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語文是初中教育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開展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及生活意義重大。素質教育理念下,語文教學要夯實學生語文基礎,挖掘教材,拓展閱讀,融入生活元素,提升學生語文素養,并在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初中語文;滲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7-007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7.067
傳統的教育模式中,教育的重心放在學生語文成績提升方面,忽視了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引導,這無疑對學生的長遠發展不利。心理健康是學生們快樂生活與高效學習的必要條件,在語文教學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幫助學生正確應對身心發展所帶來的矛盾心理,促進學生心理向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讓學生們更加積極地面對學習、生活及人際交往。
一、挖掘教材
教材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主要載體,同時也是師生、生生、群體之間學習交流的重要橋梁。現行的初中語文教材,其內容文本均是經過眾多教育專家精挑細選而來,每一篇作品不僅立意高遠,文辭優美,還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引人深思,啟迪智慧,非常適合對初中學生群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為此,在初中語文教育過程中,對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滲透,教師應摒棄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將語文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立足于學生群體,深入挖掘教材文本,以點及面,旁征博引,在開展教學工作的同時,循序漸進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實踐表明,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如將其單獨設置為一個模塊來進行,學生們普遍缺乏參與熱情,積極性不高,教學產出不甚理想。反之,將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細碎化,融合在語文教學工作中,則能夠起到良好的滲透作用。初中語文教材文本中,涉及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十分龐雜,在教學過程中稍加引申,即可有效地豐富課堂。如在教學《愚公移山》時,可引導學生學習愚公堅韌不拔的精神品質。愚公雖然年老,但是并不畏懼困難,而且能夠將大的困難,分解成一個個的小困難。愚公持之以恒的意志力,最終感動了上蒼,天帝命天神搬開了愚公家門前的兩座大山。愚公移山的方法或許呆滯可笑,但其精神難能可貴。敢于直面困難,永不言棄,這樣的品質對身心快速發展的中學生群體而言極其寶貴,不可或缺。引導學生們學習愚公的精神,養成積極樂觀的心態,對提升學生自信,促進學生成長十分有益。
二、拓展閱讀
在語文教學中,為了有效地對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拓展閱讀,以開闊學生眼界,積累知識,強化感知感受,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古人語“開卷有益”,書籍是承載人類社會進步的力量源泉。在學生們的學習之余,適當地閱讀課外書籍,尤其是經典著作,可幫助學生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學習圣賢的處世哲學、智者的思維方式、強者的成功之道。從閱讀中吸取營養,形成積極的心態,并將其轉化為學習的不竭動力。如教學《空城計》,學生們之前在影視作品和戲曲小說中,對《空城計》就有了一定的了解,而在仔細閱讀文本后,我觀察到學生們興致勃勃,以各自的閱讀感受而發表不同的觀點,相互討論交流,課堂氛圍變得十分活躍。沉著冷靜,知己知彼,善于思考等均是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撐,教學后,我因勢利導,鼓勵學生們課余閱讀《三國演義》等經典書籍,有效地進行了拓展閱讀。
三、生活元素
語文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時時可見,處處可循。作為語文教師,應更新教學理念,拓展課堂教學;引入生活元素,豐富課堂教學,讓語文教學更加多元化、生活化。生活化的語文課堂,有利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學以致用,將課堂上學習的知識轉化在生活中,并與現實生活相互對照,從而讓學生們有所思,有所得。青春期的學生群體,某些時候在面對一些問題或現象時,容易產生困惑而找尋不到科學的解決方法。比如說,有的學生因為成績不好,從而產生了自卑的心理,久而久之,在學習及生活中均變得不夠自信。認為自己不如他人聰明,不適合學習,將來也不會有燦爛的前途。有的學生則因為自己外觀不夠漂亮,不善言辭,不夠機靈,平時在班級中十分沉默,覺得自己可有可無,甚至輕視自己,埋怨自己。與之相反,也有部分學生目空一切,驕傲異常。學生們出現的這些心理問題,或自卑,或驕傲,或苦悶等,均不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也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學習。為此,教師應在教學工作中融入生活元素,以新聞事件或學生們喜聞樂見的生活事物為切入點,讓學生從中看到自己的“倒影”,通過別人的事跡來提升自信,再加上教師的悉心指導與鼓勵,從而讓這部分學生快速地找回自我,重新積極地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之中。
親其師,信其道。作為語文教師,應注重學生心理健康對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影響。更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方式,以輕松、愉悅的心理健康教育,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肩負育人的重大職責,多與學生溝通交流,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學生做朋友,給予學生指導與幫助,促進學生群體身心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秦正剛.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果[J].科技展望,2017(13) .
[2]曲湍雅.淺論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學周刊,2015(17).
[責任編輯 谷會巧]
作者簡介:黃飛勤(1980.5— ),女,漢族,中教一級,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23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