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材庫”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若要讓初中學生寫好英語作文,一個極佳的方法就是,教師可設置一個“素材庫”,讓學生到達“擴大詞匯儲備、豐富語句表達和拓展寫作能力” 的有效輸出。
關鍵詞:初中英語;素材庫;寫作教學
一、引言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對初中畢業生提出了以下關于寫作的技能要求:“根據寫作要求,收集、準備素材”“能使用常見的連接詞表示順序和邏輯關系”“能獨立起草短文、短信”,等等。因此,初中學生進行英語寫作的第一步,最好是擁有一個自己的“素材庫”,這樣當他們在面對寫作時,不僅可以做到“胸中有物”,而且還可以寫出富有變化的句子,繼而通過潤色、加工,使文章在語用、邏輯以及表達上都有亮點可看。
二、“素材庫”的界定
寫作是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表現,而教材則是培養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重要載體。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所呈現的語言以及教材所提供的語境,設計寫作教學活動,充分培養學生的寫作思維品質。從這個意義上說,英語教材無疑是學生寫作訓練的最佳“素材庫”。
三、基于“素材庫”的寫作教學活動設計
?。ㄒ唬├谩八夭膸臁?,擴大學生的詞匯儲備
教材呈現的話題豐富,有關于校園生活、家庭生活等很多方面。我們的寫作素材也可以從中擇取,加以訓練。然而,寫作的基礎是必須具備一定量的詞匯量,所以,在進行文本教學時,教師就必須關注學生在文本學習時的詞匯學習策略?!巴貙捘骋恢黝}學習時的相關詞匯學習,擴充對某一話題的詞匯儲備”就成為我們寫作教學的必要。
以《牛津初中英語》8B Unit 8 的Reading部分的Green Switzerland為例。
【活動設計1】
Step 1: 首先播放一段關于瑞士環保的視頻,以詞組的形式呈現并教學新詞匯: be separated into different groups, can be recycled, are not allowed, be punished, be fined, depend on, run out, make a difference,等等。
Step 2: 閱讀文章,通過Ask and Answer的形式,進一步強化學生對這些詞組的理解和運用。
Step3: 話題討論。
以小組的形式開展討論,學生以“垃圾進行分類并回收”“禁止砍伐樹木”“不得隨意丟垃圾”“提倡使用新能源”等為話題,積極探討如何進行環境保護。
設計說明:這段教學設計旨在通過情景提問,讓學生理解并能初步掌握本文中的新詞匯。這樣不僅能掃除閱讀障礙,學生也能在真實的語境中習得新詞匯。在學生充分掌握新學詞匯并理解文章的基礎上,我設計了跟進話題:How to protect nature?這時學生已有了相關詞匯儲備,就不再感到無從下筆。通過文本閱讀并跟進相關的語段進行訓練,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ǘ├谩八夭膸臁保S富學生的語句表達
寫作固然是要有詞匯的積累,但是“積詞成句,連句成篇”卻是學生在寫作中的一個難點。讓學生學會正確使用關聯句詞,巧妙使用各種句式,使文章富有變化,讓文章顯得流暢而富有邏輯,這是在寫作教學中必須關注的重點。
以牛津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8 Reading部分的an earthquake為例。
【活動設計2】
Step 1: 快速瀏覽課文,注意表示順序的副詞和詞組。
At first, I felt a slight shake. Then I heard a loud noise like thunder. Soon the real noise came, like bombs under the ground. …Then the walls began to come down too. Finally the noise and shaking ended. At last, I saw the bright daylight.
Step 2: 提醒學生注意文章是如何運用表示時間先后順序的副詞的:at first/first/first of all, then/secondly, afterwards, finally /at last, etc.
Step 3: 拓展一些常用的連接詞。 如:(1)表示因果關系:because, so, as a result, so that 等;(2)表示遞進關系:and, what’s more, not only …but also等;(3)表示轉折:but, however等;(4)表示總結: in a word, generally, in all 等。
設計說明:通過指導學生關注“時間順序連接詞”,引導學生進行仿寫練習,從而進一步掌握這類連接詞的使用語境。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記憶一些基本的句型結構。如: It is + adj. + for / of sb. to do sth. ;too ... to ...; such / so ... that...等結構。通過不斷訓練,學生可以在習作時自覺地、有意識地使用這些句型。學生通過合理使用這些關聯詞和邏輯詞,加強句與句之間的銜接,增強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使文章層次分明,行文連貫,表達切題。
?。ㄈ├谩八夭膸臁?,拓展學生的寫作能力
即使“素材庫”的內容再充實,學生也不一定能寫出佳作。要形成有效的輸出,學生只有通過大量的思維和產出活動,對“素材庫”進行正確的提取,如此方能加強英語寫作思維和素材的直接聯系。
要寫出地道的英語句子,使表達更生動,語言更出彩,教師應指導學生積累“素材庫”中的“詞塊”,仿寫“素材庫”中的句型結構,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引導學生豐富操練,使學生在遣詞造句、文本組織方面都能獲益。 課堂是有效運用“素材庫”的主陣地,也是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從內部語言過渡到外部語言輸出的重要體驗場所。在課堂中,教師可以思維活動為核心,在同一主題下設計輻射型寫作任務。學生圍繞該主題準備詞匯、結構和相關句式,通過同伴互助、小組學習或全班交流的形式,達成寫作的輸出訓練。教師可采用閱讀、競賽、游戲或辯論等方式,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下感受語言場景,從而自動形成輸出動機。在思維訓練時,教學的策略應圍繞“人人參與”的要求展開,即每個學生必須開口,動筆;如不能及時表達,則先進行“內部演練”,延遲輸出,再進行循環練習,這樣學生就不會覺得無話可寫了。比如在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2 School life的教學中,我指導學生以 my school life 為話題,要求學生的文章涉及這些內容:the school you study at, your favourite subject and the reason, which activity you like best and why, how much homework you have every day and the school trip。要求學生結合本單元所學句式結構進行寫作,My school starts at… and finishes at…, My favourite subject is…because I find it interesting. I like…so I join in…club. We only have an hour of homework every day. Every…, we go on a school trip.有了這樣的輸出活動做鋪墊,學生就可以有效地組織思維活動,從而達到良好的語用輸出。之后,學生互相批改作文,教師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2~3位同學的作文,一邊修改一邊指導學生如何寫好作文。當堂講解批改能使學生對自己的錯誤及時進行糾正,更好地實現流利的輸出。
參考文獻:
[1]張明芳.高中學生英語寫作中的語言焦慮及對策[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1(7).
[2]董俊,豐玉芳.英語寫作[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裘霽.英語寫作階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
[4]劉健,施志紅.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活動設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ㄘ熑尉庉嫞恨纱吼?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22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