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學校內科學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實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全面素質教育成為了我國教育的重點教學目標。衛生學校教育是我國醫學事業重要的人才培訓基地,因此,培養具有高素質的衛生工作者成為了衛生學校重要的教學任務?;诖?,該文對衛生學校內科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地進行素質教育進行研究探索,尋求素質教育的有效措施,為國家醫學事業培養更多具有高素質的專業內科醫務工作人員而努力。
關鍵詞:衛生學校 內科學 素質教育 措施
中圖分類號:R-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3(b)-0157-02
我國教育事業一直受傳統教育模式觀念影響,教學受應試教育影響,在教學中多注重學習成績的提升而忽略學生的素質教育。尤其在我國衛生學校內科學教學中,教師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與臨床教學,完全將素質教育與教學割裂開來,甚至存在對立情緒,這樣的教育對于我國醫學教育事業及學生的職業素養的培養存在較大的弊端,不利于學生專業素養與全面素質的提升,急需醫學教育工作者對于現行教育進行認真思考與改革,實現衛生學校內科學教學全面素質教育的實施。
1 衛生學校內科學教學中素質教育內容的全面解讀
1.1 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發展,適應社會發展
新教育大綱的逐步應用,充分體現了教育改革的決心與方向,對于提升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提高衛生學校內科學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以適應不斷發展的社會醫學模式,是現代醫學教育的重要目標。衛生學校作為我國教育事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我國教育事業與醫學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衛生學校教學內容編制時,要注重考慮教學內容的全面性,而不能只注重教學的局部,更應該加強學生全面素質教育,實現學生的全面素質提升。素質教育不僅是思想教育與文化教育,更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與發展意識。衛生學校在進行素質教育時,要注重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同時還需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教學中將先進的教學思想滲透到教學內容中,通過學習,使學生提升自身職業道德的同時實現全面素質的提升,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獻身于偉大的內科醫學事業,實現真正的人生價值。
1.2 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
教育改革提出了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新教學模式,在衛生學校開展素質教育時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實現課堂教學的真正改革。在開展課堂實踐教學活動時,科學合理分析教學內容,精心設計組織開展課堂教學活動,調節課堂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全面開展素質教育,通過有效的素質教育可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健康的職業素養,更好地服務于醫學工作。
1.3 培養學生掌握書本知識的同時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
傳統應試教育模式,教師只注重課本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略學生的素質教育與實踐能力的培養。而素質教育的開展著眼于培養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行為習慣、社會實踐能力的提升與生活能力的培養。衛生學校對于醫學工作者的培養,首先是培養其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其次培養其職業素養的提升。這與素質教育的目標完全一致,因此,在衛生學校內科學教學中有效地開展素質教育,可以實現衛生學校教育的目標,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科學精神與創新思維能力,更好地勝任未來的醫學工作崗位。
2 素質教育在衛生學校內科學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2.1 提高教師隊伍綜合素質
在衛生學校內科學教學中要實現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必須需要有高質量、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來作為重要的教學基礎。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導者,肩負著教學育人的重要使命,是學生學習重要的指路人。因此,要勝任教師這份工作,就要求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能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同時還要熱愛教育事業,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教師必須具有刻苦專研的精神,才能在教學過程不斷完善與提高自己教學水平,并不斷加強學習,儲備大量的知識基礎,成為具有高素質高文化的人民教師。這樣的教師才能逐步被學生認可與尊重,學生會以老師為學習榜樣,不斷提升自身學習能力,加強知識儲備,提高自身整體素質。由此可見,只有具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真正培養出高素質學生,所以,衛生學校內科學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實現學生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
2.2 創新教學方法,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衛生學校內科學教學中素質教育有效的開展,教師就必須摒棄傳統的教學思維與教學觀念,教師要對素質教育有全面的了解與認識,認真解讀素質教育的真正意義,有效地創新教學方法,拓展教學思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加強學生探索發現能力與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在學生對于基礎醫學知識有了一定的掌握后,教師要加強學生的興趣培養,將被動的學習潛移默化地轉化為為了興趣而主動學習,從教師灌輸式的教學轉化為學習獨立思考完成學習,從為了學習成績而學習轉化為全面素質教學的提高,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道德觀、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職業素養與專業技能實踐能力,最終實現學生全面素質教育的提高,成為社會所需的高素質專業醫學人才。
2.3 理論結合實踐,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質教育的全面施行,衛生學校教育的目標不是只單純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要實現學生學習成績與實踐能力全面提升的教育目標。我國衛生學校內科學教學是為我國醫學事業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重要培訓基地,對于學生要求必須要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因此,衛生學校在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時,要逐步加強學生實踐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實訓基地建設,為學生創造先進的實踐教學基地,切實地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同時在教學計劃與教學內容制定時要對于實踐教學的培養加大排課比例,這樣才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再有,加強衛生學校與醫學單位的合作機制,為學生爭取更多的臨床實踐學習機會,在理論與實踐教學結合中,提升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同時實現學生全面素質的提升,為我國醫學事業培養更多的專業技術人才。
2.4 加強醫德醫風教育,為社會培養合格的專業人才
作為未來重要的醫務工作人員,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專業醫學技術知識,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在開展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要注重知識傳授的同時也要將醫德醫風教育融入到教學中。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者,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通過教學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職業觀與世界觀,培養學生樹立“救死扶傷,勇于奉獻”的思想道德觀念,為國家醫學事業培養更多的高素質專業人才,更好地服務于人民。
3 結語
由此可見,在衛生學校內科學教學中有效地實施素質教育,不僅是符合教育發展要求,同時還可以有效地提升醫學從業人員整體素質的提升,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對于我國醫學教育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林華.人文素質教育在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7(8):104-105.
[2] 孫杰.內科學課程教學方法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3):235.
[3] 劉紅梅,李春雨.關于臨床內科學教學的工作方法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6(23):243.①作者簡介:姚穎(1984,10—),女,漢族,四川南充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內科。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353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