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滲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初中階段,生物教育不僅是傳遞生物的知識信息,還應同步滲透生命的健康思想,對于學生來說,此時接受系統化的生命教育,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健全的價值觀念,形成積極的思維意識,在生物互動中,產生更多的激情與動力,教師應改變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學形式,通過多樣化的生物互動,強化學生的理解,讓學生能夠由淺入深的感受生物的內涵,體會生物的多樣性,從中汲取生命的智慧,提高對生命的正確認識。
  關鍵詞:生命教育;初中;生物教學;有效滲透
  引言:生命教育穿插在初中生物的教學中,讓學生在生物的想象與記憶下,逐漸的梳理生命觀念,對生命產生敬畏、尊重等情感,有助于學生的情感升華,素質教育模式下,生命教育是生物教學不可或缺的一環,教師應從學生的思維習慣著手,自然的導入生命教育,而非生硬的進行生命問題的討論,盡可能在趣味化、哲理化的生命教育模式下,讓學生接受生物帶來的生命全新定義,產生更深層次的生命探究意識。
  一、初中生物教學中生命教育的內容
  1.讓學生了解生命體的基本結構單位
  動植物、人類的生命結構均有共同點與差異性,在生命時間的流逝中,生命的價值體現出不同的意義,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此時他們的生命力十分旺盛,教師可在生物的生命教育中,讓學生了解人體的基本結構,生命的形成過程,對于生命有初步的科學認識,不僅是感性的領會,還有生物知識下的理性思考,在生命教育中,幫助學生建立合理的學習計劃,讓學生了解人類的生活規律,形成健康的飲食作息習慣,尤其是要形成人與自然、人與其他動植物之間的和諧生命發展意識,在生命基本的認知下,學生對自己、對動植物都充滿了探究的欲望。
  2.讓學生認識生命,感受生命的來之不易
  學生認識到生命的來之不易,對于生命有了更加充分的了解,他們能夠聯想到母親懷胎十月的辛苦,想到每一個生命個體的獨立性,懂得更加珍視自己的生命,學生此時正處于生理上的變化時期,他們開始產生了一系列的生理性變化,這個過程讓他們重新開始審視生命,了解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懂得尊重生命。任何生命都經歷孕育、生長、生病、衰老和死亡的過程,而且是不可逆轉的。生死并不神秘,有生必有死,正是因為有了死方能顯出生命的寶貴、生命的價值。生命對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人活在世上,就要活得有意義、有尊嚴,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二、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滲透策略
  1.結合多媒體教育技術在課堂中實施教育
  初中生物豐富多彩,而傳統的教學是教師板書宣講式的教學,使得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學習沒有興趣,并且初中生物課本中有許多較為抽象的問題使學生很難理解,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教育技術的應用來實施課堂教育。多媒體教育技術是一種集聲音、圖像、文字于一體的教育技術,可以將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直觀化。案例1:在學習“人類的起源和發展”時,教師可以從人類的誕生講起,從母體孕育開始,對于孕婦而言孕期一般為38周到40周左右,在母體懷胎的時候,一般由母體為胎兒提供營養物質。隨著孕婦孕周的增長,胎兒會擠壓母體其他臟器,大幅提高了孕婦的代謝負擔,并且分娩時孕婦要經歷劇烈的疼痛。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講解胎兒的形成過程,并且通過幻燈片的方式將胎兒的成長變化過程演示,讓學生明白生命的起源與成長過程,進而讓學生明白生命的可貴。案例2:在學習植物的分類時,教師可應用多媒體教育技術將植物的種類通過ppt或者動畫、視頻的方式展現出來,并且將瀕臨滅絕的植物通過視頻或者動畫的方式演示,讓學生了解目前哪些植物是珍稀物種并且瀕臨滅絕,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對生命的意識,并且能夠激發學生的情感;在讓學生明白造成這些植物滅絕的原因,進而提高學生的保護意識。因此這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教師可以把以上相關教學內容的重點放在讓學生體會生命誕生的艱辛與不易,讓學生珍惜生命。
  2.在實踐中體驗生命的意義
  生物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但是初中生物知識的學習,在課堂中學生學到的多是理論性的知識,學生不能切身感受生命的意義,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領悟生命的意義。教師可以組織班級進行校園植樹、栽花活動。案例3:在植樹節,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校園內植樹、栽花等,教師可以將學生按組分開,一組植樹、另一組栽花,并且要求學生每隔一段時間要來給自己種植的花草進行澆水、松土、施肥等,讓學生記錄自己栽植的過程并且觀察小樹和花草的成長過程,并且記錄每一個細節問題,觀察花草的成長、開花、枯萎的整個過程,再讓學生對于這一過程進行心得體會的分享,教師通過組織這個實踐的過程讓學生自己來感受生命的經歷過程,在這種過程中學生能夠形成對生命的全面認識,能夠切身的感受到生命的珍貴。因此,通過對植物生命過程的觀察、參與,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到了生命的意義,是一種有意義的教學實踐活動,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應該多組織這種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
  3.讓學生認識生命的珍貴
  生物這門學科與生活的聯系非常緊密,尤其是初中生物的學習,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初中學生處于發展的初期,對于“生命”這種宏觀的話題沒有意識。案例4: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播放相關的自然紀錄片、災難片等,如地震、自然災害、姜玉戰爭等相關的影片,如央視頻道的《人與自然》,通過讓學生觀看自然界中的生物生存的斗爭,進而感受生命的珍貴?;蛘呓處熆梢酝ㄟ^播放戰爭的紀實片,讓學生了解戰爭中人們對于生命的渴望與珍惜,從側面來引發學生對于生命的認識,加強學生的人文關懷。
  4.借用部分生物的頑強生命力,引導學生積極面對人生
  一些生物的生命力是相當頑強的。比如小草能夠在石縫中頑強地生長,許多動物能夠在弱肉強食的環境中長時間地生存下來,等等。這些都對學生認識生命的價值有著積極的影響。生物教學中,在講授這部分生物知識、介紹這部分生物習性時,可以引導學生如何面對和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挫折,使他們能夠像具有頑強生命力的生物那樣堅強地生活,使他們具有積極的人生態度。這樣,當學生再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就會正確地面對,不會做出殘害生命的極端事情。生命可貴,千金難買。人的生命是至重至貴的。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都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不只屬于自己,更屬于所有關心他的人。所以,珍惜生命是權利,更是義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價值觀,對學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成長極其重要。作為教師,要充分利用初中生物學的學科特點,挖掘教材中豐富的生命素材,將生命價值觀的教育貫穿始終。
  結束語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有重要意義,教師要抓住教育時機,在恰當的時機為學生灌輸教育思想。最終希望通過初中生物教學,讓學生懂得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參考文獻:
  [1]張偉.初中生物課程中滲透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05).
  [2]安宇波.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途徑分析[J].文理導航,2015,(03).
  [3]陳一.生命科學史在初中生物課程教學中的滲透[J].考試周刊,2014(6).
 ?。ǜ拭C省定西市岷縣城郊初中  甘肅定西  7484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909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