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高中體育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高中教學已經由原來單純注重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向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的方向轉變。在這一背景下,高中體育教學所承擔的任務也不僅僅是增強學生的體魄,而是與素質教育相結合,促使學生在體能方面以及道德品質方面實現全面發展。本文基于筆者教學經驗,對如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進行簡要論述。
【關鍵詞】高中體育;素質教育;體育精神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12-0142-01
長久以來,人們對體育學科都持有一種錯誤的觀點,那就是在學生學習體育的過程中,只有他們的身體能力會得到鍛煉,而他們的學習能力以及道德水平并不會得到顯著的提高。然而,正如同文科類學科所注重的人文素養以及理科類學科所強調的科學精神那樣,體育學科也同樣具有其獨有的素質和精神要求,對于這種精神品質,我們可以將他們簡單的概括為體育精神。體育精神包括了在體育活動與競賽中運動員所展現出來的各種優秀精神品質,如團隊合作精神、公平競爭精神等,這些都是教師在將素質教育融入高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所需要強調的重要內容。
一、通過開展體育活動進行素質教育
體育鍛煉以及體育競賽是能夠讓學生從中感受體育精神,并促進他們道德素養提升的最直接方式。通過開展團隊合作類的體育活動,能夠促使學生直接體會蘊含于體育活動當中的團隊合作精神以及在體育競爭的同時堅守公平底線的價值觀,并通過實際的活動使這種價值觀融入他們的思想中,給他們留下深刻影響。在這類體育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正確價值取向的指引,以我們對于比賽活動的實際裁決來讓學生感受到公平、公正的價值底線,并讓他們在與同學的實際合作中,體會到團隊合作以及公平競爭的重要性。
如在進行排球教學時,筆者就讓學生在活動時采取自由分組的方式進行排球比賽。眾所周知,排球是一種注重小組內合作的體育活動,在排球比賽的過程中,需要處在不同位置上的學生進行分工合作,不僅僅需要將注意力放在球上,更需要他們注意隊友的位置以及他們所發出的信號。通過進行排球比賽的方式,讓學生親身體會到與同伴進行合作的重要性。同時,筆者也對有些學生在丟球后責怪隊友的行為進行了指責和糾正,以此來向學生宣揚在體育活動中所應當堅持的正確價值取向。
二、通過體育事例的介紹進行素質教育
與大多數人所想像的不同,事例教學也可以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雖然并不像文化課那樣,教師會全程對學生進行教學,但在課堂正式開始以及結束前的那一小段時間內,我們仍有機會對學生進行體育事例的介紹。作為體育精神的載體,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向學生介紹體育事例,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到在實際情況下體育精神的具體表現,同時,適當的插入事例講解也能夠使得原本例行公事、相對而言比較枯燥的訓話內容變得更加豐富,能夠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升他們對于體育課的興趣[1]。
三、注重體育訓練的嚴肅性
相比起高中時期任務繁重的文化課,體育課在教學任務的安排上相對比較輕松,然而輕松的氛圍并不意味著學生能夠不認真對待體育訓練。嚴謹的訓練模式不僅僅是促進學生身體素質提高的必然要求,更是讓學生養成對各項事務都認真對待這一習慣的重要途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并通過標準化的訓練,在鍛煉學生的體魄,增強學生的意志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以及嚴謹踏實的行為習慣。
體育課上,我們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使他們掌握一門自己感興趣的體育運動,但是,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時就需要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的體育運動起到監督以及引導的作用,督促學生將自己所選擇的體育項目進行到底,以此來促進他們責任意識的增強。同時,我們也應當注重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學生認真對待體育項目,并能夠同隊友較好的合作,我們的體育教學才能夠在增強學生的體魄之余,促進學生思想層次的上升以及道德素質的培養。
高中時期的體育課不僅僅是學生放松心情、釋放積攢的學習壓力的場所,更是鍛煉學生身體能力,培養學生責任意識以及團隊協作能力等多種素質的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將素質教育與體育訓練相結合,使體育教育能夠真正做到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
【參考文獻】
[1]高旗.淺談農村中學的體育教學改革——兼論在體育教學中如何貫徹素質教育[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s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1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