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質教育在高職英語課程中的探索與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對高職學生的教育。目前,高職院校在教育改革之中,存在著“功利化”現象,即過分重視高職學生技能的培養,卻忽略了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實際上,高職院校在重視學生技能培養的同時,還應該通過高職英語等科目的教學,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人文素質 高職英語 重要意義 探索與實踐
【基金項目】本文為安徽省職業與成人教育學會教育科研規劃課題,課題編號:AGZ18123;安徽省職業與成人教育學會教學研究項目“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模式研究”(azjxh17123);亳州職業技術學院重點課題“地方文化資源融入高校英語課程實踐教學路徑研究——以亳州市為例”(2017bzjyxm29)課題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9-0112-01
高職院校若是在教學過程中,一味培養學生的技能,而忽視了對學生人文素質的教育,學生就越來越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也越來越不受企業歡迎。因此,如何培養全方面的人才,是當前高職院校的學校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人文素質的重要意義
人文素質,指的是一個人成為人和發展為人才的內在精神品格。從狹義上來說,指的人文知識和學生對此的內化,它主要是指一個人的文化素質和精神品格。
大學生的基本素質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其中文化素質是基礎,重點是指人文素質。加強文化素質教育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大學生不斷發展的需要。這些都說明了實施素質教育,對于大學生的重要意義。
二、在高職英語中培養學生人文素質的策略
學生的興趣是學生不斷學習的源泉動力,所以,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學習人文知識,教師可以適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教師應該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課前預習
英語是一門語言知識,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主要目的在于日后用英文與人交流等。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留一些時間,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將所學知識更好的運用起來。
例如,教師可以設置一個“free talk”環節,在這個環節中,讓學生介紹中國的傳統節日,或者一些特色的習俗,或者悠久燦爛的文化等,在準備“free talk”的過程中,學生會對這些知識有更加深刻的認知。長久下來,學生的人文素養會逐漸得到提升。比如,有學生將春節作為了演講題。在這個環節,教師可以就學生所演講的題目展開教學,并引導其他學生對這位同學所演講的內容有更加深刻的認知。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人文素養會逐漸得到提升。
2.采用多種教學形式
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采用同一種教學方式。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很難全身心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所以,教師有必要更新自己的教學形式,采用多種教學形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一,教師可以使用對分課堂教學法。
對分課堂教學法,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課堂時間分為兩段,前一段時間由教師講解新知識,后一段時間則由學生圍繞所學習的新知識展開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會對所學習的新知識有更為深刻的理解與認知,且在這個過程中,也能促使他們展開自由辯論,這對于培養他們的人文素養有非常大的幫助。
例如,學習“Introduce each other”這一內容時,教師在講解完介紹個人所用到的詞匯之后,可以給學生出這樣一個討論話題,“If you were to introduce yourself, how would you introduce yourself?”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能將之前教師的教學內容運用起來,且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對自身也有一個比較客觀的認知,在日后與人的交往中,便能夠做到不自謙、不自卑,這對于學生的長遠發展有非常大的幫助。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使用對分課堂教學法,在促進學生更好進步的同時,提升他們的人文素質。
其二,教師可以使用“合作教學法”。使用合作教學法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意識到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意義,并在日常的生活中,將合作精神運用起來,這對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也有非常大的幫助。
使用合作教學法的同時,教師還應當運用任務型教學法,即從教學內容中總結出學生應當完成的學習任務,并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讓他們圍繞這些任務進行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之間會進行良好的配合與互動。教學實踐證明,長久使用合作型教學方法,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進而促進學生人文素質的提升。
總而言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結合教學內容,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的同時,促進他們人文素質的提升,在此基礎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教材內容,注重培養其人文素養,以此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得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從而使得職業院校的功能變得越來越寬,學生的適應性越來越強,越來越受到企業歡迎。
參考文獻:
[1]羅燕.高職英語滲透人文素質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職通教育,2011(2):7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13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