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當前,我國初中學生心理健康方面有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可能來自于家庭、學校、朋友之間。初中政治課教學需要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們的心理品質進行提高。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中學生心理健康培養:首先,推進課程改革,根據新課標的要去對心理健康教育進行落實。其次,教師需要提高自身素質,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狀態以及精神狀態。最后,關愛學生,努力建立與學生之間和諧的關系,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空間。本文主要以在初中政治課程中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為研究目標,通過教學實例分析如何培養中學生心理健康品質。
【關鍵詞】初中政治;教學策略;心理健康
健康并不是指身體沒病就為健康,這是一個非常狹隘的定義。健康不僅僅是身體健康,還有心理健康,健康的人一定是擁有完整的心理狀態去適應社會。心理健康是健康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只有身體和心理都健康的人才是真正的健康。在當今社會,人們的壓力日漸增大,中學生的壓力也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加強,學生們的壓力不僅來自于社會,還來自于家庭、學校以及身邊的人。因此,在初中政治課程教學中,對中學生培養心理健康具有著重要意義,社會、學校、家庭對中學生們的健康要求不能只在于身體上的健康,還需要注重學生們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對中學生們的發展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在初中政治課程教學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初中學生的年齡大多在十二歲到十五歲之間,在這個階段的學生正面臨人生心理上和生理上的轉變的時期——青春期。處在青春期孩子的思維和行為方式都極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并且在此階段青春期的孩子容易情緒暴躁,很容易產生偏激的思維和行為,這對初中生的發展是極其有害的。因此,在初中政治課程教學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教師幫助青春期的學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狀態,認識世界以及認識他們本身。同時,教師們需要正確地對學生實施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平穩地渡過青春期,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
2.初中政治課程的開展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以及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在初中的階段時期,大部分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都比高年級層次較為薄弱,缺乏一個強有力的導向去教會初中學生在面臨壓力時如何保護自己。因此,在初中階段政治課程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為初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提供一個有效的保障。因此,教師在教授這門課程的時候,需要利用合適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去給學生們灌輸心理健康的知識,呵護祖國的花朵茁壯健康的成長。
3.政治課程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是應對社會發展的正確之舉,是在面臨新發展背景下的明智之舉,同時也是為了提高促進學生長遠發展的正確之舉。新課程改革的腳步不斷前進,我國的初中教育改革步伐也變得更加沉穩,走出了一條獨具自身特色的教育之路。初中政治課程教育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學生們的生活和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也有利幫助學生正確周遭的世界。目前的初中教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維跟從前相比都非常不一樣了,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位置。因此,這門課程帶來的效果并不是立竿見影的,但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有利于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以此來帶動中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
二、在初中政治課程教學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政治課程內容的設計原本就是與社會生活發展密切相關的,如果政治課程教學仍然按照傳統古板的教學方式去教授學生知識,只是教師照著教材上的內容一板一眼地給學生陳列知識點,然后學生死氣沉沉地坐在課桌前聽講,那么學生接受知識點的程度不會增高,并且逐漸地學生會喪失對這門課程的興趣。
1.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心理健康品質
初中政治課程教學,應該積極創造情境環境,創造各種條件,實行豐富多彩多姿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不能只停留在書本之中,不僅僅是書本,走進生活和社會,讓學生自己親身感受和體驗,用此類方法來加強中學生心理健康品質,教學成果一定會非常明顯。
比如,在初中政治課程教學中,有章課程的內容叫作《情緒管理》。這章課程的教育內容對學生尤其是處在青春期的初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教師在此章節的講解中需要教會學生學會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緒以及怎樣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并且如何讓自身的情緒去促進本身的健康發展。實際上,這章課程的內容應該是非常吸引學生的,但是如果教師只是條條框框地將這些情緒管理的方法一條一條的羅列出來,那《情緒管理》的內容并不能夠直擊學生內心,并且教學成果也不會太明顯。因此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梢圆捎们榫皠〉哪J?,由學生自主設計一個劇本,由幾個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給其他同學在情緒多變的情況下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通過這樣新穎的模式,表演的同學在為這個劇本準備的同時學到了許多有關情緒管理的知識,觀看表演的同學也能夠在活潑有趣的氛圍中自主地接收到這些知識,并且教師也不用大費周章,多費口舌去給學生講解,甚至有可能教師直接講解的效果并沒有學生親身體驗的效果好。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等設備給學生播放幾個有關《情緒管理》的小視頻,或者是有關情緒管理不好導致的后果的小例子,等等。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順便對學生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真正的學得懂,用得上,有助于學生自身的成長和心理健康品質的提高。
2.教師需要巧妙利用案例,加強學生們心理健康培養
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案例是課程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教師應該善于利用這些案例,選擇合適并且新穎有趣的案例運用的課堂教學中來,集中學生上課時的注意力和學習知識的好奇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主動性和心理健康品質。同時,教師在講解案例的同時,應該引導學生逐步挖掘案例當中潛在的教育知識點。因此,教師在教學課堂上案例的選擇一定要做好功夫,幫助學生在心理培養和品質培養的道路上繼續探索。
3.以學生為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心理健康品質
無論什么階段的教學,都一定是以學生為主體的,以此培養學生心理健康品質。在初中政治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關于青春期的章節,向學生講述青春期中將會面臨的心理壓力以及情緒上的變化,教師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各自談一談自己的感受,之后,教師利用學生所談到的問題進行總體梳理,讓學生們能夠在這段時期具備良好的心理品質,同時也會對未來產生影響。
三、結論
總而言之,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對學生們未來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政治課程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初中政治課程的教師應該全面貫徹國家所要求的教育方針,加強培養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能夠擁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用這種心理狀態去面對他們以后的人生。
參考文獻:
[1]莊繼銀.初中政治課教學要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8(05):141-142.
[2]玉峰.初中思想政治課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之我見[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4(10):40.
[3]李梅英.心理健康教育引進思想政治教學之我見——我在政治教學中的一點心得[J].時代教育,2014(18):101.
[4]王素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探析[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0(4):144-146.
[5]楊揚.“人性論”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功能探析——學習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J].長江叢刊,2017(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0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