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素質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實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數學是義務教育的一門基礎學科,從小給學生打好數學的初步基礎,使他們掌握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這是我國公民應具備的的文化素養之一。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全面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發揮其整體育人功能,是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素質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施,直接影響人的文化素質、思維品質、思想品德、生理和心理素質的形成。
關鍵詞:小學數學;素質教育;教學;實施
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存在著重知識輕能力、重結論輕過程、重智育輕德育、重講解輕學習、重課內輕課外、重“學會”輕“會學”的現象,束縛了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影響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創造意識的培養。要克服這些不良傾向而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明確小學數學教學的指導思想是著眼素質、加強基礎、培養智能、重視德育、發展個性,教學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全面地、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得到發展,從而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創造。在此,筆者就素質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施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點滴體會。
一、面向全體學生,使所有學生都得到最大可能的發展
面向全體學生,促進所有學生的全面發展,這是素質教育的一大本質特征,在教學實踐中怎樣去實現這一目標呢?以下兩大教學措施不可缺少。
(一)正確對待學生的個別差異。
首先,要相信所有智力正常的兒童都能學好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經驗表明:數學成績不佳兒童中的絕大多數都不是由于自身的智力因素造成的,主要是由于他們的非智力因素和教學條件造成的。因此,我們不能把差生形成的原因完全歸結為智力上的原因,更不能將差生和“弱智”簡單地劃等號。對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樹立起每個學生都能學好數學的信心,這是搞好面向全體學生的根本保證。
其次,要承認學生的個別差異。由于每個兒童的先天素質和后天影響在事實上存在著一定的差別,這種差別的結果必然要反映為他們在學習興趣和動機、學習氣質和能力、學習方法和習慣等方面的個別差異。顯然,一個地區、一所學校、一個班的學生在學習水平和學習效果上不可能整齊劃一。對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承認這種客觀差異,并以此為依據去有針對性地實施小學數學教學工作。
(二)正確處理統一要求與因材施教的關系。
從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學生的個別差異在客觀上制約著我們的教學,而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又決定了我們的教學必須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則進行。因此,小學數學教學必須正確處理統一要求與因材施教的關系,通過因材施教去實現全體學生最大可能的發展。
二、教書與育人相結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促進學生在知識、能力和思想品德幾方面的全面發展,這既是素質教育的又一本質特征,又是它的一項核心任務。
?。ㄒ唬┰鰪娊虝说囊庾R。
教師要充分認識教書育人的重要性,理解思想品德教育的內涵,有意識、有目的地結合數學教學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結合課堂教學,教師要有目的、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認真的學習態度,獨立思考、不畏困難的精神,養成計算仔細、思考認真、書寫工整、檢驗一絲不茍、聽講聚精會神、答問井井有條,以及課前自覺預習、課中主動參與、課后及時復習的良好學習習慣。
三、堅持學生主體性意識,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
小學數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歸根到底,學習是學生內部的活動,誰也不能替代。因此,學生最主要的特性是主體性。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教學方案,考慮課堂結構,把學生真正當成學習的主人,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有效地進行學習,讓全體學生自始自終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之中。
(一)尊重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教學活動中,只有對小學生熱愛、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教師要善于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度、熱情的贊語等來縮短師生心靈間的差距,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尤其是低差學生,對他們更要少批評多鼓勵。從而建立和諧民主的教學氣氛,使學生產生與教師合作的欲望。
?。ǘ┳寣W生充分參與學習,加強能力培養。
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創設各種條件,讓每個學生都有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讓他們積極參與主動地學習。這樣也可以使學生敢于暴露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對一些疑難問題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以此一方面讓他們加深所學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和獨立的個性。
四、挖掘創新活動內容,重視培養創新能力
創新是時代和國民對教育的根本要求,是素質教育的靈魂?,F代教育觀念認為:創新是現代人的根本特征。由此可知,教育在培養民族創新精神和培養創造性人才方面,肩負著特殊使命。在基礎教育階段,小學數學教學必須重視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培養,讓學生從小就具有厚實的創新基礎。因此,在教學中,要突出如下兩點:一是注重對學生一般能力的培養,如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表達力、操作力等,為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打好基礎。二是充分挖掘創新活動的內容,把握機遇,利用多種形式,為學生創設“創新”的實踐活動。
總之,實施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是主陣地。更新觀念是關鍵,學生是中心。既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又注重能力培養,發展思維,培育創新;既重視學會,更重視會學,這是數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體現。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80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