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高中語文選修詩詞教學效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古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濃墨重彩的一筆,是中華文化的獨特印記。近年來國家文化產業發展迅速,古詩詞文化得到了進一步推廣。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入,高中語文改革的腳步一直未曾停下,古詩詞教學在高中語文課本中所占的比重在逐漸提高,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關鍵詞:高中語文;選修詩詞教學;教學效率
縱觀近年以來的高中語文課本古詩詞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必修課每冊課本中都包含古詩詞,選修課的一半內容都涉及了古詩詞,由此可見,高中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性。一部分語文教師為了盡快提升學生成績,在教學結構上做出了偏向性調整。語文教師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必修課的古詩詞教學上,忽略了對選修課古詩詞的教學。學生也覺得課本選修的古詩詞是可有可無的,在學習選修課時也采取了敷衍了事的態度,導致了選修課古詩詞教學效率低下。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詳細論述了如何提高高中語文選修詩詞教學效率,希望給廣大同仁提供參考。
一、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提高自身對選修詩詞的重視
雖然高中語文的教學任務比較重,高考的壓力也比較大,但是教師要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提高對選修古詩詞教學的重視程度,只有教師自身重視選修古詩詞教學,才能向學生傳遞正確的理念,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進而加強學生對選修古詩詞課的重視。選修古詩詞也是非常優秀的古詩詞作品,教師自身要對選修古詩詞進行仔細研讀,積極做好備課,帶領學生像學習必修課詩詞一樣來學習選修詩詞,提升選修詩詞課的教學效率。
二、豐富選修古詩詞的教學方式
傳統的選修古詩詞教學,教師只是帶領學生朗讀幾遍古詩詞,糾正學生的讀音,然后再對古詩詞進行一下提問翻譯,這堂選修古詩詞課就算結束了,剩下的就是安排學生背誦。這樣的教學模式對于高中生來說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很多學生在課下不會復習選修古詩詞,或者背誦的詩句是錯字連篇,在考試時頻頻失分,長此以往會形成惡性循環,嚴重影響學生的語文成績。語文教師應該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在講解選修古詩詞時,積極采用補白藝術,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對古詩詞的理解,從古詩詞內容、古詩詞情感上進行補白,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這樣學生才能背得快、記得牢,避免在考試中失分。例如教師在教學選修古詩詞李商隱的《錦瑟》時,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詩人用“錦瑟”“杜鵑啼血”“莊周夢蝶”等典故抒發了怎樣的情感,讓學生結合自己對詩句的理解對詩詞情感進行補白;引導學生思考用典故描繪了怎樣的美景,如此美好的景色當時為什么不珍惜呢,現在也只能悵然回憶罷了。教師豐富選修古詩詞的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對選修古詩詞的學習興趣,提高選修詩詞課的教學效率。
三、運用翻轉課堂,激發學生自主學習選修古詩詞
傳統的古詩詞教學,教師是古詩詞信息的傳播者主體,學生屬于是講臺之下的接收者,二者之間互動性不強,導致了學生對選修古詩詞課的參與積極性不高,選修古詩詞課教學效率低下。語文教師可以采取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做古詩詞課堂的主人,讓學生走上講臺,做選修古詩詞的主講人,體驗不一樣的課堂角色,激發學生對選修古詩詞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探索古詩詞的魅力,提升選修詩詞課的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在講解選修詩詞《春江花月夜》時,可以提前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提前預習古詩詞,課上點名讓學生走上講臺講解古詩詞。有的學生針對詩眼“春”“江”“花”“月”“夜”五種景色,為班級同學展現了一幅絢麗迷人的景色圖,讓學生情不自禁地沉浸在對景色的欣賞中;有的學生結合情景交融的方法,結合江潮連海,月共潮生,賦予了明月和潮水鮮活的生命力,體會古詩詞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翻轉課堂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選修詩詞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古詩詞學習習慣,構建高效的高中語文選修詩詞課堂。
四、拓展古詩詞閱讀,豐富學生的古詩詞積累
縱觀歷年的高考語文試卷,古詩詞背誦和古詩詞鑒賞是必不可少的考查項目,語文教師可以從歷年的高考古詩詞考查內容入手,搜集歷年高考古詩詞考題,在選修詩詞課教學中進行穿插,提高學生對選修古詩詞的重視程度,培養學生積累古詩詞的好習慣,引導學生把自己在閱讀中、考試中遇到的古詩詞積累下來,豐富古詩詞儲備,為以后的高考語文考試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教師在講解清代大才子納蘭性德的《長相思》時,可以把與歷年高考有關表達“相思”主題的詩句穿插起來,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學生的古詩詞儲備豐富了,對古詩詞的理解、常用表現手法、抒情手法也會越來越熟悉,豐富學生對主題古詩詞的儲備,可以幫助學生在古詩詞背誦和古詩詞鑒賞中拔得頭籌。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古詩詞選修教學具有無可比擬的重要地位,語文教師首先要提高對選修詩詞課的重視程度,為選修古詩詞教學注入鮮活的生命力,運用翻轉課堂,激發學生自主學習選修古詩詞,拓展古詩詞閱讀,豐富學生的古詩詞積累,提升高中語文選修詩詞教學效率。高中語文教學要積極弘揚中華古詩詞文化,培養高中生的文化傳承責任感,為中華優秀文化的發揚與傳承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潘裕民.在古詩文學習中感受人生的價值與意義[J].語文教學通訊,2015(16).
[2]楊秀珍.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實踐探析[J].語數外學習(高中語文教學),2014(4).
編輯 謝尾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17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