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素質教育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集中體現,是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的核心內容。推進素質教育,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我們去研究每個學生的身心特點,用符合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辦法進行教育和引導,為每一個學生的“終身學習”乃至“終身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因此,學生能否對語文保持濃厚興趣,與教師的教學方法密切相關,改變課堂教法是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關鍵環節。
關鍵詞:素質教育;改革教學方法;加強學法指導;突出思想教育
一、改革課堂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ㄒ唬┳R字教學方法靈活,訓練有序
1.抓最佳時機、突教學難點。主客觀原因決定了低年級學生一般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因此,在完成目標訓練的過程中,掌握好側重點,認真鋪捉學生注意力的最佳時機,把難以識記的字在最佳的注意力時授教,且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使課堂節奏有張有馳,克服學生厭學情緒。
2.低起點,高標準,嚴要求。低年級學生接受能力差,沒有形成綜合分析的能力。因此,我們要允許學生出現錯別字,但是錯別字出現以后,教師要有耐心,要認真及時的加以糾正。
3.感官刺兼,加深記憶。根據小學生視覺遷移性強的特點,在教一些復雜易錯的字時,充分發揮粉筆的彩色功能,用顏色強調易出錯的地方,通過刺激學生感言,增強了記憶的自覺性。
4.故事引路,樂中求知。一、二年級的孩子好奇,求趣性特強。根據這一點,教師通過講述有趣的故事,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辨別清楚一些容易混淆的的字。
5.精講善練,鞏固提高。根據漢字的特點和學生學習實際,識字教學盡量做到精講多練,講練結合,以講求記憶,以練求鞏固。對一些易混的同音字、形近字采用比較字音、分析字形、理解字義的方法進行鞏固練習,練習有讀、填、寫、說、想等,盡量做到靈活多樣,具有吸引力。
?。ǘ┱_處理釋疑與導讀的關系,使閱讀教學充滿生機,富有吸引力,巧妙釋題與導讀的關系是閱讀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我通過研究和實踐,摸索出了一定規律。其做法是:
1.釋疑為導讀鋪路
為了求得好的閱讀效果,教師釋疑力求做到四性,即:①準確性:②自然性:③文學性;④生動性。閱讀中學生遇到疑難問題,要求教師要解釋得自然清楚、準確;圍繞問題,不得離題萬里、答非所問;而且,教師的釋疑從內容上做到輻射面廣,從形式上做到語言生動,有吸引力,善于喚起學生良好的精神狀態,激起認真閱讀的興趣。
2.導讀為釋疑開航
閱讀教學中始終貫穿著“三穿”,即:①有問題讓學生問;②有答案讓學生找:③有體會讓學生談。這樣,真正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課堂教學的主體,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從課堂形式上打破了“問答式”的傳統閱讀模式。而且,教師的導讀也始終圍繞著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由淺入深,拋磚引玉,在全面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對讀寫能力的提高起著指導和點拔作用。
二、加強學法指導,注重能力培養
加強語文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聽說讀寫的訓練,重視在實踐中學習語言,理解語言,運用語言,教給學生一些方法,鼓勵學生適合采用于自己的方法,主動進行學習。
?。ㄒ唬┙探o思考方法,發展思維能力
智力的核心是思維。語言與思維密不可分。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求教師要重視發展學生的思維,促進語言與思維的統一發展。教師在指導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過程中,要指引思維的途徑、方法,鼓勵獨立思考;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提高認識水平。
?。ǘ┳裾铡洞缶V)精神,培養朗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最基本的任務和要求。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朗讀的自信心,盡量讓學生多讀,在反復讀的訓練中讓學生體味作品的感情;鼓勵學生讀好,而且相信學生一定能讀好;讓學生在心理上對朗讀產生興趣,從而使例子們在朗讀中得到樂趣,使他們多讀多練,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
三、教書與育人相結合,突出語文學科的思想性
?。ㄒ唬┰鰪妼W生熱愛社會主義的自覺性。
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對比,自然生動地讓學生認清資本主義的丑惡嘴臉,懂得了社會主義好的道理,增強了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的情感。
?。ǘ椭鷮W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育小學生如何做人,做什么樣的人,是素質教育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必然要求,也是小學語文教學承擔的又一重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人生觀和價值觀內容的教育,使學生健康成長成為黨和人民需要的“四有新人。
?。ㄈ┳寣W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
(大綱》指出:小學語文教學以辯證唯物主義為指導?!边@方面的教學內容見于小學各個年級,通過歸類總結,引導學生在理解語言文字的過程中,運用各種方法滲透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使學生真正理解文章蘊含的哲學道理。
四、克服教學弊端,減輕學業負擔
由于多種因素相互作用而造成的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現象,從我們不發達地區來看,表現尤為突出的是作業超量。為此,近年來我在端正教學思想,轉變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方法的基礎上,著重做了以下幾點:
?。ㄒ唬┛朔虒W弊端
1.克服重閱讀教學,輕基礎訓練的弊端。2.克服輕課后思考與練習,重課外資料的弊端。
(二)減少作業數量
作業是一種現固知識,提高能力的手段“作業的安排一定要具有科學性,語文作業的設計具有以下特色:1.具有目的性;2.具有啟發性和趣味性;3.突出可操作性;4.注意了個體差異,實施分層作業。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務必領悟素質教育的內涵,徹底轉變教學理念,真正貫徹落實素質教育,不斷創新教學手段,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這是我們每個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80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