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用社會工作理論指導職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探索服務社會視野下的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方法:通過資料查詢或有效實踐將社會工作理論在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中合理開展的相關要點進行總結。結果:社會工作理念、工作方法的應用利于大學生健康心理素質的塑造,在職業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有應用價值。結論:受多因素影響,我國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整體偏低,心理問題發生率相當高,這是值得學校乃至社會關注的課題。為提高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滿足學生心理健康需求,需要職業學校結合學生實際,引入社會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建構“教”和“學”的良好環境,使學生“自我效能感”得到激發,使學生心理素質更健全,能更好地適應社會。但社會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在職業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中的引入是一種新領域、新嘗試,有必要展開大量實踐探索。
  [關    鍵   詞]  服務社會;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2-0264-02
   社會工作即以人為本,本著為他人服務的思想與利他助人的價值觀,開展助人自助的專業化社會服務。社會工作對人的基本價值理念為平等與尊重,認為人均屬于獨立生命個體,均具備得到社會尊重、理解與關懷的權利。平等與尊重為社會工作助人的前提,還是職業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方法。服務為社會工作的基本特征,關鍵任務即為需求者供給服務,引導他們走出困境,進而正常生活[1]。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將始終堅持服務理念,為學生提供優質有效的心理教育服務、心理輔導服務等。社會工作服務理念的引入,不僅需要考慮全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還需考慮個別教育對象的特殊需求,進而保證職業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推進。
   一、社會工作理論應用于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必要性
   社會工作即指以利他主義作指導,通過合理方法使困難群體實現一種由他助至自助的服務活動[2]。學校社會工作為社會工作于學校領域的實際應用,其專業理念即以人為本、助人自助,力求能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使他們的決定得到尊重,潛能得到挖掘。具體來講,將社會工作與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有如下作用:
   1.社會工作助人自助的原則和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彼此結合,二者理念與價值觀有諸多相似之處。(1)二者指導思想一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基礎為心理學知識,相較于社會工作,在指導思想上存在一定差異,不過理論體系卻明顯受到心理學的影響,不少理論(如精神分析理論、認知行為主義等)的應用均是借鑒心理學而慢慢發展起來的,故而可勝任職業學校學生心理教育工作。(2)教育目的一致。社會工作和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目的均是使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得到解決,確保大學生健康成長。故而可得,社會工作引入職業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中除了能夠取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還利于學生自我潛能的挖掘,發揮助人自助之效。
   2.在社會問題日漸涌現與復雜化的今天,社會工作以利他主義價值觀作導向,將助人自助作為根本目標,將引導學生正常學習與健康成長作為目的,價值觀和理念指導和職業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一脈相承。
   3.社會工作在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與引導上采取如下三種方式:(1)治療型社會工作,主要結合“問題學生”失常的心理與行為而進行的工作[3];(2)變遷型社會工作,即使學生更好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而進行的工作,涉及學業健康、生活健康與就業健康三點;(3)社區—學校型社會工作,即將社會工作延伸至學校外的社區,對學生給予跟蹤調查,并展開社區服務,為學生搭建良好成長空間。這三種形式在現實中的應用,應根據不同性質的問題,通過不同方式,為職業學校學生提供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4.學校社會工作和職業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有一定的共通之處,不過二者側重點有差異,也就使學校社會工作和高校現有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彼此互補,而具體差異還表現為:(1)服務范圍不同。部分職業院校增設了心理咨詢中心,專門為學生提供個別輔導,而部分職業院校要求心理咨詢中心增設與心理健康相關的選修課程,不過真正針對的對象仍為到咨詢中心尋求幫助的少數學生。開展社會工作服務的對象為全校各年級學生,通過多樣化舉措來保證他們的不良心理問題得到糾正[4]。(2)介入階段不同。職業學校心理咨詢中心的咨詢對象為已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為消除不良心理現象,保證心理健康的后期階段,社會工作主要是進行心理問題預防和作初期引導,為心理問題糾正的早期階段。(3)運用方法不同。職業院校心理咨詢中心主要通過心理學的專業健康知識來實現心理問題的糾正,而社會工作主要是通過社會工作專業方法(如小組、個案、社區工作與詳細專業技巧等)來實現心理問題的糾正[5]。(4)工作人員不同。在職業院校內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員多為中年教師,不過從事社會工作的人員主要為社會工作的專業學生,對職業學校學生心理與需求更了解,和學生間更能建立和諧融洽關系,可引導學生盡快走出心理困境。故而,將社會工作引入職業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二者相輔相成,彼此補充與完善,能為學生提供更周到的心理服務。
   二、社會工作理論在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實踐
   (一)個案輔導的應用
   個案輔導環節主要有:學生申請咨詢和接案、資料收集和分析研究、診斷和目標制定、輔導介入、結案評估等。對職業學校學生在大學生活里遇到的常見性心理問題(如就業焦慮、學業壓力、人際交往等一系列問題),需由專門的心理輔導老師或心理健康委員依靠個案工作模式,為學生提供一對一針對性服務[6]。同時在該條件下,通過社會工作專業知識與技能,來和學生建構專業助人關系,將能應用的社會資源充分利用起來,通過個別化的方法來為遇到麻煩的學生提供物質與心理上的支持,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身資源與潛能,減少工作、學業壓力,實現問題解決,促進學習生活、人際交往與社會生活適應力不斷提高。    (二)團體社會工作模式
   單一的應用個案工作模式并無法高效快捷地使學生所遇到的心理問題得到解決,促使其心理更健康,實現素質的提升。故而有必要依靠團體工作方式來進行協助鞏固。團體社會工作即個人于不同社區機構團體里,在團體工作者協助、引導下,成員于團體活動中有效互動,讓成員間相互進行關系建構,且以個人能力和需求為主獲得成長的經驗,進而實現個人、團體與社區發展為目標的一種工作方法。職業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中可借助團體社會工作方法,由心理健康委員、心理指導老師,通過不同主題團體的成立,以團體成員間互動過程中的彼此分擔、分享、感化與教育等,實現成員態度和行為的變化,確保心理輔導獲得更多學生關注。
   團組織、學生會與其他各類學生社團都可通過團體社會工作法來保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開展。如根據職業學校學生需求組建成長小組,集合部分在心理成長期間有共性問題的學生,幫助他們進行成長目標的確立,實現互幫互助。讓學生通過積極參與學校不同社團活動來實現價值,于團體活動中設計出較完善的工作方案,保證學生可逐漸依靠系統性活動訓練,來使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升,并取得團體經驗,促使社會功能得到發展,個體潛能被充分挖掘。
   (三)社區工作模式
   為確保心理健康教育三維培養目標得以實現,實現心理問題的預防、解決,促進心理潛能發展,有必要于更廣闊范圍內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職業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依靠社區工作方法主要以學生社區與學生整體作為工作對象,引導學生計劃性地進行集體活動開展,使學生參與社區(校園)建設的能力與意識得到提升,健康心理素質得到培養。作為廣泛應用于學校學生社區的工作方法,社區工作模式的開展應處理好社區內學生個體、群體和學生社區三者間的關系,使學生社區內外資源被充分調動,促使學生個體和群體需求均得到滿足,推動學生社區全面協調發展,也利于職業院校的發展。詳細做法即從學校、社區或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爭取更多教育資源與教育權利,用于學生社區組織的建設,促進學生社區全面發展,對學校本身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更有利。
   三、結論
   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主要源于多方面,必然需要學生自己、家庭、學校與社會等多方協作方可得到解決。將社會工作理念與方法引入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中,可很好地彌補傳統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不足,還能從社會工作自身的內涵與外延著手,站在社會大環境進行資源整合,促使個人、學校、社區與社會多種優勢得到發揮,在“助人自助”理念的引導下,職業學校教育工作者需堅持以人為本,人人均具備自我自愈的能力,促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另外,還應為廣大學生群體進行“勤于自主、善于求助、樂于互助”理念宣傳,建構以學校、家庭、社區、個人彼此結合的教育網絡體系,為職業學校學生營造平等、民主、團結的社會大環境,確保“助學生自助”目標真正得到實現,讓學生的心理問題得到解決,塑造健康心理,成長為服務社會、服務國家的有用之才?,F今,社會工作理念和方法的應用在職業學校正在推進過程中,不過政府和社會給予社會工作的認同度有限,故而期望各團體可積極支持社會工作的開展,共同為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和諧盡一份力。
   參考文獻:
   [1]李淑敏.職業能力養成視角下的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淺析[J].才智,2017(22):145.
   [2]張敏.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校園心理,2016(6):423-424.
   [3]王雯.對中等職業學校中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品牌,2014(2):68.
   [4]張朝勇.民族地區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以德昌縣職業高級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為例[J].教育科學論壇,2018(15):77-80.
   [5]廖令東,梁巧玉.架起關愛橋梁 關注學生心理健康: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J].科技信息,2011(3):677.
   [6]張敏.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校園心理,2016(6):423-424.
  編輯 馬燕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826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