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美麗鄉村建設中的鄉土景觀空問營造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鄉村是具有自然、社會、經濟特征的地域綜合體,兼具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多重功能,與城鎮互促互進、共生共存,共同構成人類活動的主要空間。當前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鄉村的傳統文化面臨眾多危機,部分具有鄉土特征、地域特色與文化價值的鄉村景觀被破壞,所以,構建美麗鄉村應擺脫傳統新農村以經濟增長為主的發展模式,轉變為對于鄉村景觀環境的有效改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獨具地域特色與歷史記憶、民族特色,有助于營造濃郁的鄉村氛圍,切實提高鄉村優良環境與文化品質,促進鄉村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美麗鄉村;農耕文化;村落環境;鄉土景觀營造
近年來,我國鄉村地區的建設發展問題,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在鄉村建設過程中,美麗鄉村建設觀念應運而生,也成為當前現代化鄉村建設中的重點內容。在鄉村建設過程中,鄉村景觀建設成為構建美麗鄉村的重要核心。由于鄉村的自然環境良好,并且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在鄉村建設與設計過程中應當有效應用,自然環境著重突出景觀價值,確保鄉村景觀的適應性與功能性得到進一步提高,有助于確保鄉村景觀美觀度,也能夠為鄉村的實際發展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有助于后期階段提高鄉村景觀的具體應用情況,能夠為鄉村景觀建設及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有助于構建科學完善的鄉村景觀建設體系,促進鄉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同時積極融入鄉村區域特色,結合民俗文化特色,提升產業價值提升,推動美麗鄉村建設的規范化與現代化發展。筆者從以下方面探究如何營造美麗鄉村建設中的景觀空間營造。
1美麗鄉村建設理念概述
美麗鄉村概念是由浙江省安吉縣提出在2008年正式實行,該項計劃主要是大力發展經濟,并且全力打造生態環境。美麗鄉村不僅包含了鄉村社會美,也包含著鄉村環境美。鄉村社會美指的是精神與物質的雙豐收,使人們感覺到和諧美滿,有良好的發展前途,村民也有富裕的生活。當前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城鄉一體化建設也在逐步加快,在新時期應進一步加強鄉村建設,打造美麗鄉村,有助于我國經濟水平更好發展,切實提高人們的生活環境質量。
鄉村環境美則是指景觀環境角度,物質空間布局以及設計,營造出良好的視覺效果,所以,鄉村景觀規劃必須科學合理的尊重場地,體現區域特色,營造鄉土特色風貌環境。利用場地特色肌理并結合鄉土文化,布置綠地空間,組合成鄉村生態圈。由于不同地區的鄉村對于美麗鄉村建設的概念理解也有所差異,所以,在建設美麗鄉村中的技術與材料方面也有所不同,由于各地區的風俗習慣以及技術應用特點,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材料以及技術的應用也會有差異。通過建設休閑空間與文化健身設施等使村民在公共活動空間中更好的交流互動,營造田園、生態、和諧、詩意的村落空間。
2營造獨具鄉村特色的景觀
2.1凸顯生態價值
美麗鄉村的景觀設計要尊重現狀基底,順應自然地形。尊重場地現狀肌理,能夠維持土地生態性、安定性、自然性。在鄉村景觀改建中,應避免導致土地的不安定感,產生不必要浪費。在地理位置較為特殊且地貌復雜的地區,大部分鄉村通常是依山而建,在鄉村建設中要順應自然地形,才能造就獨特的地理景觀。例如,云南元陽縣的蘑菇房,通過依山而建,參差錯落形成了獨特的景觀,并且能夠有效融入自然之中,與當地的環境形成整體。在實體的構建過程中應使用生態環保的技術材料與技術方法。通過設計獨具特色的生態景觀,有助于提高場地的生態性及可持續性,也能降低美麗鄉村建設的成本。提升場地環境的自然生態性,有助于場地生態圈的建設。
2.2具備田園特色
鄉村自然景觀由山、水、林、田、園等構成,主要是田園自然的特色風格為主,包含生態防護林、生產田園等的綠色植被資源及湖泊池塘等藍色資源。現狀的池塘、河道、其他水體在鄉村景觀規劃中應以保護為主,并結合適宜的休閑空間。鄉村聚落空間由鄉村田園環境與鄉村特色建筑構成,同時承載著鄉村獨特的風光及悠久的歷史文化,鄉村的田園景觀體現在農田與池塘、河流與林帶上。要尊重原有的基地,不破壞村莊的原始形態,科學合理地控制用地擴張。鄉村生產景觀通過生產場地的展示,生產活動的體驗,生產記憶的傳承進行表現。同時生產過程與性質決定著鄉村生產性景觀的重要特色。
2.3重現鄉土記憶
鄉土精神是鄉村中特有記憶傳承,例如,鄉村中的牌坊、石井、水巷與古戲臺等,使村民對于鄉村精神的記憶,具有極為特別的意義和內涵。營造鄉村景觀應從村民的活動記憶以及地方遺產中挖掘凸顯該區域特色的文化內涵和精神象征。通過村民的活動展示可以將村民印象深刻并具有極為重要價值的景觀,當作活化并且有效保存和創作,同時可以將娛樂休閑與自然地景資源相結合,營造出特色的鄉土空間。國家提出鄉村振興的重要戰略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綱領,是國家城鄉一體化的重要進程,現在過多的農村出現了盲目模仿城市景觀建設現象,城鄉同質化嚴重,鄉村特色缺失嚴重影響著村民對于鄉土地方的情感依附,也丟棄了鄉村地域特色。應保留并優化受到當地村民認同的生活場所,使其成為容納鄉村記憶情感的重要區域。鄉村的古寺堂與古廟、數量較多,所以在營造鄉村景觀時,應保留地方特色,并且對其進行一定的鄉土記憶修復。
2.4發展休閑產業
尊重場地資源,對場地基底進行最小干預,梳理場地現狀,并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布局,通過重塑自然生態肌理,修復場地生態環境,提升場地生態的自然自凈能力,通過種植鄉土樹種打造鄉土景觀特色,同時通過布置自然濕地收集雨水,調節旱澇,同時吸收和過濾生活用水。布置生產性景觀突出鄉土旅游特色,并結合生產體驗空間突出游客休閑游憩的功能需求,使原先單調乏味的農業景觀變得更令人興奮且富有娛樂性。讓游客能夠感受到鄉村的生態魅力,并與勞作的農民進行親密接觸,體驗其中的艱辛與快樂。勞動與游憩、生產與休閑、鄉村與城市、村民和游客、功能和審美之間都不分彼此地融合在一起,營造出美麗和諧的一幕。
3結語
綜上所述,建設美麗鄉土景觀有助于推動鄉村現代化發展,這也是現代化鄉村建設中的重點內容,能有效解決鄉村建設中存在的各類問題。鄉土景觀營造決定著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進程,它不僅體現在鄉土文化的傳承、鄉土精神的記憶,同時也體現在鄉土環境的空間營造上。“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在建設美麗鄉村過程中,通過提高鄉村綠色發展,使其成為鄉村快速發展的重要策略,也是現代鄉村建設中重要構成內容,要充分發揮美麗鄉村建設中鄉土景觀空間的生態價值、社會價值、精神價值,為美麗鄉村的建設與發展打下夯實的基礎。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15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