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中滲透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對于初中生來說,學生在心理健康上的問題主要來自于學習,所以在學科上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習的效率,還能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提升。本文以數學學科為例進行研究,通過在數學教學的過程當中有意識的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在提升數學知識的同時,還能夠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關鍵詞:數學課堂教學;滲透;心理健康;策略
一、初中生主要的心理特征
初中階段在孩子的學習生活當中是一個比較特殊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在心智上既有幼稚的一面也有成熟的一面,在這個過渡的關鍵時期,一定要加強學生在心理方面的教育和引導,在了解學生心理狀況的情況下針對性輔導。
?。ㄒ唬┯邢薜乃季S能力
這個階段的學生通常已經有了較為穩定的思考能力,對于自己感興趣和喜歡的事物能夠自主的分配一定的注意力并持續保持,但通常在思考問題的同時會利用感性的思維做支撐,導致很多時候的思想過于偏激和片面。
?。ǘ娏业那榫w波動
這個階段的學生往往會在情緒上有所波動,容易感情用事,并對生活和未來產生一些幻想和憧憬,不穩定的情緒帶來的振奮和沖動有時會造成難以挽回的后果,在遇到挫折時對事情的處理方式和得到的結果往往與想象中的有所出入[1]。
?。ㄈ┙挥褵崆樵黾?
在一個懵懂的年紀,對異性產生好奇心,在某些場合會格外的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達到讓異性為自己產生好感的目的,在這個過程當中,應該給予適當和正確的引導,若發展成為早戀,則會對學生學業帶來不利的影響。
二、如何在初中數學當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ㄒ唬﹤湔n
在教室的備課當中不僅要準備教學道具,還要預想學生會提出的問題以及學生的反應,聯合教學實際,在培養數學知識技能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充分的對心理健康教育進行了解,掌握內容,帶著獨到的眼光和思路在教研上下苦功。
(二)興趣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資料中,有著許多心理健康相關的素材,將這件素材與數學相結合,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初二的數學教材中,關于“無理數”的相關知識中,就可以介紹關于希臘數學史上的畢達哥拉斯與他的弟子們所作出的貢獻。還有,在關于“圓”的學習中,可以就我們馬路上汽車的輪胎為例提出問題,為什么車胎是圓的,讓學生們積極的參與到思考中來,引出圓周率,圓周率是我們國家早期的數學家,用他生平的計算得出了3.14這個偉大的數字,提及此,可以激發學生對于自己民族的自豪感。
(三)敢于提出質疑
在數學的教學上,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的,所以作為初中生,會對知識點產生許多的疑點和問題,這其中包括概念是否能理解,公式如何運用等,而這些困難和問題一定要敢于提出,作為老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去問,不要將問題放在肚子里,不懂裝懂,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不能錯過任何學生提問的時機,從而培養學生正確看待問題的觀念[2]。例如在進行幾何章節的學習時,面對將平行四邊形分割成三角形這類任務時,要讓學生大膽的去嘗試,最終學會如何將多邊形分割成三角形,并讓學生組成討論小組進行討論和研究,一定要把心中的想法和疑慮提出來,用集體的力量去探索更多的分割辦法,從中找出更合理的方法。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有心思參與到學習當中來,達到更好的學習結果。
?。ㄋ模┍3至己眯睦頎顟B
一個好的學習氛圍至關重要。好的氛圍能直接的影響孩子在學習效率上的進度,要讓學生長期處于一個心理活動相對平穩的狀況。因此,作為老師應該能敏感的察覺到學生的心理狀態,從學生的微表情和微動作中加以判斷,以便了解內心的活動軌跡。老師的情緒和情感也是可以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心理狀況,所以老師在學生的面前一定要充滿熱情、積極向上、具有激情,這樣才能夠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更積極的投入到學習當中。對于學生的不好表現和不良現象,盡量不要直接的消除或者打斷,應該把出現的問題交給學生處理,贊揚和鼓勵性的回復都能很好的讓學生找到自信心,讓相對活躍的同學做演示,也可以帶動對克服問題有困難的同學走出困境。
?。ㄎ澹┕膭顬橄?
作為老師,應該主動去鼓勵學生對課堂問題進行回答,讓學生在這個過程當中能夠找到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對于內心帶有恐懼和自卑心理的學生也要找對應對措施,找出他們身上的優點和長處,在問題的設計上選擇難度適中,適合他們學習水平的問題,無形當中幫助這些學生去克服心中的恐懼,增強自信心。1、創設積極的課堂學習心理氛圍,優化課堂學習心理環境
(六)創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教師要更新觀念,重審師生關系,擺正自己在教學中的位置:即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輕松和諧、愉悅的狀態下學習,帶領學生向既定目標前進。教師在課堂中尊重學生,建立“朋友式”的師生關系,從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出發,運用激勵性語言,在學習活動之中,幫助學生揭示心育內容,感受心育滋潤,接近心育目標。
三、結束語
隨著教學課程的不斷創新和改革,學生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受到家長、老師和學校的關注,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學是所有老師共同的任務,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學科中去,能更好的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在中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身心發展特點的需要,只有具備了健康的心理品質,學生才能準確地理解、認同思想品德教育,產生“內化”的功能。并在社會、家庭與學校的齊抓共管合力下,通過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鄭長河.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性[J].文理導航(上旬), 2018(1):92-92.
[2]吳佳.心理健康教育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滲透策略研究[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 2017(8):47.
[3]劉坤望.在數學教學中培養高中學生積極學習心理品質[J].基礎教育課程,2014(18)
[4]成功心理咨詢.華文出版社.
[5]健康心理發展能力.上海文化出版社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73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