬油等產品的釀造過程,在提供相關釀造知識的同時設置互動環節,讓大家參與其中,并進行相關產品的售賣。
  4.2.4 動物識別及喂養體驗。通過飼養小動物可以激發兒童對小生命的興趣和愛護,增強對大自然的認識和熱愛。兒童對自己喂養的小動物會特別的關心,會為動物的活潑亂跳而興奮,為他們的瘦弱而擔心,為他們的死去而悲傷。
  萌寵樂園位置選在場地的下風向,以防止動物氣味散發到主要活動區。養殖了鳥類、兔子、羊等小型動物,動物籠舍的造型和色彩也符合兒童喜好,設計了喂食口和便于觀察的圍欄。
  水主題場館養殖了多種新奇特觀賞魚類為兒童對魚類識別提供了基礎?;禹椖恐形鼓挑~深受兒童的喜愛,魚池設計采抬高的形式,池壁不可太窄,方便兒童趴在魚池上進行喂魚。作為配套附近設置售賣空間,出售奶瓶和魚飼料。
  5 結論
  綜上所述,結合兒童身心情況,在農業嘉年華的設計中,應充分應用農業元素,遵循以下策略:農作物應豐富品種提升觀賞價值,拓寬培養方式,強化科普功能,引入活動滿足有了需求;農業技術應經過藝術化處理,結合游樂與互動,顯性化體現;農具可進行展覽,構成小品,結合互動增強體驗;動物應合理分區運用東中養殖方式,突出優勢,設計專業展覽館,結合項目,豐富感官體驗。
  參考文獻
  [1]曹犇,陳剛.幼兒的行為心理對幼兒園設計的影響[J].山西建筑,2007.
  [2]王亞紅.人性化導向的農業觀光園游憩空間設計研究[D].合肥:安徽農業大學,2012
  [3]劉煜.觀光農業園區兒童活動空間設計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111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