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青少年涉毒違法犯罪問題的成因與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近年來,青少年涉毒違法犯罪問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本文著眼青少年涉毒違法犯罪的特點,從缺乏對毒品及相關法律的正確認識、受身邊人及錯誤觀念影響嚴重、學校及家庭的毒品教育意識淡薄、不良社會環境影響等方面分析了青少年涉毒違法犯罪問題的成因,提出青少年涉毒違法犯罪問題的防控對策,即要強化青少年涉毒違法犯罪活動的綜合治理,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共同防控體系,加強對網絡自媒體與娛樂場所的監管力度。
  關鍵詞:青少年;涉毒違法犯罪;成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C913.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CN61-1487-(2019)07-0073-03
  隨著社會經濟與技術的不斷發展,吸毒人群不斷呈低齡化發展態勢,青少年可以通過越來越多的渠道接觸毒品,由此引發的毒品濫用與毒品犯罪數量逐年上升,形成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如何有效遏制青少年毒品違法犯罪問題的蔓延,切實開展青少年禁毒預防教育,是當前禁毒工作中面臨的嚴峻問題。青少年正處于身心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還未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更容易走上沾染毒品的犯罪道路。為了得到購買毒品的金錢,有的采取以販養吸的方式,誘騙身邊的同學、朋友吸食毒品,有的直接參與成年人進行的毒品犯罪,或為了獲取錢財進行毒品消費而從事其他違法犯罪活動。因此,非常有必要針對青少年涉毒違法犯罪問題的成因與對策進行深入研究,從而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以防止青少年涉毒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一、青少年涉毒違法犯罪的特點
 ?。ㄒ唬┨幏剿幖昂铣啥酒窞E用為主流
  從近年來的發展趨勢看,青少年濫用阿片類、鎮靜類藥物的現象較為明顯,“曲馬多”“泰勒寧”及復方甘草片等精神藥品在青少年群體中流傳較廣。為此,國家專門出臺有關文件對上述具有成癮成份的藥品進行了監管,并規定了具有可卡因等成癮成份的感冒藥不得出售給18歲以下的青少年。但部分不法商家為獲取利益,仍會私自兜售管制藥品,且由于價格相對便宜,使得藥物濫用在青少年群體中廣泛傳播。同時,合成毒品具有興奮、致幻效果,被越來越多的藥物濫用者所喜愛和追捧,青少年合成毒品的濫用形勢嚴峻,服用搖頭丸、K粉、冰毒的現象屢見不鮮。特別是近年來,氯胺酮類毒品在青少年喜歡光顧的各類娛樂場所中迅速蔓延,品種不斷更新換代,使得青少年濫用此類毒品的現象不斷發生。此外,目前新出現的“奶茶”“跳跳糖”“郵票”等新型毒品外觀隱蔽且新潮,也更容易被青少年吸毒群體所接受,從而在青少年群體中流行傳播。
 ?。ǘ┒酒费苌缸飭栴}突出
  青少年尚未具備獨立人格,依賴、從眾心理較強,易受犯罪分子教唆引誘,參與毒品運輸、販賣等一系列毒品違法犯罪活動,利用網絡及快遞進行販毒,并通過微信、支付寶收取毒資的行為屢見不鮮。此外,青少年吸毒人員多數輟學、離家出走或是經常在社會中游蕩,缺乏來自家庭和學校的管理與教育,容易接觸到許多負面信息或受亞健康文化的錯誤引導。且由于受教育程度低,缺乏對毒品的正確認識,很容易導致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在沾染上毒癮后,為尋找經濟來源維持毒品消費,易使從單純的吸毒違法行為演變成以販養吸的犯罪行為,多數會將毒品販賣給身邊的未成年人以供養自身吸食毒品,少數還會在涉毒高危場所及周邊從事零包販毒活動。經濟來源的匱乏還會導致這些青少年吸毒人員鋌而走險,為滿足自身對毒品的渴求而從事搶劫、偷盜等不法活動,從而引起了毒品衍生犯罪活動的滋生。
  (三)低齡化趨勢日益顯著
  由于未成年人涉世未深,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好奇心、虛榮心的慫恿下,有的青少年走向了吸食毒品的深淵,青少年群體中非法持有毒品、容留吸毒、零包販毒等案件時有發生。據統計,當前參與毒品違法犯罪活動的青少年年齡呈不斷下降趨勢。截至2016年底,最小的未成年吸毒人員年齡為14歲,而近兩年新發現的未成年吸毒人員最小的只有7歲。16歲以下的青少年吸毒人員多存在輟學的情況,文化程度較低,初中文化以下的占絕大多數。他們一旦沾染上毒癮就很難戒掉,即便通過戒治脫癮,在回歸社會后也很容易受身邊吸毒群體的影響,再次與毒品違法犯罪活動形成關聯。
  二、青少年涉毒違法犯罪問題的成因
  (一)缺乏對毒品及相關法律的正確認識
  青少年普遍文化水平較低,缺乏對事物的正確認知能力,對毒品的認識模糊,不了解毒品的危害性。多數青少年僅知道“溜冰”“追龍”等名詞,與毒品這一概念距離相對遙遠。往往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認為偶爾嘗試一下不會成癮,從而使其踏出了毒品違法犯罪的第一步。同時,青少年普遍法律意識淡薄,對與毒品相關的法律知之甚少,不知道自身行為已經觸犯國家法律的情況在現實中屢見不鮮,絲毫沒有意識到吸毒、販毒將遭受法律的懲處,這著實令人惋惜。此外,毒品犯罪活動本身帶來的經濟利益也會造成不良的示范效應,吸引一些缺乏正確思想觀念、好逸惡勞的青少年為了獲取金錢享樂而走上毒品犯罪的道路。
 ?。ǘ┦苌磉吶思板e誤觀念影響嚴重
  青少年處于成長發育期,身邊朋友對其性格形成與行為產生的影響程度較大,若結交到品德不端的損友,則極易受其影響從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特別是遇見身邊人有吸毒人員的情況時,由于自身還不成熟,對毒品的危害認識也不夠,從眾心理易使其因為交友不慎而走上錯誤的道路。同時,一些毒品犯罪分子也會假裝成好友,引誘教唆青少年吸毒,進而將其發展成為下線,以賺取販毒收益。除了交友不慎之外,一些錯誤觀念也會影響青少年從事毒品違法犯罪活動。例如,一些女性青少年認為吸毒可以減肥,因愛美之心作祟而接觸毒品。也有一些青少年受歐美國家大麻合法化的影響,認為吸毒行為很“酷”、有面子,缺乏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取向,從而開始接觸毒品。還有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的青少年,由于父母工作繁忙而通過金錢物質對其進行彌補,從而造成其物質條件豐富,但是內心缺乏關愛,往往會嘗試各種流行的娛樂方式,以慰籍內心因為缺乏父母關愛而產生的空虛感。并由于渴望他人的關注,做一些出格的事情以博人眼球,從而提高了沾染上毒品的幾率。  ?。ㄈW校及家庭的毒品教育意識淡薄
  目前,學校及家庭對青少年的應試教育與專業課成績重視程度較高,而忽略了青少年的品德教育與人格教育。有些學校往往忽視德育課程、心理健康課程及毒品預防教育課程,甚至有的學校認為,過早的向青少年開放毒品預防教育課程,反而會使其產生好奇心而開始接觸毒品,對于毒品預防教育工作的開展存在畏難情緒。父母也經常在家庭教育中忽視了青少年的人格教育,對其身邊朋友圈漠不關心,致使家庭教育缺失。同時,父母離異、不和諧的家庭關系,暴力的教育方式也會使青少年缺乏家庭歸屬感。這些因素導致當今許多青少年心理健康程度不良,又無處釋放,容易患上抑郁等心理疾病。而毒品能夠使人產生幻覺與興奮感,短暫忘掉現實的煩惱,因此,許多青少年為了逃避現實壓力尋找輕松感和存在感而接觸毒品,進而走上涉毒違法犯罪的道路。
 ?。ㄋ模┎涣忌鐣h境的影響
  當前,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使得青少年可以通過越來越多的方式了解外界的信息,由于青少年的人格尚不健全,網絡上的一些負面因素容易對其造成不良影響。隨著各種社交APP、網絡平臺的出現,有的青少年在互聯網上結交了一些社會不良人員,在這些人的鼓動下接觸到毒品。更有一些涉毒違法犯罪人員利用網絡自媒體公然宣傳毒品、直播吸毒,特別是個別公眾人物缺乏自律性,吸毒事件屢見不鮮,產生了極為負面的示范效應,使青少年容易受這些負面因素影響而進行吸毒。同時,青少年喜歡光顧KTV、酒吧、迪廳等娛樂場所,這些場所里的人員魚龍混雜,不乏道德品質敗壞者與違法犯罪分子。有些娛樂場所的業主更是為了謀取私利而縱容違法犯罪活動,甚至與販毒分子勾結,組織吸販毒活動。導致青少年在這些地方接觸毒品的幾率增加,并受販毒人員誘騙參與到毒品犯罪活動之中。
  三、青少年涉毒違法犯罪問題的防控對策
  (一)強化青少年涉毒違法犯罪活動的綜合治理
  青少年涉毒犯罪活動的主要誘因多是受到他人引誘、教唆,為防止此類行為的發生,我國刑法針對引誘、教唆未成年人從事毒品犯罪行為設置了加重處罰的情節。執法部門應當在打擊毒品違法犯罪過程中依照有關規定,對引誘、教唆未成年人從事毒品違法犯罪活動及容留未成年人吸毒的個人予以嚴厲懲處,并注重對毒品犯罪涉案財物的追繳,減少“以毒致富”的不良示范效應對青少年的影響。同時,青少年吸毒違法行為的開始多是基于藥物濫用,并形成了依賴性。執法部門應當聯合醫療部門加強對國家精麻藥品的管制,避免成癮性藥物流入青少年群體,以減少青少年藥物濫用行為的發生,進而避免毒品違法犯罪活動的滋生。此外,還應與衛生、民政、文化、教育部門共同落實涉毒青少年的戒毒治療、康復與毒品預防教育工作。構建適合青少年生理與心理特點的戒毒治療、康復模式,在藥物戒斷的同時,注重對其心理進行正確引導,幫助青少年吸毒人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并在其脫毒后聯系能夠容納青少年吸毒人員的學?;蚬娼M織,幫助青少年吸毒人員建立風清氣正的社交環境,脫離以往不良的社交圈,以防止復吸行為的發生。同時,加強戒毒機構的管理建設,將青少年吸毒人員與進行強戒的吸販毒人員隔離治療,防止青少年受其影響而走上涉毒違法犯罪的道路。
  (二)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共同防控體系
  學校作為青少年教育的主體,應當重視對學生的毒品預防教育,建立長效的毒品預防教育機制。在加強禁毒教學活動開展的同時,切實豐富禁毒課程的內容建設,增加毒品種類、成癮性、危害等方面的知識普及,而不是僅停留在“虎門硝煙”“鴉片戰爭”等禁毒歷史的講授上。同時,增強專業教育隊伍的建設,定期聘請禁毒部門的專家到學校開展法制講座,組織戒毒人員來校進行“現身說法”,使青少年深刻了解毒品以及國家相關法律常識,進而遠離毒品危害。有條件的學校,還可建立禁毒宣傳教育展示室,在室內利用廣播、媒體及事物展覽來演示毒品所帶來的危害,并定期安排學生參觀學習,接受教育。針對有問題的學生,學校應當投入更多的教育資源與精力,建立心理輔導室,及時了解問題學生心理,制定針對性輔導方案,使其盡快回歸正確的道路。同時,家庭教育對青少年遠離毒品起著關鍵作用。作為預防青少年涉毒違法犯罪的重要場所,父母的言行舉止與言傳身教,都最大限度的影響著青少年的成長發育。父母應做好表率,對青少年進行合理、恰當的教育與引導,及時留意青少年的思想變化,對于不當行為加以正確引導,而不能一味溺愛,使其放任自流。還應著重培養青少年辨別是非的能力,使其能夠自覺抵制不良誘惑,特別是涉毒重點地區的家庭,父母應選擇合適時機對其進行禁毒教育,勸誡其子女遠離毒品。家庭與學校之間應當形成良好的溝通交流,共同組織毒品預防教育基地的參觀訪問等毒品預防教育活動,強化校、家合作,共同為青少年創造一個良好的無毒環境。最后,社會層面應加大毒品預防的宣傳教育與法律普及工作力度,著力推進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6.27”工程,利用廣播、電視、文藝演出等形式,進行生動的禁毒教育宣傳,著力推動社區毒品預防教育工作的開展。據調查表明,也有一些青少年走上毒品犯罪的所謂理由是為幫助父母改變家庭困難狀況,所以,應將脫毒與脫貧相結合,給予離異家庭與困難家庭的青少年提供更多關愛與幫扶,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三)加強對網絡自媒體與娛樂場所的監管力度
  應針對青少年經常涉足的網絡與娛樂場所環境進行清理管控。一方面,建立更為完善的互聯網管理制度,不斷提高管理部門的監管技術,及時發現網絡涉毒違法犯罪行為并予以嚴厲打擊,促進網絡文化的健康發展。同時,加強網絡道德教育,提高網民的行為準則與道德規范,采取有效措施嚴厲查處傳播網絡文化垃圾的行為,并注重向青少年推廣正確的上網習慣,增強他們的道德判斷意識,自覺抵制網絡不良信息的影響。另一方面,應提高娛樂場所的管理力度,打擊娛樂場所遮掩下的毒品違法犯罪活動。對經營、服務人員進行禁毒宣傳教育,嚴厲處罰有容留吸毒行為的娛樂場所經營人員,規范娛樂場所的涉毒上報程序流程,堅決取締無照經營的娛樂場所,盡可能將毒品與青少年隔離,保護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環境。
  參考文獻:
  [1]馬鳴.論青少年毒品犯罪的現狀與對策[J].黑河教育,2016(12).
  [2]陳新宇.青少年毒品犯罪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消費導刊,2007(13).
  [3]莫關耀.重視并解決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存在的問題[J].人民法制,2018(22).
  作者簡介:黃尚(1987—),男,遼寧沈陽人,碩士,中國刑事警察學院禁毒學系教師。
  (責任編輯:馮小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216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