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利用主題班會課滲透生命教育的策略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心理發展的迅猛期,是學生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時期。生命教育能夠幫助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學會生活,促進學生人格健全發展。關注學生的生命發展,能夠為學生今后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生;生命教育;主題班會
  生命教育是指通過認識生命的起源、發展和終結,從而認識生命、理解生命、欣賞生命、尊重生命,進而珍惜有限生命,建立起樂觀、積極的人生觀,促進學生價值觀、生理心理、社會適應能力的全面均衡發展的教育。生命教育的內涵是關注人的生命,關注人的生命存在價值,它包括理解生命、保護生命、熱愛生命、以至敬畏生命、超越生命。作為教育者,應當從小培養小學生生命的意識,建立健全的人格。
  一、小學生生命教育的現狀
  近些年來,校園內出現越來越多這樣的現象:一是學生漠視生命的現象漸漸增多,有些惡性案件的制造者正是未成年人,這些人對暴力的麻木和對生命的冷漠達到駭人聽聞的地步。二是輕視生命的現象也在近年開始趨向低齡化,小學生因被家長或老師批評等各種原因而自殺的新聞屢不見鮮,這都給人們敲響了警鐘。三是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學校容易忽視對學生的生命教育,往往用知識和技能的傳授代替了對人性和生命意義的解讀,提供給學生的是一種缺少精神補給的文化快餐,這勢必造成學生生命的失落和異化。就本校學生學情而言,孩子來自五湖四海,家庭情況復雜,其中生命意識缺失的學生占小部分。由于生命教育還沒有得到人們足夠重視,學校缺乏對學生生命的關懷,導致整個社會對小學生生命意識培養的缺失。因此,利用主題班會課,有計劃、有內容地開展生命教育,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增強學生的生命意識,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顯得十分迫切。
  二、小學生命教育主題班會的內容
  主題班會是班級教育活動的形式之一,是班主任根據教育、教學要求和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立主題、圍繞主題開展的一種班會活動。主題班會能澄清是非、提高認識、開展教育,對促進學生的成長和樹立其人生觀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是學生的必修課。班會課是滲透生命教育的主要陣地。生命教育的內容,要適合小學生年齡發展的特點,是有層次,有梯度的。為此,筆者設計了小學一到六年級的生命教育主題內容,如下表所示。
  三、小學生命教育主題班會設計的原則
  小學生命教育主題班會的內容,應當是適合學生年齡發展的特點、使學生真正受到心靈的熏陶。在主題班會課的設計中,應當遵循以下幾項原則。
  第一,班會課內容系列化。生命教育在國內沒有形成系統的課程,這也往往是被教育者所忽略的。當發生突發事件時,孩子不知所措,教師家長無能為力,因而錯過最佳的輔導時機。有效的教育,應當具備長時間的系列化課程,學生在系列化課程中得到潛移默化的生命教育,儲蓄生命的能量。為此,筆者設計了小學一到六年級的系列化生命教育的教學內容,分別是生命的趣味、生命的鎧甲、生命的獨特、生命的逆境、生命的理想。此內容讓孩子認識生命,尊重生命,關懷生命,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生命意識,健全良好的人格。
  第二,班會課設計活動化。班會課,當然也得是學生喜歡的課。在設計班會課時,要選擇適當的、有針對性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索,在活動中感悟,在活動中反思。好動是孩子的天性,選擇適合孩子天性的學習活動,才能有行之有效的學習效果。班會課活動化,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學生才會樂在其中,才會學有所思、學有所得,最終才能獲得生命的質量和養分。兒童時期所獲得的生命能量的儲備,會成為孩子以后生命質量的堅實基礎。
  第三,班會課設計生活化。教育家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讓孩子接受生命教育,就是讓孩子認識生命、尊重生命、關懷生命,從而提高生命的質量。其最終目的,是回歸生活,在生活中成為一個具有健康人格的人。班會課的設計需要生活化,不是照本宣科,一味地說教,而是選取現實生活中的內容作為教育的載體,滲透生命教育。
  總之,教師要利用主題班會課的契機,滲透生命教育,為孩子儲蓄生命的能量,促使孩子逐漸養成健全的人格,讓孩子成為“百年樹人之人”。
  參考文獻:
  [1]丁許如.打造魅力班會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56-62.
  [2]張侃.班主任心育活動設計36例[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116-123.
  [3]劉濟良.生命教育論[M].北
  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57-64.
  [4]徐躍平.對生命教育實施的思考[J]. 南昌師范學院學報,2012.
  [5]張小娜.將生命教育與班級活動相結合初探[J].新課程(小學),20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285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