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水景在現代建筑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無水不成景,并且水是生命的源泉,自古以來,人們都喜歡擇水而居。隨著城市的發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城市中的水景關注越來越從物質觀賞特性轉向更深層次的精神追求。以水景在建筑景觀中的所處位置關系為標準,對建筑景觀中的水景進行特征化分類,得出水景在建筑景觀設計中應用時的一般性標準,為以后的建筑景觀設計者提供理論依據,并歸納出建筑景觀設計中水景的一些與建筑設計相融合的設計手法。
關鍵詞:水景;建筑景觀;應用
水景是景觀設計的一個重要元素,它在當今景觀設計界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古人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句話表明了水的特點流動性、可塑性、柔性,由此對水的應用也有其基本形式和原則?,F代建筑是近代建筑革命后的一種產物,其發展同工業化社會相適應,主張采用新材料和新結構,以往的那種天人合一的風格遭到遺棄,于是在現代建筑設計中,水景一個不可或缺的景觀塑造元素。
1水景種類
1.1靜態的水景
靜態的水景,在大多數人眼里可能只是靜止不動的水景。靜態的水景主要包括2種:一種是正常的靜態水景,另一種是由于各方面原因,缺少水的供應,形成類似于枯山水的水系景觀。
1.1.1靜態水景。在我國,城市中的大多數地區的水景都屬于靜態水景,也可以稱作靜水,其狀態主要為片狀匯聚的水面,比如湖泊、水池等。靜水是安詳明亮的,蘊含著豐富的意境和無限的生命力,一池靜水可以給景色帶來很強的生命力和動感。
1.1.2枯水景。日本枯山水是中國古典園林在傳人日本后為適應日本地理條件限制而改造的縮微式園林景觀,在中國部分區域,由于地理限制以及獨特氛圍渲染的需要,在造景過程中采用枯水景,無水而喻水,塑造自然景觀。
1.2動態的水景
靜態水景,主要根據水系制動的速度以及狀態,分為落水、噴水、流水。
1.2.1落水景觀。主要是指從高處落下的水景景觀,自然景觀中主要指瀑布景觀,主要由地勢差形成的。自然落水景觀在城市已經不常見,但是由于各種需要人們多人為制造地勢差利用機械制造人工落水景觀。
1.2.2噴水景觀。噴水景觀主要是一個噴頭單獨形成或多個噴頭組合形成的多種噴水景觀,利用適宜的音樂以及燈光效果,聲、形具備的噴水景觀設計形成景觀焦點,在景區園林中得到廣泛應用。
1.2.3流水景觀。蜿蜒曲水,緩緩流落聲,形成園林里美麗的流水景觀。不同形態的流水,彼此流合,時快時慢,增加園林美感。
2建筑景觀設計中的水景設計基本原則和形式
2.1建筑景觀設計中水景設計基本原則
2.1.1功能性原則。在建筑景觀設計中的水體設計中,需要明確水體在建筑景觀設計中的基本功能,結合其他元素塑造空間環境。水體的主要功能是給人以美的觀感以及調節小氣候的作用。在建筑景觀設計中要合理利用水體,凸顯這兩方面的功能,當然在使用過程中也要注意高效運用水,減少水資源消耗。
2.1.2整體性原則。建筑景觀設計中的水體雖然面積可能很小,但是要注重水體在設計過程中的完整性,與整個建筑空間設計相協調統一。根據建筑空間環境,合理確定水體景觀類型,從整體上使水得到美觀、平衡、勻稱的需要。整體性的需要不僅體現在外表景觀設計上,也要考慮到日后的維護、保潔、凈化等問題。
2.1.3尺度性原則。成功的設計應有宜人的尺度,以人為本,建筑景觀設計中的水景設計也不例外。充分考慮人在建筑空間內部以及外部中的行為特性,參考人體基本尺度、靜態和動態空間觀賞和心理效應等方面,借助各部分空間優勢,滿足人對景觀觀賞的需求。
2.1.4安全性原則。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人們對水有依賴性,但是當設計不當時,水的破壞力也是驚人的。水體主要以觀賞、嬉水、為水生植物和動物提供生境的形式出現。適宜的水深深度在創造人與環境和諧共存關系中有著重要因素。過深容易發生危險,過淺會降低凈污能力,所以在設計過程中,要通過護欄、防滑等的建筑空間設計來增加水的安全性。
2.2建筑景觀設計中的水景設計基本形式
建筑景觀設計中的水景主要為小面積的水景,面積雖小五臟俱全,且其中的設計也有基本的設計章法。
2.2.1靜態水景設計。靜態水景主要由靜止狀態的水體或似水體所呈現景觀狀態,主要為靜態景觀,由此,建筑空間設計的輔助就顯得很重要。各種觀賞物在建筑空間需要有合理的設計擺放,以增加景觀觀賞性和建筑的可讀性。
靜態水面設計,主要是在室內或者室外營造自然意境的空間景觀,主要構成元素為山石、觀賞植物、觀賞魚類,面積根據建筑空間的實際情況確定,單個靜水或者多個小型的靜水空間組合都較為適宜。在靜態水景中一般會添加一些觀賞類植物,比如荷花,水景邊界會添加少許植物,遮掩邊界,讓人在喧鬧的城市中間,觀賞時將產生幽深幽靜之感。利用植物還可以形成層次性的景觀效果。水中添加養觀賞魚類,使得靜景生動起來,動靜結合。靜態水境,結合植物、動物等觀賞物,以形成有層次的景觀設計,以增加建筑空間內外景觀的觀賞性。
建筑空間內外的枯水景,主要是以石喻山、以灌木等小型植物點綴其中,以沙喻水,營造靜水流淌、似有若無的仿生水景。
2.2.2動態水景設計。動態的水景設計主要是以水的動態展現出水的張力,以活躍建筑內部空間。充足的水源供應,簡單適度的地勢改造,添加背景音樂以及適度燈光效果,以營造動態水景景觀。
落水景觀設計主要是靠地勢差造成的落水效果,合理的地勢營造是落水景觀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利用山石和巖石合理布局。根據需要設置多層落水,根據水源設置大小不同的落水,多層不統一的落水,形成豐富的落水景觀。
充足的供水是形成噴水的首要條件,利用噴水形成水花,適宜音樂作背景音效,增添水柱,合理組合,形成具備聲、形美的噴水。規??纱罂尚。稍O計于室內也可設計于室外。 多個不同形態流水的組合是流水景觀的慣用手法。斜坡設計形成不同落差,制造不同流速水體,曲折蜿蜒地勢形成多層次水景,在一些平靜流水段,還可以利用水的光影效果,增加室內外空間美感。
3與建筑空間設計相適宜的水景應用
在建筑空間中的水景設計有時不僅要考慮,水景的細節設計,更要把握水景空間與建筑空間之間相輔相成的關系。
3.1庭院水景——建筑之外的水景設計
庭院水景大多存在于建筑之外,與建筑有著遙相呼應。水岸與建筑或平行或協切,通過各種元素的搭配,達到建筑與水景的有機結合效果。自古中國有風水一說,水是風水學里的一個很重要的元素,建筑住宅與水之間的關系更為人們所關注,朝水、環抱水、橫水、斜流水等,都是風水學里描述建筑與水系關系的術語,人們相信建筑周圍的水有界氣、止氣、蓄氣的作用,所以格外關注建筑與水的風水關系,相信良好的風水位置,可以產生高的景觀價值和生態意義,并且也符合人們居住和生活的心理需求。
3.2建筑邊界水景——聯系建筑內外的水景景觀設計
建筑邊界的水景主要指流經建筑的水景,水岸多隱藏于建筑之下,或者以建筑為邊界,庭院深,深深欲藏水,就說出了水景與建筑的這一種組合關系。這種水景主要聯系建筑空間內外,打破現代建筑的僵硬線條,重新構建建筑與景觀的聯系。主要是流水景觀以及靜水景觀的運用,佇立于水面上的建筑,與四周水景有著深層次的接觸。
3.3內庭水景——建筑內部的水景景觀設計
內庭水景主要是指存在于建筑內部的水景景觀,建筑內部的水景景觀有許多種,但是,可以大致總結為3種:第1種是位于建筑內庭最顯眼的中間位置的水景景觀,多為噴水景觀,建筑空間焦點,同時在很大程度上,起著裝飾空間的作用。第2種是位于建筑空間內部一角,作為空間的配置景觀,在空間主作用下的景觀搭配,產生自然景觀效果,或流水聲,或視覺效果。在配置時,也考慮建筑空間運用時的一些角落空間的利用。第3種是遇見一些尷尬的建筑空間,人們往往會想辦法利用這部分空間,比如一些建筑銳角空間,人們會利用水系景觀占據這部分空間,以達到建筑空間利用率最大化的效果。
4結語
總的來說,水景景觀與建筑空間聯系十分密切,與建筑有關的水景觀,人們不僅關心它的景觀效果,還關心它在建筑空間塑造中的風水效果,以及生態效果。
在現代建筑設計時,居住生活者們也開始從單純地關注物質空間,轉向追求景觀空間的要求和對高質量精神。設計工作者們對為滿足居住生活者們的要求,在水景景觀的運用方面,如何在完成物質水景景觀空間設計的基礎上,更創造一個滿足人們精神追求的空間。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14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