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生物核心素養之理性思維導向下的高三生物 復習課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高三復習時間緊、任務重,教師需在有限時間內完成復習教學任務,幫助學生梳理知識脈絡,引導學生夯實基礎知識,將知識化為己用,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確保學生可以在高考中獲取優異成績。教師不僅需通過復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需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提高教學育人的綜合成效。通過分析生物核心素養之理性思維導向下的高三生物復習課教學方略,以期提高高三生物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三生物;核心素養;復習課
  生物核心素養主要由生命觀念、理性思維、科學探索、社會責任構成,使學生明晰生命屬于自然隨機事件,需用科學思維、批判性思維、推理思維,從理性視角出發予以探論,通過實驗設計、觀察、分析、證明探討結果,將討論結果應用在現實生活中,用以引導學生保護環境、關愛生命、健康生活,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為有效應用生物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奠定基礎。需要教師在開展高三生物復習教學活動時,有效培育學生理性思維,引導學生客觀、審慎地探索生物知識,掌握正確應用生物知識的方法,助其解決生物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生物核心素養加持下,分析高三生物復習課教學中培育學生理性思維之良策顯得尤為重要。
  一、以人為本,理性思考
  理性思維主張通過謹慎思考、分析、理解、論證解決實際問題,感性思維主張用自身情感詮釋客觀事物,將情感凌駕于真知之上,必定影響學生判斷問題、理解問題、解答問題的準確率,為此高三生物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復習時,需側重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確保學生能從客觀角度出發理性思考,然而有些生物教師為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習慣遵照復習大綱,按部就班開展復習教學活動,學生則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生物知識境地,長此以往,學生將喪失主動思考的能力,并對教師產生極大依賴,無法自主應用生物知識。高三生物教師應秉持以人為本教育思想,圍繞學生生物知識學習情況設計復習課教學方案,旨在啟發學生思考并建立自主思考體系,形成縝密的邏輯思維,在有充分依據、客觀條件前提下分析、理解、解答生物問題,在培育學生生物核心素養的同時,達到提高學生解題效率的目的。
  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復習“細胞工程”相關知識時,可以從癌癥發病率逐漸提高這一新聞報道引出話題,可知癌癥是一種造成人類死亡的重要原因,從而引出抗癌藥物研發的相關信息,再次引出抗癌藥的主要成分——苦馬豆素,從而啟發學生去更進一步思考苦馬豆素植物組織培養的整個過程,激活學生的理性思維,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細胞工程”相關知識點;如組織學生“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去分析陰雨天氣導致農作物減產的原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哪些因素會對光合作用強度帶來直接影響,哪些作物產量會降低、哪些并不會受到影響,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光合作用。又如可以讓學生對于實驗解答題進行思考,依然以抗癌藥生產過程為例,讓學生自主思考并設計苦馬豆素的生產和培育的實驗該如何設計等。為調動學生的復習積極性,激活學生的理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教師應引導學生用書面用語陳述生物概念,提高其對生物概念的理解及應用效率,同時教師應允許課堂上存在分歧,并鼓勵學生通過討論消除分歧,正確解析生物概念內在關聯,助其揭示細胞學內在規律,繼而通過自主理解得出多個一般性概念、結論、原則,實現歸納推理生物知識目標,有效把握細胞本質。其中學生自主思考、討論、表達的過程,就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歸納推理能力的過程。
  二、科學引導,適時啟發
  在新課改背景下,學生成為授課主體,用以教授學生理性思考的方法,可以不再依賴教師自主解答問題,打造自成一派的思維體系,為學生正確整合知識奠定基礎,然而學生生物素養參差不齊,加之學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習需求存在差異性,為此教師若一味創設學生本位講堂,給予學生充足時間自主思考、分析論證、歸納總結,勢必會拉大教學層級,使一部分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影響學生綜合學習成效。這就需要高中生物教師應在授課過程中科學引導,通過設問、討論、案例分析等途徑,適時給予學生啟發,使學生能有效理解生物知識,找準生物知識應用基點,以此為由建立生物知識體系,為學生科學判斷、證據推演、歸納結論奠定基礎。
  例如,教師在進行“生態系統”知識的復習教學時,可在學生理解生態系統和生態平衡概念及原理基礎上,為學生準備復習導入案例,在案例分析過程中提問,以問題為節點,啟發學生自主思考,同時確?!敖獭迸c“學”方向一致,“導”與“思”科學高效,發揮教師“引導者”育人能效,助力學生用生物知識解題,其中學生通過思考,搜集生物知識進行推理、論證、假設的過程,就是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的過程。
  基于當前高考側重考核學生核心素養,以及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所選案例需具有生活性、實效性,例如教師可率先為學生展示一組“家鄉生態多樣性圖例”,以及家鄉生態調查報告,以該報告為載體,展示生態系統照片資料,營造圖文并茂的復習氛圍,使復習過程不再單調乏味,為啟發學生思考奠定基礎,同時提出問題,如“圖片中的生態系統由什么組成”“你能繪制生態結構模型嗎”等,其中學生在案例啟發下,建構生態系統模型、繪制食物網、食物鏈示意圖的過程,就是復習生物知識的過程,還是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的過程。
  再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復習“植物激素調節”知識時,可設計如下復習導入案例:達爾文通過實驗,發現胚芽鞘尖端在單側光刺激后,會朝向下面伸長區傳遞某種“影響”,伸長區背光面相較于向光面長得快,胚芽鞘出現向光性彎曲現象,詹森通過實驗發現胚芽鞘尖端產生的影響能夠穿透瓊脂片傳給植物下部,同時提出思考問題,如“這些實驗說明了什么”等,引導學生回憶生長素內涵、產生、運輸和分布及作用等知識,在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的同時,落實生物復習教學目標。教師在進行高中生物“神經調節”復習教學活動時,可借助《求證歷險記》動畫引出神經調節知識,確保學生可以掌握神經調節基本方法及結構基礎等知識,以IT技術為載體,豐富高三生物復習課教學模式。   三、方法創新,能力提升
  高中生物教師應根據學生學習實況,科學創新教學方法,在提高教師育人能力的同時,助力學生強化理性思維,有效落實高三生物復習課教學目標。
  例如,教師可以以互聯網為依托,以網絡教育資源為載體,以IT技術為基礎,秉持因材施教教育理念,根據學生學習層級,創設富有針對性、豐富性、實效性的生本化課程,推動高三生物復習課朝著生本化、校本化方向發展,在充實現有教學內容的同時,引導學生根據自身需求理性選擇富有生本化的生物復習資料,高效應用自己的時間復習生物知識,其中學生自主復習的過程,就是梳理生物知識脈絡,夯實生物基礎知識,理解生物概念,建立獨立解題知識體系的過程,在提高高三學生生物知識復習效率的同時,達到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的目的。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用向學生播放白血病的新聞報道引入教學,然后以制作微視頻的方式向學生展示細胞分化的過程,對于白血病的相關癥狀進行闡述,將細胞分化的過程通過動畫的方式形象和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深刻地理解細胞的多樣化特征,更好地掌握其深層次的內在原因。
  四、高效評價,內容升華
  在以往高三生物復習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重視開展教學評價活動,認為只要按照復習大綱完成復習教學任務即可,未能有效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降低了高中生物復習教學的有效性?;诖?,高中生物教師應轉變教育理念,妥善開展教學評價活動,以評價為紐帶,拉近學生與生物知識的距離,升華教學內容,培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復習“遺傳的分子基礎”知識時,可鼓勵學生繪制思維導圖,有些學生將基因的本質、DNA是主要遺傳物質、DNA復制、遺傳信息的轉錄與翻譯視為思維導圖的關鍵詞,針對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來講,可以分設“遺傳物質早期推斷”“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等思維主枝,在此基礎上建立理性思考體系,幫助學生理順生物知識脈絡,教師通過分析、觀察學生所繪制的思維導圖,發現有些學生忽視DNA與基因的關系,為此教師應通過評價,在肯定學生思維導圖個性化繪制價值基礎上,指出該思維導圖的不足之處,引導學生列舉可以說明DNA與基因關系的實例,為學生應用生物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奠定基礎,使學生生物知識體系更為完善,理性思維更為健全。
  除教師對學生學習成果進行評價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互相評價,從理性視角出發汲取學生群體的智慧,汲取理性思維的養分,提高生物復習課的教學質量。
  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討論歷年高考真題時,可率先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主解題,隨即鼓勵學生分享解題成果,學生分享解題成果的過程,就是整合理性思維,彌補自主思考缺陷的過程。如題,為驗證胰島素具備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設計實驗時,若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藥物前后癥狀變化情況視為觀察指標,那么實驗組小鼠注射藥物的正確順序是什么?待學生思考一段時間后,教師鼓勵學生分享答案,有的學生認為應先注射胰島素,再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此時有的學生說道:“若先注射胰島素,小鼠會出現低糖生理反應,再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雖能使小鼠血糖濃度隨之上升,但小鼠不會產生明顯的生理反應,并沒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效果好,為此小鼠應先注射胰島素,后注射葡萄糖溶液?!睂W生之間有理有據的評價,助其碰撞理性思維的火花,最終能經得住檢驗與推敲的答案便是最佳答案,繼而通過“生生互評”提高學生理性思考能力,有效落實生物復習的教學目標,同時擴展學生的思考范疇,賦予生物知識更多可能性,達到升華生物教學內容的目的。
  五、自省反思,體系優化
  為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新時期育人任務,教師應積極完善教學體系,為其配置教育資源,制定科學、可行教學方案提供依據,然而有些生物教師受傳統育人理念的束縛,未能理解培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性,沒能積極進行自省反思,仍沿用傳統教育方法,影響學生理性思維培育成效。因此高中生物教師應不斷總結復習教學經驗,找到教學實踐不足之處,以此為由調整教學體系。
  例如,教師在以生本化教程為載體,組織學生自主復習生物知識時,發現有的學生因缺乏學習興趣,沒能充分利用自主學習時間,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效,究其內因源于教師未能靈活運用IT技術,微課表現形式千篇一律,無法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為此教師應豐富教程內容,用圖、文、聲并茂形式代替文字化生物復習知識,教師可汲取科技類節目“探索發現”中有關生物知識視頻片段,如“雜交水稻”等,引導學生通過分析“雜交水稻”技術,掌握“遺傳的分子基礎”及相關生物知識,提高學生對生物知識的體悟力,通過觀看視頻激活學生的理性思維,提高學生的自主復習效率,有效地完善教學體系,凸顯教師自省反思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高中生物知識較為復雜,教師應在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加持下,積極創新教學方法,轉變滯后性的育人理念,通過開展科學、有效的復習教學活動,助力學生掌握課堂教學的主動權,夯實生物基礎知識,形成生物知識體系,掌握應用生物知識的方法,提高學生自學效率,能夠將生物知識與實際生活關聯在一起,降低生物知識的復習難度,在完成高三生物復習課教學任務的同時,達到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等核心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楊余.淺談高三生物復習中批判性思維的培養[J].考試與評價,2018(8):63.
  [2]胡有紅.基于生物學核心素養的高三生物復習課的思考[J].中學生物學,2017,33(12):19-21.
  編輯 王彥清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167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