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大學生素質教育拓展工程的探索與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大學生素質教育拓展工程是新時期高校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措施,是服務于學生成長成才需要和青年人力資源開發的一項重要系統工程。大學生素質教育拓展工程不是一項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需要高校及教育主管機關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同時也需要提高廣大在校大學生的積極性,更需要社會各界力量的大力支持。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拓展工程的實施,做好素質教育拓展證書的認證工作,不斷地進行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工作方式的創新,與時俱進,在創新中求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教育,使廣大青年學生成長為社會有用人才。
  [關鍵詞] 大學生;素質教育;拓展工程
  [中圖分類號] G7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9)06-0194-03
  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主旋律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針對高校大學生的素質教育,學界與各高校都進行了積極的探索。黑龍江省各高校依托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的教育部重大課題《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在認真研究、分析了當前大學生基本素質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現狀后,提出實施大學生素質教育拓展工程,旨在尋求一種創新的方法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一、大學生素質教育拓展工程實施的必要性
  隨著知識經濟的飛速發展,當前的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的要求量也隨之提高,但目前高校的培養質量和教育狀況還不能完全滿足時代對人才素質的要求。
  就目前大學生的素質狀況而言,可以肯定的是大學生的主流是好的,他們思想積極要求上進,關鍵時刻能夠與黨中央保持一致,而且學習能力、認知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都有明顯提高。但是我們也真切地感受到大學生身上存在著許多令人憂慮的傾向:一是思想道德觀念的錯位。其一、思想道德心態逆轉,理想追求淡化。在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上,以自我價值的實現為核心,強調個人本位;在物質和精神關系上,忽視遠大理想和目標,重實惠、求實用,淡化社會責任感;在索取與奉獻關系上,一味地強調索取,敬業意識薄弱,理想追求淡化[1]。其二、自我意識膨脹,生活行為失準。在個人文明舉止方面,過分強調個體行為的隨意性,對道德、紀律的蔑視與叛逆卻被看作是有個性;在男女交往中,只注重感情體驗、生理要求,忽視男女雙方愛情的義務和道德責任[2];在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方面,很多大學生對道德文明和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視程度較低,徇私舞弊、隨意破壞公物、不注重環境衛生、排隊加塞等現象經常出現。其三、生活追求新潮,安逸享樂。在生活方面,奢侈浪費現象嚴重;在學習方面,貪圖安逸,缺乏積極進取精神[3]。二是人文素質的缺失。其一、人文知識匱乏。一些大學生對歷史、哲學、地理方面的書籍很少問津。對藝術缺乏基本的鑒賞能力和欣賞習慣,忽略、甚至拋棄很多民族的東西。其二、人文思想淡薄。當前很多的大學學生普遍認為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積淀和美德精神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進步和發展,而對一些國外的節日和生活習慣及方式卻盲目追捧。其三、人文精神疏離。很多學生對民族精神、時代精神表現出了一種疏離,甚至是無知。這些精神上的疏離主要表現散見在他們的學習和工作的態度、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轉變、責任感的缺失以及日常的言行舉止不當,同時也表現在對國家和民族命運關注的淡漠,消極的學習態度,缺乏誠信道德意識等。三是健康素質脆弱。一些學生身心狀況欠佳,無法為緊張的學習和工作提供必要的身體素質支撐,在遇到實際困難的時候,無法正確認識,不能進行自我調適,出現很多的心理障礙。四是實踐能力不強。過分重視書本知識的學習,盲目追求學習成績,忽視實驗、實踐等環節,導致其創新意識、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欠缺。
  就目前高校的素質教育狀況而言,自上個世紀80年代末素質教育理念產生以來,得到全社會的廣泛認可,各高校都在積極努力推進大學生的素質教育。同時我們也看到,高校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沒有取得令人信服的顯著成效也是不爭的事實。究其原因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實踐性不強。如何促進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是一個意義深遠時代性課題,是一個全新的教育理念,沒有更多的經驗可以借鑒,只能靠我們不斷地去研究和探索。素質教育要想取得實效,更多的要強調其實踐性,如果實踐性不強,素質教育只能是空中樓閣,距我們的期望漸行漸遠。現在素質教育的研究成果可謂非常顯著,有關素質教育的意義、概念、內容、產生的社會背景等方面的文章屢屢見諸報端。但是這些研究更多地集中在理論層面,鮮見有關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載體、新方法等方面的實踐性研究成果,因此顯得指導性不夠。作為培養未來國家棟梁的高校,應該對如何推進素質教育進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很多學校通過增設人文類課程、開辦選修課、增加實驗學時、開展社會實踐等方式致力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這些作法基本上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零打碎敲,修修補補,雖然具有一定的實踐性,但還沒有一個相對系統的、操作性強的素質教育整體推進構架,對學生素質全面提高沒有起到決定性作用。二是創新性不強。素質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除去要觀念更新外,教育的模式、機制和方法都應該適時地進行調整,但是目前各高校的作法依然都是傳統的,那些以說教式、灌輸式、填鴨式的教育方式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沒有發展就更談不上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當然并不是說所有傳統的方式方法都要摒棄,一些好的傳統優勢教育手段還是要保留的,關鍵是怎樣能夠依據社會的發展,賦予他們新的時代內涵,而且要對其功能重新進行挖掘和整合,使這些優良傳統充分發揮其應有的教育功效,這也意味著創新。
  所以,從大學生身上反映出來的這些突出問題和高校的教育現狀這兩方面來看,的確對我們如何增強素質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出了嚴峻挑戰,促使我們必須認真思索素質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徑,因此我們要實施大學生素質教育拓展工程。
  二、大學生素質教育拓展工程的基本內涵
  近年來大學生的道德缺失現象引起了人們對德育的強烈反思,深刻地思考德育的出路在哪里,許多專家學者認為“現代德育的困境在于與生活疏離。走出困境的出路是向生活回歸。由此提出回歸生活的德育途徑,從德育走向生活和從生活走向德育?!逼湟饬x在于可以讓學生把從書本上學到的冰冷的理論、概念等間接經驗與在社會活動中獲得的直接經驗緊密結合,加深其對前人通過生活感悟總結出來的間接經驗的體驗和理解,增強社會活動對德性的啟迪作用。德育回歸生活理論為我們開展德育工作尋找到一條新的出路,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也對我們如何開展大學生素質教育有所啟發。因此,實施大學生素質教育拓展工程就是要依據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根據社會進步對人才的需求標準,結合大學生自身的思想實際與發展需要,把各種學生教育活動作為基本的組織形式和主要載體加以整合,實行量化考核,探尋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素質教育模式,以便能夠更加充分地發揮第二課堂的素質拓展功能,為他們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搭建一個平臺,虛功實做,把大學生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通過引導學生廣泛地參與到活動中來,體驗和感悟人生的真諦,并對活動的效果加以正確評價,從而提高大學生整體素質。   由于大眾化高等教育階段的教育目標具有多元化的特點,所以素質教育應該首先是基礎性的教育,從基礎抓起目的是為大學生向更高層次的發展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所以我們把大學生素質教育首先定位在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的標準上(具有樸素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觀念,遵紀守法,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據此我們得認為: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是素質教育全部內涵的核心部分。根據這樣的理論判斷,為保證大學生素質教育拓展工程順利開展,省教育廳研發了《大學生素質教育量化工程實施規劃》,規劃書中把學生綜合素質設定為思想政治素質、人文素質、專業素質和身心素質四個方面[4]。規劃書主要設計了量化能力(活動)菜單、能力說明、活動支撐和評估評價四個方面的內容,通過讓學生參與已經量化的一系列的教育活動,比如通過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加公益活動、參加專業技能培訓等活動形式把素質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活動的全過程,不斷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大學生素質教育拓展工程的運行
  為了全面順利實施大學生素質教育拓展工程,必須強調實踐性研究,建立操作性強的運行體系。
 ?。ㄒ唬┩晟埔粋€規劃
  《大學生素質教育量化工程》規劃是否科學是大學生素質教育拓展工程成功與否的根本前提,這個規劃在現有的基礎上還需不斷地加以完善,特別是支撐活動菜單的具體設計和評價體系應繼續深化。對于支撐活動菜單的具體設計,一是要更具目的性。每一項活動都要根據學生的思想實際,明確標定出學生素質提高的基本走向,能夠強針對性的解決學生中存在的傾向性問題。二是要更具系統性。素質提高是一個由淺入深、由低到高、循序漸進的過程,一項或幾項教育活動甚至一項特定的教育手段是不可能取得明顯實效的,因此在我們的工作領域內,要盡可能地把多種教育活動科學地組合起來,使之形成教育合力。三是要更具創新性??梢越梃b素質拓展訓練那種體驗式、互動式、滲透式的訓練模式,摸索出適合大學生素質教育的特色方法,開辟一條學生素質教育的新路。四是要更具靈活性。菜單除了設置固定的子項內容外,還要設計一定數量的動態子項,甚至可以是學生根據自身的發展方向自主設計的活動內容,使多種功能性菜單之間有機結合,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對于評價體系,要建立兩級大學生目標性任務參與情況記錄表,根據各子項的不同難易程度和固有特點,配以合理的權重分值,設計不斷完善的科學評價模型,通過日常記錄、院系評價、學校評價等記錄和評價形式,形成大學生個人的素質教育量化評價檔案[5]。根據大學生的大學階段的檔案記錄情況,通過階段性認定和最終認定,形成大學生綜合素質畢業評價。
  (二)開展一項實驗
  由于各高校的層次、規模、專業特點存在著差異,學生的素質也各不相同,所以各高校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和特點,以《大學生素質教育量化工程》為母本,設計出符合本校校情的素質教育量化運行體系,從而形成一個百花齊放、各具特色的工作局面。同時各高校應積極參與到工程的實施當中,在實際工作中要積極探索,勇于創新,不斷總結,大膽實驗,不斷豐富大學生素質教育拓展工程的內容和形式。工作中應注意總結經驗,不斷充實和完善這項素質教育工程,力爭用1-2年的時間,基本搭建起我省大學生素質教育模式的基本推進框架,推動全省高校大學生素質教育工作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ㄈ┐蛟煲恢ш犖?
  工作質量的好壞關鍵在人。目前各高校要想高質量地完成好這項任務在人員素質上可能還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各高校要采取超常規的手段,加大隊伍建設的力度,培養一支專職的學生素質教育訓練師隊伍,使輔導員成為學生的心靈導師,通過這支隊伍的建設,推進整體工作。同時也要注重吸收素質高、能力強、有奉獻精神,對大學生素質教育能夠起指導作用的專業教師和管理干部充實到隊伍中來,促進全員育人良好局面的形成。
 ?。ㄋ模┙⒁惶讬C制
  推進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永恒的主題,貫穿于高校教育、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各項建設之中。古人云,欲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求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要搞好“基礎性”建設,解決“永恒課題”,應當探索建立一套適應時代要求的健全有效的素質教育長效機制。否則,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就可能是一句空話。因此,各高校應當積極探索,建立一整套領導重視、責任明確、機構合理、制度規范、執行有力、評價科學的大學生素質教育拓展的長效機制,以保證大學生素質教育拓展工作能夠做到人員到位、渠道暢通、措施得力、效果明顯。
  大學生素質教育拓展工程不是一項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需要高校及教育主管機關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同時也需要提高廣大在校大學生的積極性,更需要社會各界力量的大力支持。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拓展工程的實施,做好素質教育拓展證書的認證工作,不斷地進行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工作方式的創新,與時俱進,在創新中求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教育,使廣大青年學生成長為社會有用人才[6]。
  [參考文獻]
  [1]薛全會,張亞莉,李成.當前大學生思想狀況分析及德育工作[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97-98.
  [2]姚曉燕.增強高?!八枷胝握n”實效性的探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
  [3]蓋濤,陳春陽.試論高校軍事課與大學生素質[J].科技信息:學術版,2008(12):127.
  [4]周春英.論高校學生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8.
  [5]董曉星.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評價模型構建[D].揚州大學,2005.
  [6]劉穎,胡琨.大學生素質拓展途徑與保障的探討[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新,2008.
  [責任編輯:潘洪志]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328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