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景觀設計中植物造景的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城市建設水平與標準越來越高,居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隨之增加。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園林景觀也根據大眾口味的改變而不斷優化,園林景觀中的植物造景不但具有供人欣賞與把玩的審美價值,還有綠化、降噪、環保等功能,在為居民創造綠色、健康的生活環境的同時發揮著巨大功效。園林景觀植物造景需根據當地環境與居民喜好進行科學的設計,本文針對我國的植物造景設計展開深入研究,并探討其問題和改善方法。
關鍵詞:園林景觀;植物造景;景觀設計;探究
園林景觀中必不可少的一大組成部分便是植物,作為展現園林生命活力的要素,植物造景不但能夠改善空氣污染與噪音污染,還能賦予園林生機與活力。園林景觀通過將綠色景物與人工建筑有機融合,讓建筑不再死板僵硬,并營造一個充滿人性化的綠色健康環境,讓人們在工作生活之余,能夠在這一片凈土中感受休閑、輕松的氛圍,使身心得以調節和舒緩。
1植物造景的作用與具體概念
1.1植物造景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主要作用
植物造景在園林景觀中不光發揮著裝飾、美化的作用,還需要設計者通過對植物的精心設計與擺放,創造出和諧、舒適的休閑環境,給居民提供享受的獨立空間。植物造景設計不同于普通的盆栽種植,不同種類的植物具有不同的功效和美化效果,同一種植物的擺放位置、擺放方位以及數量都有講究。園林景觀的設計者需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進行植物種類的選擇。首先,在塑造階段,倘若設計者不進行實地考察便將各類景觀隨意堆砌,使得園中空間呈現擁擠、雜亂的狀態,其觀賞價值與使用價值將大大降低,更不能發揮休閑的功能。因此,只有結合空間位置進行植物設計,才能使其發揮改善空間布局的功效,面對一個無阻隔、寬敞的空間,假使運用花草樹木進行遮擋與分隔,便能巧妙地將一個空間變為多個空間,空間與空間之間具有聯系而又是相互獨立的。除此之外,植物的另一大優勢便是改善生態環境,設計者需根據當地氣候、土壤、空氣質量等狀況選擇適宜植物,不同植物有不同的凈化功能,設計者需做好功課,結合自身經驗進行挑選。另外,植物造景還具有恰到好處的審美功能,經過設計者對植物種類的選擇與精心擺放后,便能為居民帶來視覺盛宴和美的感受,讓其悠然自得地在園林景觀中享受休閑時光。
1.2植物造景的基本概念
植物造景,顧名思義便是利用植物進行景觀設計和創造,結合合理安排與種植達到美化環境的作用。對此,園林景觀中的植物造景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利用不同植物便能創造出不同的視覺感受與審美效果,在進行植物造景前,對植物生長特點與功能進行了解是設計者必須完成的功課。植物造景不同于簡單的道路植物設計和盆栽栽種,只有結合當地環境與氣候特征進行植物選擇,才能保證植物在這一環境下茁壯成長,并提升園林景觀的整體審美效果,給人和諧、整體、自然的感受。
2植物造景藝術原則的探究
植物造景應當依據園林景觀的規范制度,在繪畫藝術、園林藝術還有人類習慣等方面進行充分融合,然后進行相關的創造。
2.1植物造景的一致原則
在這個基礎上,就需要強調植物種類的變化和一致。園林景觀設計中,相關樹形、色彩以及線條都具有相應的偏差和不同。另外,按比例保持相似性,可以展現出大自然植物多樣性和統一性結合的特征,讓植物造景充分融合到實際的設計當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一種和諧美。
2.2植物造景的存活原則
這項原則制定的目的就是充分考慮到當地的氣候能否適合植物的生長。因此,在具體的園林景觀設計當中,就需要盡可能考慮到園林的地質、當地氣候以及周圍的環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按照相關的分類標準進行有效安排,以進一步保證植物的生長和成活率,在一定程度上創建良好的環境。通過這項原則的具體應用,可以進一步提高相關造景設計的可實施l生,在園林設計的階段就需要對植物造景的實際存活情況有一個充分的認識,這樣才能夠進一步進行有關配置。
2.3植物造景要按照自然法則進行
植物造景最初的目的就是為了豐富園林藝術、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凈化空氣,保護了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所以,在植物造景環節中一定要按照自然法則作為依據,來進一步維護生態環境。在具體的植物的種植和園林其他景觀之間搭配時,需要優先考慮自然環境的保護以及良好生態環境的形成這一關鍵點,遵循植物自然的生長規律。
2.4色彩搭配原則
由于植物造景的設計好壞對園林景觀的整體審美效果都會產生不小的影響,因此設計者應遵循三大原則,并結合實際情況,以發揮植物造景的最佳功效。第一大原則便是色彩搭配原則,不同種類的植物都有自身獨特的顏色,在不同季節也會發生變化,因此,設計者需講究色彩相宜,保證植物與植物間顏色的不沖突,才能創造和諧、親切的環境。一方面,設計者需從周圍環境的角度進行考慮,對周圍建筑、地理環境的特點選擇色彩相融合的植物種類,并從藝術視角進行色彩協調,讓植物造景在大環境下不突兀、不沖突,同時又帶有自身特色和感染力、獨特性,從而吸引周圍的居民;另一方面,設計者還需從人的視角進行色彩的搭配,不同色調給人帶來的感受也不盡相同,藍色是憂郁的,紅色是熱情奔放的,而綠色是舒適安靜的。對此,設計者需根據園林景觀的建設風格以及居民的內心需求進行植物顏色的挑選,并減少暗色系植物的選購。
2.5藝術性與科學性相結合原則
設計者在保證植物造景具有藝術審美效果的同時還要尊重植物的生長特性,結合科學理論挑選植物。在利用植物進行人工環境建設時,不光要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還要以保護生態體系為前提,結合植物生長特性與條件進行科學地種植,只有讓植物長久健康地存活下來,才能實現審美效果。
2.6因地制宜原則
植物造景在進行不同區域、不同城市的設計時,需要根據當地自然條件進行栽種,以此保證植物的存活率。設計者需要了解當地植物的生長情況,并選擇種植花草還是高大樹木又或是低矮的灌木叢等更適合,例如,緯度低的云南地區更加適合種植鮮花,長白山地區適合高大樹木的種植。只有嚴格遵循因地制宜原則,才能減少不合理設計情況的出現,并優化環境,帶來審美效果。
3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園林景觀設計在植物造景中起到的作用分析,發現植物造景能夠極大程度影響到園林設計的變化,只有選擇優異的植物造景設計,才能夠進一步對園林景觀設計有一個質的提升。在具體的植物造景中需要遵循基本原則,同時需根據當地情況進行設計。只有因地制宜地選擇合適物種,并根據居民需求進行色彩搭配,以保護生態、尊重自然為主要前提,才能營造出更優質的生態環境。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12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