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影響農產品品質的因素及提高農產品品質的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近年來,農產品品質下降現象比較普遍,人們開始追尋“小時候的味道”?;诖?,本文總結出幾點影響農產品品質的因素,并提出提高農產品品質的措施,以期對廣大農民有所幫助。
  [關鍵詞] 農產品;品質;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F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9)10-93-2
  隨著農業技術的發展,農民自制農家肥的情況減少了,化肥、農藥的不科學使用使得農產品的品質逐年下降,風味越來越差。
  1 影響農產品品質的因素
  1.1 溫度
  不同種類的農作物生長所需的溫度范圍不同。植物生長有3個基本溫度點:最適溫、最低溫度、最高溫度。在最適溫度條件下,農作物生長速度最快;超過最高溫度或低于最低溫度,農作物均不能正常生長。如果有效積溫達不到農作物生長發育的需要,就會導致農作物生長發育不良,農產品品質變差。另外,晝夜溫差小,導致農作物糖分積累不足,從而導致農產品甜度不夠,風味變差。
  1.2 光照
  光照是植物合成有機質的必要條件,光照不足易導致農作物營養物質積累不足、口感變差。比如,玉米、小麥種植密度過大;果園修剪不合理,枝葉密閉,透光性差。
  1.3 水分
  植物生長的最佳空氣濕度為70%~80%,超過90%時易引發病蟲害,低于60%時農作物生長發育受阻。小麥生長水分臨界期為孕穗至抽穗開花期。如果生長期水分缺乏,那么既影響產量,又會使農產品質量變差。
  1.4 營養
  1.4.1 植物生長必需營養元素及其來源。目前,已被公認的植物必需的營養元素有16種,分為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3種。其中,大量元素包括碳(C)、氫(H)、氧(O)、氮(N)、磷(P)和鉀(K),中量元素包括鈣(Ca)、鎂(Mg)、硫(S),微量元素包括鐵(Fe)、銅(Cu)、錳(Mn)、鉬(Mo)、鋅(Zn)、硼(B)和氯(Cl)[1]。
 ?、俅罅吭刂械奶迹–)、氫(H)、氧(O)可以從大氣和水中得到,一般不需要人為補充。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固定下來,通過固氮菌把空氣中的氮固定下來,滿足農作物生長發育所需。
 ?、谟捎谵r作物對氮(N)、磷(P)、鉀(K)的需求量很大,而一般土壤中能供應的數量較少,必須通過施肥補充才能滿足農作物的生長需要,因此大家將其稱為肥料三要素。
  ③對于中量元素鈣(Ca)、鎂(Mg)、硫(S),農作物必須從土壤中吸收,一般土壤中這三種元素含量較為豐富,不需人工補充或只需少量補充。
 ?、軐τ谖⒘吭罔F(Fe)、銅(Cu)、錳(Mn)、鉬(Mo)、鋅(Zn)、硼(B)和氯(Cl),植物對其的需要量非常少,但由于土壤中這些元素的含量較少,所以有時需要進行施肥補充才能滿足農作物的需要。
  1.4.2 營養元素影響農產品品質的原因。導致農產品品質下降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養分供給不平衡。
  ①化肥使用不當。近年來,化肥使用超標問題日益嚴重,一些農民不注意平衡配方施肥,盲目加大化肥用量,既浪費了錢財,也使土壤團粒結構遭到破壞,土壤性質發生改變。一些農戶為了追求產量,逐年增加肥料用量,導致農產品口味變差、耐貯耐運性嚴重下降,嚴重影響農產品品質和土壤健康。
 ?、谵r藥使用不科學。一些農民用藥不科學,盲目加大藥量,導致土壤微生物死亡,土壤化解能力受限,使土壤中重金屬離子等有害物質增多,從而導致農產品品質下降。
 ?、畚廴舅w的流入。由于水土保持不力,導致土壤干旱,土壤離子結構失去平衡。污染水體未經處理或水質不達標流入農田,使土壤受到重金屬離子等的污染,導致土壤中毒,土壤水體營養化,導致微生物死亡、土壤有機質減少。另外,酸雨等有害水體導致土壤酸堿失衡等。
 ?、芰淤|物料進入土壤。一些農民貪圖便宜,購買不明來歷的劣質肥料及植物調節劑等,致使有毒有害物進入土壤,破壞土壤性狀,危害土壤健康。
 ?、荽髿馕廴尽?諝馕廴疽彩菍е罗r產品品質下降的一個原因。
  2 提高農產品品質的措施
  2.1 保持地溫
  冬季土壤封凍前,灌足封凍水,由于水的比熱容較大,可以使土壤溫度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所以冬季土壤一定要灌足封凍水。施農家肥、果樹涂白、覆膜、用秸稈覆蓋等措施的實施,均有利于農作物安全越冬、健康生長。
  2.2 增加光照
  種植農作物時要做到合理密植,一般田塊按土質情況確定種植密度,防止種植密度過大而使田間郁閉。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地面要成花影,不可一片陰涼。
  2.3 適時灌水
  根據土壤墑情及時給農作物澆水,一般農作物花期、生長旺期需水較多,需加大灌水量;果實成熟期、生長后期需水減少,應少灌水或不灌水。
  2.4 施足農家肥
  農業專家提出“斤肥斤果”,近年來甚至提倡“近果倍肥”,即生產0.5 kg果子施1.0 kg有機肥。比如,蘋果產量為2 000.0 kg/667 m2,那么需施有機肥2 000.0~4 000.0 kg/667 m2。從果實采收后至次年春季發芽前均為施基肥期,以采收后9月施基肥為最佳。肥料主要選擇有機肥,如廄肥、農家肥、沼肥等,但一定要充分腐熟。一般大樹株施廄肥50.0 kg,拌入過磷酸鈣1.0~1.5 kg。施農家肥既可保墑保溫、防凍害,又可為土壤提供充足的營養,有益微生物可安全越冬。
  2.5 提倡秸稈還田
  秸稈還田分直接還田和堆漚后還田2種。直接還田是把秸稈粉碎后直接埋入土壤中,由土壤微生物分解后供土壤吸收利用。這種方法若遇干旱少雨,微生物活動能力差,分解緩慢,影響農作物根系生長,供肥能力差。而且由于土壤封閉不嚴,導致出現跑墑等情況,加重旱情。堆漚還田是指把秸稈收獲后加入水、微生物發酵劑等后壓實封土,進行發酵,腐熟后的有機肥可與農家肥混合施用。也可把農作物秸稈與農家肥混合堆漚,效果非常好,堆漚的秸稈農家肥是優質的有機肥料。   2.6 合理使用化肥
  近年來,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問題逐步被重視起來。生產中,一些農戶不施用有機肥,全部用化肥來提供養分;一些農戶缺乏施肥知識,施肥量隨意性大,施肥時間不當。而為了做到合理施肥,應注意以下幾點。
  2.6.1 施用量。化肥見效快、肥效短,用作追肥比較合適,應少量勤施。具體施肥量的計算方法如下:肥料施用量=(作物目標產量需養分量-土壤供養分量)/(肥料利用率/%×肥料養分含量/%)。
  2.6.2 施肥時間。計算出農作物需肥總量后,按各階段需肥要求進行施肥,一般生長前期多施氮肥,中后期多施磷鉀肥,少施或不施氮肥。
  2.6.3 施肥方式?;势贩N不同,施用方式不同。過磷酸鈣可同基肥一起施入土壤;復合肥、尿素可追施,氨水可隨灌溉水施入;微量肥料磷酸二氫鉀、鈣肥等可葉面噴施,一般結合病蟲害防治等措施一并完成[2]。
  2.7 科學使用農藥
  農藥的使用是農業污染的一大源頭??茖W合理地使用農藥,可使農藥防治病蟲害與農作物健康生長、農產品品質優良、土壤健康良性循環達到動態平衡。為做到合理使用農藥,需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農藥使用量嚴格按農藥使用說明確定,不加量、不打扣,使用說明的量是經科學驗證的,盲目加大用量,會造成各種不良影響,如小麥除草劑藥害時有發生。二是合理把握用藥時間。一些農民用藥效果不好,并不是因為藥效不好或用量不足,而是沒有把握好用藥時間。比如,小麥條銹病防治的最佳時間是發病初期,此時用藥才能更有效地殺死病菌,防治效果最好。三是注意用藥方式。能局部防治的,不大面積用藥;能個別防治的,不滿園防治。比如,花椒吉丁蟲、花椒天牛,可采用藥棉塞蟲洞、封堵洞口的辦法;核桃腐爛病,可將病斑劃若干橫豎道,涂抹樂期本防治,發現一處防治一處,防止病菌蔓延。
  2.8 合理負重,控制產量
  土壤供肥能力是有限的,盲目追求產量,促花促果,易使土壤營養虧欠,來年欠收或形成大小年。對此,應在秋季對果樹進行修剪,合理分布枝組,春季疏花疏果,小麥、玉米等作物實施間苗等耕作措施。
  2.9 提倡物理防治病蟲害
 ?、偾锒拘藜舨∠x枝,徹底清園。秋季落葉后,剪除病蟲枝,撿拾病果,清掃落葉,割除雜草,減少病原菌。②冬季樹體涂白,可以防止凍害,并可減少病菌侵染,減輕病蟲害。③日常田間勞作時攜帶塑料袋,隨時剪除病蟲枝,帶出田間燒毀。發病較重的植株及時拔除,裝入塑料袋,帶出田間燒毀,株穴用生石灰撒施殺菌。
  參考文獻
  [1]鄒良棟.植物生長與環境[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
  [2]李丙智,王俊峰,李永燾,等.蘋果矮化自根砧與減肥減藥有機栽培[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314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