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模式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本文以山東省煙臺十四中初一、初二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探索以“活動”和“體驗”為核心的心理健康活動課模式,經過三年多的實踐摸索,認真按照各階段部署進行,初步探索出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模式,經過實踐驗證,在提升學生心理素質和塑造學生健全人格方面效果突出。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和工作節奏的加快,應激狀態的持續,競爭壓力的增大,人們在工作、學習、生活、人際關系和自我意識等方面出現了失衡。以上各方面因素給在校學生的身心成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和傷害。比如由考試壓力引發的焦慮煩躁;不良情緒導致的人際關系緊張甚至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無理想、無目標狀態導致的終日不思進??;學業失敗、孤獨誘發早戀、迷戀網絡……這些都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潛在的威脅。
  除了社會、家庭等學生健康成長的因素,最近幾年我一直在思索如何利用學校教育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如今全國上下正在進行新課程改革,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操作等和新課程標準完全吻合。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活動課“活動”和“體驗”兩個核心要素,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分享,在分享中成長,一定會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為此,我申請了本次課題研究。經過三年的實踐研究,初步探索出初中生心理健康活動課模式。2012年,在山東省煙臺市心理健康教育現場會上,課程模式的初步探索得到專家和與會代表的認可。2013年,在煙臺市芝罘區心理健康教育現場會上展示了科研成果。課程模式的各個環節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設計不同的活動,激發學生參與課程的積極性,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二、研究目的、方法、內容
 ?。ㄒ唬┭芯磕康?
  通過課題研究,探索總結出心理健康活動課模式,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全面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優化心理環境,預防心理問題的產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充分發揮潛能,為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奠定基礎。
 ?。ǘ┭芯糠椒?
  比較法:學生和學生之間橫向和縱向的比較。
  個案法:收集案例,運用案例分析研究。
  綜合評定法:多角度分析,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評價。
 ?。ㄈ┭芯績热?
  1.宗旨:
  讓學生在實踐和創新活動中感受情緒、情感,從中獲得知、情、意、行的內涵,激發滿足生命的各種需要的內驅力。
  2.活動設計:
  活動設計應聯系學生實際,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
  3.活動的實施和調整:
  讓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參與活動;抓住學生分享的環節;把握體驗、分享的契機;關注學生的主體性發展,允許學生的差異性存在。
  三、研究成果
  經過幾年來調查研究,確立了“主動參與、快樂體驗;認識自我,健康成長”的課堂理念,創建了以活動體驗為主要形式的五段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模式。即以團隊為基本單位,通過才藝表演等方式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體驗、感悟、升華,輔之以課外實踐,達到提升學生心理素質的目的。具體做法如下。
  (一)建立團隊,制定心靈契約
  為確保全員參與,首先建立團隊。每屆新生入學的第一堂課,讓學生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然后進行分組,建立團隊(6~8人)。團隊可以通過“刮大風”“看誰建得快”“自由組合”等形式建立。
  為確保團隊活動的順利開展,增強學生責任感,采取自薦、推薦等方式選出主持人、觀察員、記錄員、發言人、裁判員、聯絡員等,有職務的學生明確在活動中各自應該擔當的角色和承擔的責任,之后共同簽訂“心靈契約”。
 ?。ǘ┐_立理念,進行有效教學
  為充分發揮課堂心育功能,我深刻反思課堂教育實效性不高的原因,主要在于傳統說教模式讓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作用并真正成為教育?!睂W生只有在活動中通過動手、動腦的參與和體驗,才能感受到心理課的生機活力,才會去發現問題所在,找到解決問題方法。
  于是確定了“主動參與,快樂體驗;認識自我,健康成長”的課堂理念,采用以活動體驗為主的五段模式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
  “五段課堂模式”主要采用以下五個環節完成整堂活動課。
  課前暖身,預熱主題(小環節,大作用,是課堂教學活動能否成功的關鍵);
  創設情境,引發主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順利進入主題做好鋪墊);
  敞開心扉,重現主題(輕觸學生的心靈,使學生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
  活動體驗,深化主題(喚醒學生潛意識存在的心理體驗,使學生在體驗分享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課后拓展,升華主題(強化主題內容,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搭建平臺)。
  1.課前暖身,預熱主題
  暖身這一環節利用得成功與否對整堂課的教學效果影響是很大的。因為在正式上課前,學生尚未有足夠的情緒、精神準備,對本節課要探索的主題和達成的目標茫然無知,團體內開展互動、交流、分享的氛圍也尚未形成。因此,這一階段工作的重點是做好“情緒接納”工作。我們可以運用各種游戲或活動,如“拍七令”“青蛙跳水”“花瓣雨”“相克令”等進行熱身,營造一種輕松、溫暖的氛圍,促成團體成員初步的互動,幫助團體形成一個具有凝聚力的實體,這一過程就是通常所說的“暖身”或“破冰”。目的就是讓全體學生既能打消自己的防衛心理,感到輕松愉快,又能集中注意力,調動起學生積極參與輔導活動的情緒,增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信任感和凝聚力。
  2.創設情境,引發主題
  學習信息加工理論認為,學習過程不是從外部信息的輸入開始的,而是從學習者的注意與預期開始的。注意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刺激可以引起學生對學習問題的有意注意,從而使學生對學習結果產生預期。為激發學生的興趣,心理課的每一個主題開始,我們都會給學生創設一個參與活動或體驗的情境。例如,在講“靠近我溫暖你”時,讓學生以團隊為單位體驗盲人、聾啞人、肢殘人、智障人等生活中的艱難,通過他們的心理渴望導入課題。在講“時間管理”時,創設的時間剪紙環節,讓學生在一張100厘米長的紙條上剪去已經過去的、將來退休后的以及每天吃飯、睡覺、娛樂的時間,當學生看到手中剩下的可以利用的短短紙條時,親身體會到時間流失的可怕,激發學生珍惜時間和學會管理時間的欲望。在講“換位思考”時,創設的看圖解意情景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興趣,使學生帶著好奇心初步體驗用換位思考的方法看待問題,帶著求知欲走進課堂。   實踐證明,在課題引出之前,開展這些與課題有關的活動,不僅引起了學生的注意與思考,而且能激活他們原有認知理論,造成新內容和學生的求知心理之間的“不協調”,產生一種“有目的但不知如何達到”的心理困惑,把學生引入一種與主題有關的情境之中,從而形成心理預期,激發他們的探索欲望,為課堂活動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
  3.敞開心扉,重現主題
  提出問題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在一定程度上,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我們根據活動內容,創設了一定的情境,要求學生對情境中的事物、現象進行質疑時,學生往往不愿意將自身存在的問題或困惑表達出來。本環節旨在通過創設安全、溫馨的課堂氛圍,為學生呈現問題提供條件。具體做法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聯系自身實際對在主題方面做得比較好或者有待改進或者是存在困惑的地方進行交流,總結歸類,確定發言順序和班級交流的人員,組織全班交流;結合具體事例,教師適時點撥,提出解決方法;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在講“靠近我溫暖你”一課時,通過前面情景的創設,學生體驗了盲人、聾啞人、肢殘人、智障人等生活中的艱難,聯系自身實際說說自己以前對待此類人群的態度和做法,面對自己以前的做法,很多學生感到慚愧,從而激發了學生從內心想為他們做點事情的情感,為課堂活動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
  4.活動體驗,深化主題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構建知識的意義:力圖在最接近、更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情景學習過程中,以個人原有的經驗、心理結構和信念為基礎來建構和理解新知識。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會為學生提供一些深化主題的活動,再次設定一定的情景,讓學生帶著在敞開心扉環節中呈現的問題進入活動,重新在活動中感受體驗、領悟升華,尋找發現打開心結的方法。從這個意義上講,心理活動課應該是一種以體驗為主的教育,要求教師能及時抓住學生分享的環節。這一環節最好要體現全體參與的原則。例如,在講“靠近我溫暖你”一課時創設的“你是我的眼睛”環節,通過盲人與“拐杖”的角色互換,學生們都體驗了一個黑暗無聲的世界,在同伴用心的指引下,繞過障礙,勇敢地相信自己的每一次邁步。通過這個活動,學生用換位思考感受到對方的感受、緊張與需要,然后用自己滿滿的堅定感化了同伴,增加了彼此的信任與接納。在講“學會合作”深化主題環節,采用的“心有千千結”[3]活動,讓全體學生在愉快和諧的氛圍中,增進了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與了解,使團隊充滿活力,培養了團隊精神。
  5.課后拓展,升華主題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強化原理認為,人們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會采取一定的行為作用于環境。當這種行為的后果對他有利時,就會在以后重復出現;不利時,就減弱或消失。人們可以用這種正強化或負強化的辦法來影響行為的后果,從而修正行為。在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通常整堂課下來學生確實能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也能掌握一些調整的方法,但是要真正做到內化,還需要課后的不斷鞏固、強化。我們的任務就是要指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會運用心理活動課中的感悟、體會來指導自己的行為,這樣開設心理活動課的目的也就初步達到了。具體做法是,讓學生把本節課的收獲落實在實際行動上,放在醒目的位置隨時提醒自己或者是給學生提供一些與主題有關的材料讓學生自己回去閱讀體會。
  例如,在講“學會合作”時,除了讓學生把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整理歸類,隨時提醒自己外,還給學生推薦了《狼圖騰》,讓學生細心體會狼的合作精神和團隊精神,汲取其中對自己成長有利的精華;在講“登上記憶的快車”課后拓展環節通過“申請專利”這一新穎的形式,激發學生對自己的記憶進行回顧總結,尋找既適合學科特點又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促使學生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自覺總結并運用高效記憶技巧來提高記憶水平,進一步把本節活動課所學習到的記憶方法內化為個人感悟,從而達到了升華主題的目的。
  四、思考
  無論從國家層面還是地方層面,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眾所周知。可在當今考試制度體系下如何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實處,如何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圍還是有待進一步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強調全體參與的原則,在實施過程中如何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尤其要注意的地方,如何通過學生的分享進行引導,把學生在活動中的體驗感悟應用于實際生活中,這對心理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ㄗ髡邌挝唬荷綎|省煙臺市第十四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247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