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文教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滲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當今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過程之中,高職體育教學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而在傳統的教學課程中加入人文教育,其已經成為確保學生健康發展,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方式。本文就人文教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滲透展開深入的分析和討論,寄希望其能幫助高職院校提高教育水平,促進高職院校健康全面的發展,為培養優秀職業技術人員做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人文教育 高職院校 體育教學 滲透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高職教育的重要性逐漸的凸顯出來,其中一個具體的體現就是很多本科畢業生畢業后沒有一技之長,就業困難,相反高水平,高素質的職業技術人員嚴重稀缺。究其根源,其主要源于我國長期以來對高職教育的不重視,高職院校招招生難,學生培養存在問題。而這就需要加強對高職教育的人文化發展和改革,努力改變其在學生家長中的形象,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讓高職院校以一種全新的精神面貌展現給世人。
一、高職體育教育的應對的兩個方向的要求分析
體育健康教育對于任何階段的教育,任何院校建設都是必不可少的,針對于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來說,其主要需要應對以下兩個方向的要求:
一方面,高職院校需要應對社會的需求,即主要是學生就業方面的需求,良好的身體是正常高效工作的基礎,企業公司在聘用工作人員時都有對健康狀況的考量,同時對于一些職業特性,需要工作人員在嚴苛的工作環境下工作,或要求工作人員能抗疲勞連續工作,這些要求顯然是高職體育教育應該去考慮和面對的問題,也是高職階段教育的職責。
另一個方面即是對于學生自身的生活來說,身心健康才是融入社會的基本前提。相比于一時的體育課程教育,體育鍛煉應該一生都應堅持的,所以,在高職的體育教育中應注重給予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培養學生可以熱愛一生的體育運動,同時這樣也提高了學生對體育運動積極性,進而降低了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的難度,實現了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人文教育在高職體育教育中重要性
人文主義精神是科學,仁愛,對人性重視的精神,這和從事教育事業所應有的精神不謀而合,人文精神是社會穩定發展的基礎,也是教育行業的核心思維和最終目標。并且,對于學生的教育,幫助起建立人文主義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是高職階段教育重點和難點。這需要以學生切身感受為教學引導核心,高職院校應真正的關注學生的學生和成長,將學生健康成長放在教育的首要地位。
對于高職教育,理所應當將在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作為學校的建設核心,其他課程的開設均圍繞或讓步于職業課程,這樣過于功利化的教學很容易將整個學校的發展帶入一個偏執的方向,這時就更應該重視在高職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為學習均衡健康發展保駕護航,而在人文教育的滲透中,體育教育應作為先行學科,力求創新并起到引領作用。
三、高職體育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滲透措施
(一)以培養學生為主要目的,實施人文主義的教學
在高職體育健康教學的課堂上,應明確告訴學生以健康為目標,體育運動為鍛煉方式,力求構建一個良好積極的運動氛圍,讓學生能在體育學習和體育運動中感受到健康青春的活力,迸發出積極進取的熱情,并以此為契機,帶動高職院校教育課程的全面開展。這需要高職院校重視好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認知,在體育教學制度,考核制度上作出創新的改變,全面將人文教學融入到體育健康的基本教學中去。
?。ǘ┴S富體育教學的內容,建立人文體育運動的氛圍
高職體育教學的改革要改善以往單調呆板的體育教學模式,豐富體育教學的內容,讓體育教學與實際生活聯系更為緊密。其主要方法可將競技體育,職業體育帶入到課堂中去,現如今體育已經成為我國一個重要的支持產業,體育的魅力對學生的影響不難被發現,因此體育課堂應該試圖將這一影響放大并加以運用,結合學生的愛好開展體育教學,到達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就需要高職院校結合體育熱點,開設學生喜愛的體育課程,讓體育教學人文化,學生學習生活化。
?。ㄈ┲匾晫W生的差異,體育教學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對體育愛好程度甚至感興趣的體育運動項目不同,這一點這高職院校更為明顯,由于按職業分學院或班級,各個班學生差異明顯,一些醫護,幼教專業班級男生數量過少,這樣的班級明顯不適合開展籃球或足球課程,而同學對于體操,瑜伽的課程更容易接受和喜愛。由于高職院校的這一特點,反而有利于人文化體育教育的開展,高職院校應重視這一差異,切實做到因材施教。
結語
在高職體育教學的發展道路上,“以人為本”是其改革的核心和原動力,高職院校應在體育教學中更為重視人文關懷,為學身體健康,心理健負責,落實高職體育健康人文化的教育,為國家培養和輸送綜合素質過硬的職業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尹林.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的人文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10(14):159-160.
[2]徐培文.論高職院校體育教育與人文教育的結合[J].浙江體育科學,2008,30(2):64-65.
[3]蘆超男.淺談高職體育教學與促進學生心理健康[J].新西部,2013(z1):233-233.
[4]聞世杰,關志軍,盧正磊.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探究[J].成功(教育),2013(8):288-288.
作者簡介
張楠,男,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
張峻熊,男,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及社會體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68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