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生物課堂滲透生命教育之我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本文列舉了幾個國家特別的生命教育形式,從我國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角度分析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同時嘗試列舉了多種在高中生物課堂中滲透生命教育的途徑。
關鍵詞 生命教育;生物學科;學科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2-0087-02
生命教育的主旨在于通過學校教育的各種手段,幫助學生正確的認識生命、欣賞生命、關愛生命、升華生命;在有限的學校教育時間,實現生命意識的無限滲透,讓學生在有限的生命里,發掘無限的生活樂趣與生命價值。其終極目標在于引領一種精神,培養一種態度。一種熱愛生命的精神,一種積極生活的態度。本文是在專家、學者對生命教育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將生命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在生物學教學中進行滲透生命教育的實踐探索。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充分挖掘生物學教材中生命教育的資源,探索生物學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方法和途徑。
一、縱觀各國,五花八門的生命教育形式
在韓國,為了解決自殺率高的現狀,一種為警醒人們珍愛生命的教育形式漸漸流傳開來——入館體驗,這種對于死亡不回避的直觀藝術,讓學生、民眾體會到生命存在的珍貴,活在當下就應該珍惜健康,敬重生命,以積極的姿態對待家人和自己的人生?!白鹬睾途次飞笔莻€大課題,在幼兒園中開展表明在英國,老師對于孩子的理解能力沒有看低,能真正的做到與孩子們的平等相處。在這種教育背景下,你隨處可見一個老師帶著一群孩子,指著一群小動物講解生命的來源,生存與競爭等等,教育孩子理解生命的意義,尊重生命的存在,把溫情與理性世代傳承下去,是英國人眼里最基本的素養。在美國,從小就會讓孩子關注死亡,認識生命的由來,珍愛生命,并花大力度去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關愛,教育的形式多種多樣,內容也特別豐富,在美國,生命教育的基本是死亡教育,主要以實際生活體驗或情感活動為主,促使學生反省自己,他人,自然的關系,探討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在我國,生命教育的形式也多種多樣,為了給孩子們營造了一個更加良好的生命教育氛圍,筆者從高中生物學科出發,嘗試分析在高中生物課堂中滲透生命教育的可行性和相應途徑。
二、高中生物學科,以生命觀念為核心素養之首
葉瀾教授也曾經說過:“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學思考的原點。在一定意義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為了人的生命質量的提高而進行的社會活動,是以人為本的社會中最體現生命關懷的一種事業?!睆淖罡镜囊饬x出發,生命教育其實可以說是一種全人教育,從一個人的出生到死亡,生命教育延伸至前后始終,它既關乎于人的生存與發展,更關乎人的本性與生命價值,它的核心目的在于使每個人成為“我自己”,通過妥善的生命管理,最終實現“我之為我”的核心價值。
高中生物新課標中以生命觀念為核心素養之首,讓學生理解生命的本質,是中心生物課程的基本教育價值所在。生物學科是一個以概念系統為主要特征的學科,生命觀念幾乎覆蓋所有的主要概念。生命教育,應該是將生命與教育進行有效地融合,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潤物細無聲”。仔細剖析高中生物學科教材中的素材,不難發現,生命教育在不同章節中都有體現,要教學中加大生命教育的力度,就需要生物教師花時間對教材中存在的顯性與隱含的生命教育內容,分層次,分階段地適時滲透,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適度,適量地潛移默化,讓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地接受生命教育的熏陶,逐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三、精心挖掘生物學科生命素材,滲透生命觀念潤物細無聲
(一)從細胞分裂到細胞凋亡,從本質上認識生命的存在與規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從微觀的角度帶領學生走進細胞,走進生命形成之初。從最微小的生命系統—細胞講起,在此基礎上形成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具有潛在的層次性和關聯系,同時生命系統不同于物理中的系統和社會系統,它具有自我代謝生存的能力,學習生命系統的結構與其功能的關系,物質運輸和能量的變化,逐步形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系統觀,同時也讓學生領略生命系統的震撼,迄今為止,哪怕是世界上最精密的電腦也無法與之媲美,更別說認為的創造出一個細胞。細胞的分裂難點在于染色體和DNA分子數量的變化,筆者建議利用信息環境的優勢配合徒手制作染色體模具進行合作探究,在探討牽拉過程中染色體精細的復制與分配時,推送討論“如果其中一條染色體牽拉時出錯會出現什么樣的結果?”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揭開答案的同時,也必然會驚嘆生命形成之初是從一個個微小的細胞中的條條染色體無差錯的活動中開始的,生命個體的形成如此的復雜不易,唯有珍愛才能對得起自身上億的細胞馬不停蹄的工作。通過審視,讓學生學會用科學,探索的眼光看待細胞的分裂,細胞的分化乃至細胞的凋亡,細胞的生長發育存在一定的規律,人的生長發育也同樣存在一定的規律,課堂中呈遞的生命規律無時不刻都在滲透精密生命體的形成來之不易,不容半點差錯,讓學生從本質上認識到生命體的存在與規律,敬畏生命的觀念潛移默化。
?。ǘ倪z傳和變異到生物體的進化和適應性,物種起源娓娓道來滲透生命教育
“生命”是生物課程邏輯的起點,認識生命世界是生物課程的核心目標。利用人教版高中必修二中的遺傳和變異章節,挖掘素材,創造課堂條件,對于培養學生熱愛生命,尊重他人生命是非常有利的。例如現代生物進化論這章節,從拉馬克到達爾文,再從達爾文引申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物種起源脈絡逐漸清晰的同時,又在學生的思想中灌輸了生命觀念的進化觀,“我是誰?我又是從哪里來?”從古到今,從現在到未來。又如在現實生活中經常見到一些不尊重他人,漠視他人生命的事例,我們在嘆息的同時,應想方設法挖掘素材,利用課堂教授的同時滲透生命觀念減輕類似現象的發生。例如,在教學《人類遺傳病》這節課時,可以設置討論模式,“如果在你的家庭中有一個患有某遺傳病的孩子,你會如何看待他?”展開討論,學生給出多種看法,有的消極,有的極端,有的積極,此時應引導學生,得了遺傳病并不是他本人的錯,他無法選擇受精時基因的搭配,表達,從小便受到遺傳病給他帶來的痛苦,他是最大的受害者,比起歧視,同情,他也許更希望得到你們給他的平等相處。利用事例給學生的心理巨大的觸動,在內心深處引起共鳴,培養學生愛護,尊重他人的生命。
?。ㄈ膫€體到生態系統,熱愛大自然要先培養系統長遠的眼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主要從空間的維度拷問生命所處的位置,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的復雜聯系。例如第四章生態系統的結構,教材從生態系統的組分出發,多樣化的圖片資源,給學生設定了許多的幻想情境,授課時可以配合多媒體動畫,視頻資源讓學生遨游于各種不同的生態系統中,感受不同生物所處的地理位置和生物環境,領略自然風光的同時感嘆造物主的神奇力量,不同的生態系統又構成了地球唯一的生物圈,從一個渺小的生物個體到整個生物圈,讓學生整體的理解個體與群體,局部與整體,生物與環境之間的復雜關系。又如生態系統的保護這章,高速發展的工業與物質文明,人類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各種透支大自然的行為,制造的生活垃圾也引發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主要包括全球氣候變暖,水資源短缺,臭氧層破壞,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樣性銳減,此時教師的引導作用就非常的重要。通過提高自身的環保意識,言傳身教給學生以正面的指導,讓學生意識到愛護大自然就是愛護自己的家園,適時滲透使得環保意識成為學生的潛意識,培養博大的胸懷和長遠的眼光。
參考文獻:
[1]王定功,路日亮.美國中小學生命教育探析及其啟示[J].中國教育學刊,2011.
[2]馮寶顏.創新教育理念感悟生命真諦[J].赤子(上中旬),2015.
[3]高中生物必修三《穩態與環境》[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05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