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我們都知道一般的中職學生學習成績不好,并且中職教育與普教比較而言不受重視,所以中職生長期處于社會弱勢群體之中。當前我國正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中職教育的重要性已逐漸顯現出來,中職學生作為介于初中生和大學生之間的一個特殊群體,這一承上啟下的特殊年齡段決定了他們將會遇到更多的心理困惑和心理沖突。這使中職學生在學習心理、情感心理、性心理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不健康的心態已經成為影響和制約中職生健康成長生活的主要因素之一。
  關鍵詞 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 中職學生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中職生大多處于身心快速成長的青春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問題。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中職學校也逐漸開展了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何認識當前中職學生在心里健康方面存在的困難與問題,通過相關途徑和措施加強對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顯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1中職學校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現狀
  (1)學校自身重視不夠雖然在目前對于中職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般都是在口頭上注重,但是在實際上呈現出工作乏力等狀況。由于教育工作不到位,因此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依然呈現出問題,甚至還能夠發生惡性的事件。等出了一些嚴重事件,學校的領導才會重視起來,教育工作才會有效地開展。
  (2)大部分學生缺乏明確的奮斗目標,渾渾噩噩生活。很多學生都沒有明確的奮斗目標,對于所讀學校和專業的選擇往往都是聽取了父母的意見,很多人都有混日子的想法。
 ?。?)自卑感較強,自尊心不足。中職學生大多數是升學考試失敗或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的學生,相當一部分學生在接受義務教育階段有不同程度的挫折經歷,加上社會上一些人長期以來對中職學生存在嚴重偏見和歧視,中職學生幾乎成為“差生”的代名詞,學生心理壓力較大。他們原有的知識基礎薄弱,學習能力差,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面對相對陌生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訓練難免會感到束手無策、困難重重,因此自暴自棄,整天無精打采,對事情不感興趣,自卑感較強。
 ?。?)人際交往障礙降引起的不良心理問題。許多中職院校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有著鮮明的個性,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相對控制能力較差,沒有足夠的人際交往能力。由于學校中學生們來自不同的地區,因此性格、興趣與生活習慣等方面存在著差異,一些學生并不善于與人們交際,對他人的優點難以認同,不能真誠地贊賞別人,不知道怎么為人處事,對他人的缺點又過分在意,難以容忍,往往易引發人際沖突。時間長了,這些學生就會感到孤獨、寂寞,產生了巨大的心理壓力,當遇到了困難就不能夠正確地看待,很容易產生了焦慮不安與恐懼的心理傾向。
 ?。?)學生就業困難產生的心理問題。由于近幾年高校不斷擴招,因此導致普通高校的人數增加,這讓中職學生的就業更加的困難。學生創業意識不強,創業激情淡漠,即使有那么幾個到創業大海里撲騰了幾下,最終還是回到岸上喘氣。面對崗位求職擇業的日益激烈的競爭與就業過程中人為因素的大量干擾,還有社會就業機制的不完善,許多中職學生想畢業走向崗位,但是又害怕走向崗位,感到自己的前途渺茫。逐漸的緊張、憂郁等心理問題出現,甚至會產生了恐懼與逃避的心理。
  2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中職學校是為了培養社會中需要的中技能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因此教育中的職業性十分明顯,我們需要讓心理教育與學校的文化建設相結合,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步滲透新的教學思想。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方法,促使其在實際生活中達到自我心理調控的目的。對中職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有以下幾個方面:
  2.1加強思想教育特別是理想教育
  理想教育應從社會現狀分析入手,讓學生清楚社會和個人現實的差異,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差異,從而盡量避免心理障礙;讓學生明確美好的未來對每個人的努力都是公正而均等的。教育學生只有具備扎實的知識功底和能力基礎,才能為實現個人的既定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使學生能以正常的心態對待學習和挫折,同時,具備心理健康的素質。
  2.2建立心理咨詢室
  心理咨詢室的功能,是為了幫助學習、生活遇到困難或困惑的學生。但是學生根本不可能走進咨詢室,他們不理解心理咨詢的意義,不會承認自己有心理問題。但是班主任可以,學校中班主任與學生的接觸最多,對學生的影響也最大,因此學校要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可以借鑒心理衛生和發展教育代替心理咨詢技術,縮短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幫助學生解決在心理發展和社會適應方面的問題。在實習實訓中更應該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2.3學校、家庭和社會形成教育合力
  據調查,相當一部分中職生家長缺乏心理學、教育學知識,教育方式不科學,有的簡單粗暴,有的溺愛嬌縱,有的放任自流,這些嚴重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所以學校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必須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系,建立真誠、和諧的關系,對學生家長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使家長全面客觀地了解學生心理成長過程,改變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幫助家長提高自身素質,用自己模范的言行影響和教育子女,營造民主、和諧、融洽的家庭環境,提高家庭教育質量。
  2.4注重學生樂觀向上性格的培養 
  印度有句古諺:“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性格對一個人成長和發展的意義從中可見一斑。青少年時期是性格形成、發展和逐漸成熟的重要時期,著名的心理學家奧蘇貝爾把青少年時期稱為人格的再造期。要教育中職生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和提高綜合職業能力,用智慧點亮人格發展的道路。著名心理學家容格有句名言:“文化的最后成果就是人格?!辈簧賹W生自卑、抑郁、嫉妒大多是由于對自身缺乏自信,而支撐自信最有力的基礎則是知識和能力。所以加強中職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加強技能訓練的過程至少是健全人格、優化人格的一個重要渠道,從而逐漸培養中職生積極自信地面對生活和樂觀向上的性格。
  總之,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對中職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改進和加強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方面的共同努力,讓學生能夠在健康、平穩的環境中生活與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收到好的教育結果。也只有每位老師用心的去鉆研,帶有智慧的去解決問題,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學生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從而迅速的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 論積極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18(05).
  [2] 朱念恩,劉慧.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徑創新:同伴教育[J].新課程(下),2015(02):88.
  [3] 朱濤,席從文.民辦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徑創新[J].煤炭高等教育,2010,28(03):114-1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794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