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健康第一”是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指導思想。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中學體育健康教育從很大程度上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多的人已經很自然的接受了這一全新的理念。中學生的心理健康一直以來備受關注,心理健康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良好心理素質的主要標志就是心理健康。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倡導從各個領域各個學科提高中學生的心理素質。體育課堂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成其重要一環。
關鍵詞: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指一個人的心理和身體在一定環境條件的允許下,所能達到的最良好的功能狀態。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現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來建功立業的重要條件和保證,而健康的心理形成需要精心周到的培養和教育,必須把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作為更加重要的教育內容。因此,如何在初中階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特別是如何疏導學生不良的心理是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緩的事情。在新的體育課程改革下,我在體育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做了一些新的嘗試,在此,談談自己的看法與大家一起交流。
一、體育課上學生不良心理狀況及成因:
在體育教學中影響學生心理健康不良因素主要有:害怕心理;逆反心理;依賴心理;焦慮心理;孤獨心理;自責心理;過敏心理;沖動心理;反感心理;異性心理等。
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生理和心理、體質和學習成績以及不良個性心理等方面的缺陷。如有的學生身材矮小、肥胖,體弱或有某些方面的殘疾等,他們在練習中因怕做不好動作被別的同學譏笑而產生對運動的恐懼感,導致心理失衡,或怨天尤人,或自抱自棄,從而造成較重的心理負擔。
二、體育課上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造條件,營造和諧的學習環境
心理學家巴班斯基說:“教師是否善于在上課時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對學生的學習有著重大作用。有了這種良好的氣氛,學生的學習活動可以進行得特別富有成效,可以發揮他們學習可能性的最高水平?!备鶕踔袑W生活潑好動,表現欲極強的特點,作為教師應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現的機會,給他們一個獨立練習的時間和空間。在技能形成的練習中讓學生自我表現,發展個性。教學中教師要激勵學生敢于創新,勇于實踐,并充分爭取機會,展現自己的創造能力。展現自己在實踐中的創新成果。
?。ǘ?、創設成功體驗,使學生樹立信心
學生被壓抑的心理就象一把久未開啟的鎖,如何才能把鎖打開呢?這就要求老師給他加點“潤滑劑”或“去銹劑”,然后選準鑰匙對準鎖孔把他打開,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把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看做是啟動學生學習興趣的“鑰匙”。他要求教師在每個學生身上發現他最強的一面,找出他作為個人發展根源的“機靈點”。我們體育教師要善于發現各個學生的長處和閃光點,因勢利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有的學生跑的速度素質較好,而有的學生彈跳較好,有的學生技巧性動作學的較快等。作為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充分利用每個學生的特長,發揮各個學生的優勢進行教學。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不斷得到某些成功體驗,是運用現代心理學研究成果激發學生動機的重要手段之一。體育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有針對性地對他們提出力所能及的要求和目標,為他們提供成功的機會。學生經常體驗到成功和自己能力的提高,就會既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又激發和維持了堅持參加體育活動的內部動機。在體育課中體育教師要讓學生有快樂的體驗,不要刻意追求成績,給學生壓力,使之緊張,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完成練習,并享受體育活動給其身心帶來的快樂。
(三)、談話誘導,認識自我,克服自卑感
體育教學內容的多樣性、學生體能的個別性和氣質類型的不同性,致使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表現出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外的開放性等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作為體育教師必須利用課堂和課外的開放性、交流感情的直接性等有利條件,深入學生體育學習環境中去,了解情況,用誠懇的態度、真摯的熱情與學生交談,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啟發學生全面認識自我和對待各種問題。如在進行短跑測驗時,對一些個子較矮或體形較胖和一些確實因身體素質差導致短跑跑不快的學生,明確指出他們的技術并不比別人差,而是素質和先天條件造成的。促進學生正確面對客觀條件、充分正視不足,同時給這些學生制定不同的要求,只要達到這些標準就合格。利用其他優勢項目彌補本項的差距。
?。ㄋ模?、利用游戲,培養學生的健康心態
游戲是初中學生喜愛的活動項目,通過游戲,學生的思想、智力、意志、體力得到鍛煉提高,特別是對那些有自卑感、較孤僻的學生,多讓他們參加集體競爭的游戲活動,因為在游戲中,讓學生分成幾小組。每一組的學生為了在集體比賽中獲得好成績,就會互相督促,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形成好的群體力量,同組的同學就會互相吶喊助威,從而促使學生間進行正常的感情交流,克服了一些不良的個性品質,使情感得到升華,促進了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個性發展。比如,在換物接力賽的時候,我們要求學生所換的物體都必須立起來,不得倒下,否則要重新回去立好,跑回隊伍時,一定要從右邊歸隊,一次錯就扣該隊一分,這時,各組前后同學紛紛互相提醒,增強了學生的集體凝聚力,學生之間關系也很融洽,拋棄了那種不愉快的情緒。
(五)、課后開展個別咨詢,矯正學生的心理行為
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要面向全體學生外,還要針對學生中的個別差異,以及個別學生已經出現的心理行為問題,進行心理輔導和干預。個別咨詢是指以個別談話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的一種形式,其優點是針對性強,可以開門見山,學生有什么問題就問什么問題,只要雙方的談話建立在相互依賴、平等合作的基礎上,使學生無拘無束,暢所欲言,就可有針對性地幫助、指導他們,從而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尤其對于在課堂上表現異常的學生,更加給予關心幫助。在課外,我們積極地和學生多接觸,找學生談話,了解他們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生活習慣,運動技術與身體素質狀況,和學生建立一種親密友好關系。學生所提出的問題,我們也逐一進行認真細致地給他們分析比較,使他們生活在和諧的氛圍中,增加集體凝聚力,向心力。使他們樹立信心,啟發他們敢于面對挑戰,勇于克服困難,使學生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形成健全的人格,促進心理健康發展。
健康的身體需要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體。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體育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體育教師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的同時,要充分運用體育課的特點,結合學生心理及身心發展規律,注重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健康。
參考文獻:
[1]《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36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