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城市歷史街區景觀營造啟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城市歷史街區是一個城市發展的歷史見證,是市民寶貴的生活記憶,也是城市景觀的特色所在。東京銀座歷史街區以銀座憲章為目標愿景,以“銀座特色”為濾網,以不斷更新的《銀座設計導則》為設計指導,通過自身不斷創造更新的力量,改變城市景觀趨同化發展的局面,成為日本甚至全球最具活力和價值的商業街區,在公眾參與、導則控制、生活方式營造等方面,為我國歷史街區景觀營造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關鍵詞:歷史街區;景觀營造;公眾參與;東京銀座
  1歷史街區的景觀含義
  英語中景觀(landeape)這個形象而又富于藝術性的概念通常稱為風景。德語中,景觀及其同源詞(Landschaft)也包含著“土地”的地理空間概念,這個空間概念獲得了一個更綜合的意義:景觀是總體環境的空間可見的整體。歷史街區的景觀承載了城市的文化和記憶,應從宏觀的空間概念去分析研究及所見之處即景觀,包括街道空間、建筑立面、綠化、廣告、燈光、城市家具等。日本的《景觀法》則界定了“良好的景觀”的基本概念,明確指出景觀是全民的共同資產,并要求從景觀的公共性、綜合性、地域性、協同性、保全與創造之間的平衡5個方面具體評價。東京銀座地區通過百年發展,成為了歷史街區良好的景觀營造的成功典范,成為世界上人氣最高的歷史街區之一,也為我國歷史街區景觀的保護、修復和創新提供了良好的借鑒。
  2銀座街區的景觀演變
  “銀座”的地名源于江戶時代的“銀座役所”,銀座街區的發展和景觀營造主要經歷了以下4個階段:
  2.1西洋風格的磚街
  1827年火災后,年明治政府委托英國建筑師沃特斯將銀座改造成西洋風格的磚街,道路拓展到27m,分設了人行道和車道,路邊設置了煤油燈,并栽種了櫻花、松樹、楓樹等行道樹,成為了當時最時髦的街區和信息發散基地,逛銀座成為風潮。
  2.2日本風格的磚街
  大正時期后(1912年后),銀座居民對磚街進行了日本風的改造,包括掛上門簾,將行道樹變成柳樹,建筑內部鋪上榻榻米,打造出宜居的和式景觀。
  2.3現代化的步行街區
  1968年,建設省對銀座進行了大改造,打造出適應汽車時代的現代化商業街區景觀。包括設置綜合管溝,撤去柳樹,改種石斑木,將路燈更換為煤氣燈風格的鹵素燈,并首次實行了步行購物區。
  2.4新舊和諧的創新街區
  21世紀,人們更注重綠色環境的創造和享受步行的樂趣,2004年銀座完成了隔熱、防噪音的鋪路工程,2006年舉辦路燈設計國際競賽,實現了新能源路燈的更新,成為街區的時尚標志。銀座的地標建筑中,傳統和現代相得益彰,歌舞伎座和三月百貨的建筑立面依然延續傳統風格,銀座松屋、東急PLAZA銀座則以現代時尚的設計讓人印象深刻。如今逛銀座依然成為了在東京每個人心中美好的生活方式。
  3公眾參與的銀座街區的景觀營造
  3.1銀座憲章——景觀營造的愿景與行動綱領
  1984年,銀座大街聯合會確定了銀座憲章,成為銀座景觀營造的目標愿景。內容如下:“銀座是閃爍著創造I生的傳統街區,銀座是高品味和高完成度的文化街區,銀座是富有國際性的快樂街區”。銀座憲章的行動綱領中更突出強調了街區景觀應具有獨特性、可達性、文化性,突出人性化,給居民和游客帶來安全感和快樂。
  3.2銀座濾網—銀座特色的過濾器
  1997年日本政府對銀座地區制定了新的容積率、高度限制,銀座通聯合會和專家一起制定了題為《銀座街區遠景》的導則。其中一個核心的概念是“銀座濾網”,指的是“銀座內在生成的、自然且不可思議的自律力?!蓖ㄟ^協商和溝通,銀座地區的景觀似乎是被一張看不見的網控制,過濾掉了不符合銀座特性的事物,留下了銀座特色,這種君子協定成為了街區營造者和維護者的共識。
  3.3銀座設計導則——不斷更新的設計指導
  2006年,“銀座設計協會”得以創立,規定了占地100m2以上的建筑物開發前需要向設計協議會提交事前申請書,經過協議會判斷符合銀座特色并確認申請之后才可施工。為引導開發商打造銀座特色,2008年該協會出版了《銀座設計導則》,并在2012年進一步增補改訂。設計導則描述了銀座如何從歷史、地域、城市規劃中找到自身特質,并制定了整體設計中關于色彩、尺度、建筑高度、材料、燈光的控制,獨特性設計,和周邊環境和諧,設計融入當地特色等基本原則。例如,為保證銀座的獨特性,全球品牌商店需要在銀座設計獨有的建筑外觀、符號和廣告,同時,也提出了新的設計應與銀座所在街道及區域特色相吻合。
  銀座夜景一直是東京的旅游地標,整體溫暖協調,氛圍熱鬧卻不雜亂喧囂,道路交叉口往往就是地標所在,華麗而不繁俗的建筑細節躍然眼前,這便是得力于設計導則中對數字標識的控制指引。例如,銀座不歡迎播放超過人視尺度的LED動畫廣告,動畫本身不能覆蓋建筑立面的元素和店前設計,數字標識的變化速度不能破壞街區放松的氛圍等。
  3.4公眾參與不斷傳承創新的景觀特色
  銀座歷史記憶的傳承和景觀特色的創新,一直是一種自下而上的內生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公眾的引導力量也在逐步提升。2001年,該片區成立了全銀座會,統籌了業界團體、通會、町會等33個組織,成為了最高意向決定機關,并通過街區營造會議統籌各方建議,形成了強大的影響力。而未來的銀座景觀正在朝著商住復合型街區不斷創新改進。
  4經驗借鑒
  4.1構建歷史街區保護數據庫和全民監督機制
  我國歷史街區的改造往往伴隨著城市更新進行,而很多城市的大拆大建破壞了原有歷史街區的肌理,歷史建筑業被拆毀,城市記憶逐漸消失。歷史街區的景觀改造往往涉及文物保護、商業植入、旅游開發等,打造高品質的景觀需要時間的精細打磨。因此,需要在城市總體規劃或專項規劃中,優先將歷史街區的重要景觀元素進行采集、梳理和保護。政府相關部門構建全民共享的歷史街區保護數據庫和保護細則,施行全民監督的保護機制。
  4.2提升公眾參度,結合大數據為設計提供依據
  在日本歷史街區景觀營造過程中,非營利組織和地方協會發揮了巨大作用,他們是設計引導和風貌控制的主體之一,并受到《景觀法》的保護。在我國,景觀營造通常以政府及規劃設計單位為主導,公眾參與意識薄弱,具體實施機制也不完善。因此,在現實條件下,政府可以采用公開征集意見的形式讓公眾參與設計,設計院也可結合實地調研訪談、問卷調查平臺和真實反映公眾需求的大數據等指導設計,并在設計使用后進行及時反饋,不斷改善提升設計營造。
  4.3創造歷史街區不斷更新的美好生活方式
  歷史街區不是記憶里的文物,而是代表了生活方式的改變和延續,尤其是以旅游帶動歷史街區的復興時,更要注重景觀營造對生活方式的引導,而需繼承的是設計對自然生態的保護、對使用者的關懷、對文化場景的精心塑造。歷史街區景觀營造的核心便是創造出不斷更新的美好生活方式,讓近者悅、遠者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152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