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林業工程是一項涉及面廣、復雜性強的工作,需要在一定技術的引導下來完成,其中要屬苗木培養及移植造林技術最為重要。各個環節之間的聯系以及相互補充是林業工程建設技術的優勢。對林業工程而言,苗木的培育以及移植將影響到樹木后期的成活率,所以,需要進一步優化這方面的技術細節,提高工作效率。筆者分析了苗木培育中育苗地的選擇、種子處理技術以及播種施肥管理等方面的內容,分析總結移植造林的技術要點,希望對進一步推進相關工作的優化落實有所幫助。
關鍵詞:林業工程;苗木培育;移植造林;技術分析
在相關政策的引導下,民眾的環保理念得到了進一步強化,環境保護的理念已逐漸深入人心。目前,各類林業工程項目建設過程已在全國各地穩定推進,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術在廣泛推進應用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了諸多問題。具體來說,無論是苗木培育還是移植造林都有很強的系統性,其中的技術要求尤其嚴格。實際操作中要著重突出各個環節之間的聯系,才能夠提升育苗及移植質量,從而進一步提升苗木的成活率。
1林業工程苗木培育的技術分析
1.1育苗地的選擇
選擇合適的育苗地是提高苗木成活率的關鍵。具體來說,實際工作中在進行育苗地選擇時,需要重點注意以下內容:首先應盡可能選擇那些土壤質量好、排水系統通暢、地勢平坦的區域來進行育苗播種工作。既要保證陽光充足,又要盡可能減少風力對其產生的侵襲。這一環節的工作應建立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之上來完成。特定苗木在生長時可能會需要特定的水肥條件,這部分工作可以通過后期追肥或是土壤改良作業來完成。其次綜合考量育苗地的交通狀況。交通狀況也是在選擇育苗地時需要參考的因素,對其進行嚴格把控能夠有效降低后期人工維護作業的工作難度。建設林業工程的過程中,若能夠按照以上原則選擇育苗地,則能夠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提高育苗以及后期移植造林作業的效率。
選地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對所選擇的育苗地進行整地作業。其重點在于平整地勢、疏松地表,進而為苗木的生長營造一個健康的環境。需要注意的是,在此環節的作業中要將土壤中的雜草、石塊、雜物清理干凈。正式播種前30d內要進行1次翻土作業,深度需控制在25cm,具體情況可根據苗木種類方面的區別進行調整。
1.2種子處理技術
通常情況下,需在品質優良的母樹之上選擇樹種,需參考母樹及種子的外形來完成具體的選擇工作。這樣才能夠從源頭把控好苗木質量,進而不斷提升育苗工作的質量。在選擇完成之后,需在進一步消毒的基礎上對種子進行催芽作業,催芽之后再進行播種。需要控制好育苗溫度,根據生長需要進行適量施肥。從種子的消毒、淘洗等環節人手,為其營造健康的生長環境,從而促進種子的萌發。此外,實際播種期間要細致地檢查種子的萌發情況,防止出現因播種時間過早而影響種子發芽率的問題。
1.3播種技術的具體分析
樹種在播種時要選擇恰當的時機,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手段規劃處理播種范圍。常規情況下,播種時機的選擇應綜合特定地區的氣候特點來完成。此外,還需要控制好播種的溫度,可以嘗試采用澆水或覆蓋地膜的方法來解決干旱及高溫所帶來的影響,進而實現對種子萌芽溫度的精確控制??刂坪貌シN水分,在干旱或高溫的天氣內需要進行灌溉作業。林業工程的育苗播種工作中,撒播是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方式,近些年更得到了相對廣泛的應用。實際操作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控制好撒播的均勻度,之后使用木板對其進行密接處理,最后需在種子上覆蓋一層質地均勻的沙土。
1.4施肥技術的具體分析
具體來說,需遵循種子的萌發隋況以及苗木的生長規律進行施肥,要嚴格控制好施肥次數以及施肥量。在此基礎上,要結合特定苗木的生長特性來進行選擇性施肥,這一過程中用到的底肥應以發酵處理或堆放的圈肥為主,要做到施肥均勻,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在苗木生長旺盛期也需要根據具體的生長情況進行追肥。此環節的追肥主要以氮肥、有機磷肥以及鉀肥為主,確保能夠充分供給苗木的生長需求。
2林業工程移植造林技術分析
2.1把握好移植時機
在我國北方地區,春季通常是苗木移植造林的最佳時機。3~5月份的時間內,苗木大都處于萌芽狀態,氣溫也在逐漸回升,所以,此時進行移植有助于提高苗木成活率。移植環節的質量以及造林環節的效果都能夠得到保證。
2.2確定合理的造林規格
林業工程建設中,苗木的移植造林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需要結合工程的設計方案確定合理的苗木規格以及造林規格。具體內容如下:(1)移植造林中應選用規格為4±icm的速生苗木,需將小型喬木的高度控制在40cm,大型喬木的高度控制在120cm。具體J隋況可根據特定的工程建設需要進行調整。(2)在確定造林規格時,可以參照1:20的比例關系來完成,即將1hm2苗圃所提供的苗木移栽至20hm2的范圍之中。在特定的林業工程建設之中,也可以從工程面積出發計算苗木的具體數量。確定造林規格是為了在保證林業工程生態效益的基礎上突出社會效益,進而讓林業工程建設發揮出應有的價值。
2.3苗木移植造林的技術細節分析
實際工作中,保證苗木的安全性是在移植過程中首先需要突出的原則,尤其需要注意苗木根部以及莖葉的安全性。對育苗期間的苗木要做到規范種植,保持其根、莖、枝、干的完整,為苗木營造健康的生長環境。做好苗圃與移植造林之間的路線規劃,以減少運輸環節會出現的紕漏。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做好移植造林期間的灌溉工作,以改善苗木在移植后的生長條件。這方面細節的把控有助于提升苗木移植造林工作的整體水平
2.4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苗木病蟲害防治是林業工程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而冬春季節則是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時期。首先春季是苗木病蟲害的萌發期,這時通過必要的手段適當改變外部環境條件便能夠達到預防苗木病蟲害的效果。冬季環境溫度較低,害蟲幼蟲的生長也會受到影響,需要通過噴灑殺蟲劑來進行害蟲的防治工作。在冬季噴灑殺蟲劑也能夠避免苗木凍傷部位受到有害菌入侵。此階段的病蟲害防治工作要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可酌情修剪病枝并噴灑廣譜性農藥,最常用的是“波爾多液”。相關案例證明,通過噴灑波爾多液、涂石灰水等方法能夠有效阻斷苗木害蟲的越冬路徑。基于宏觀層面分析,林業工程建設中涉及到的病蟲害具有數量多、種類豐富的特點,所以,需要遵循“以主要矛盾為主、主次兼顧”的原則來落實這部分工作,才能夠提升病蟲害防治工作的質量,并最終提高林業工程建設的整體效益。
3總結
隨著國內經濟產業結構的進一步轉型升級,林業工程建設已經成為現代經濟發展進程中非常重要的代表。其中苗木的培育以及移植造林是較為重要的工作,筆者憑借日常工作經驗對此類問題進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對進一步推進相關工作的優化落實有所啟示。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15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