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滲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語文學科的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我國的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來講,也是一門必不可少的學科。新基礎教育的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更好的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改善自身的教學方式以及如何促進學生有效的合作學習,需要我們進行思考與研究。我們要引導學生培植厚重的人生智慧,這是語文教育的“根”和“本”。因此在本篇論文中筆者主要針對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背景下提升初中語文教學的質量進行論述,使學生最終可以在語文教學中實現自我價值的提升。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 語文教學 滲透
  一、當前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校的重視程度不夠
  初中語文的教學工作是相對復雜的,它需要學校以及初中語文教師方面進行合作以及協調,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學生的智慧水平是不一樣的,教學應該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區別的教育。在落實語文方面教育目標以及培養個別學生的綜合素質的過程中,教師的作用需要得到更大的發揮。眾所周知,作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他不僅應該有扎實的文學功底,也應該在課下與學習困難的學生針對問題進行積極有效的交流,尤其是在面對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問題的學生時,更要有耐心,應該不斷的進行創新,并且將語文的個別教學更加的系統化以及規范化,心理健康教育就在其中得到體現。
  2.心理健康教育的運用帶來的挑戰
  目前我國的課程改革一直在有條不紊的進行,這不僅是對于社會經濟以及政治方面產生一定的影響,對于初中語文教學的影響也是空前絕后的,接下來主要是對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影響進行一定的闡述與思考,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具體條例給現在初中語文教學也帶來了一些啟發。改革中關于教學法的變革就對語文教師的教學方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其中不但要求語文教師不能進行灌輸式的教學,還啟發教師應該與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交流,促進教師與學生的共同發展,還啟發教師要不斷的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關系,要不斷地注意培養學生的獨立性以及自主性,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進行學習。[1]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發展中的運用
  1.運用心理輔導加強與學生的互動與交流
  心理輔導手段與語文課堂教學的緊密結合可以有效的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因此,教師在利用心理輔導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主動積極的與學生進行互動與溝通,這樣才可以在更加愉快和諧的氛圍中完成整堂課的教學,才能將教師的教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創新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發揮兩者的真正作用。比如說在《早發白帝城》這一課的鑒賞教學中,教師不僅可以通過心理輔導手段對于其中的場景進行一些幻燈片的放映,還可以配備一些背景音樂,讓同學在這種真實的氛圍中體驗這節課的生動所在,與此基礎上,教師還要不斷的與學生進行互動,比如說要積極的提問學生在這節課中體會到了什么。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沒有明白這節課的深度所在。還可以將學生們分成不同的組,使學生在這種特定的情境中進行交流,也可以讓學生自由的發表自己的一些看法,在此過程中還可以吸取別人的一些觀點對自己進行完善。綜上所述,心理輔導是一種教學手段在現今生活中的應用,它代表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充分利用心理輔導技術推動語文課堂教學的發展也是現代教育必須要走的道路。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在實踐教學中不斷的進行總結與交流,合理的利用心理輔導技術,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與效果。[2]
  2.自主構思,讓學生成為語文教學的主體
  現在大部分初中的語文教師普遍認為,只要將學生成功的引入班級環境的建設之中,就可以讓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上變得更加的容易,然后機械性的向學生安排一些教育任務,不停的推動他們進行語文課時任務的完成。雖然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一些復雜的程序,省掉很多麻煩,但是教育的過程中,學生卻是一種被動的執行者,而教師也只是在機械性的對學生進行任務安排,因此這種方式顯然是不能夠長期得到運用的。在語文課程的學習中,如果我們要想真正的讓學生參與到這個過程中來,就應該積極推動學生自己主動參加,讓他們一起對語文課時進行交流,然后根據他們的想法來進行整體的協調。教師也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進行積極的針對課程討論,也可以給他們分配不同的任務進行溝通。比如說,在一次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以一首詩為主題開展教學,教師應該主動的求教于學生,詢問他們這首詩的意境,這時候學生就會根據這首詩提出各種各樣的想法,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的對語文教學產生一種情感認同。
  3.“開放”多元的語文教學下推動課程的展開
  學生如果成為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主體,那么教師就必須考慮這個主體存在的必要性,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如何給自己定位也需要重新思考。相對開放的多元的環境下可以支持學生進行主動積極的思考。我們需要明確的是,語文教師不僅是課堂教學的發起者,也是實踐者。初中語文教學如果想要在教學建設上取得一定的成效,就必須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比例,及時了解學生的一些訴求。也要及時考慮到初中語文教師的意見。教師也應該盡可能使這種教學的環境變得更加的多元化,開放化,也應該在進行引導的基礎上,盡量的向學生提供各種可以進行教學建設的情境,這些情境可以是教學中的一些常見的案件,也可以是一些比較創新性的情景再現,讓學生在有選擇的過程中進行語文的學習。[3]
  結語
  心理輔導手段與語文課堂教學的緊密結合可以有效的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教師在利用心理輔導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主動積極的與學生進行互動與溝通,因此,在本篇論文中筆者主要針對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背景下提升初中語文教學的質量進行論述,使學生最終可以在語文教學中實現自我價值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鄭賓.淺論心理輔導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攀登,2007(01):146-148.
  [2]徐冬青.關于初中語文教學重建的思考與研究[J].復旦教育論壇,2011,9(04):44-48.
  [3]侯潔,王澍,曹雁飛.初中語文教學觀念的哲學審視[J].中國教育學刊,2017(03):95-99+1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44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