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小學主題班會課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組織好一節主題班會不容易,可以說比上好一節課還難。要使全班每個同學都積極地投身到班會的準備與進行中來,并受到鍛煉與教育,是一個復雜的創造性工作。從一個學期班會的規劃、主題的選定、班會方案的制定、班會準備、班會組織到班會課后延伸都需要班主任做個有心人,下面談談組織好班會課一些想法和具體做法。
一、提前做好清晰的班會規劃
對一個學期的班會要有一個總的設計、總的計劃。學校在每個學期開學初都會有系統的德育計劃,根據學校的德育任務,結合班級學生的特點,對一學期的班會要有一個規劃。如,考慮到六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筆者教六年級一定會設置關于理想勵志和青春期教育的主題班會。
二、確立實在的班會主題
1.針對班級某一階段出現的問題,確立班會主題
班集體始終處在動態的發展之中,班級里有不良現象的出現是正常的,班級就是在減少或者消除各種不良現象的過程中逐漸變好的,面對不良現象要防微杜漸,及時教育。
依據班級不良現象的性質和嚴重程度,需要開班會的,要提前做好班會的設計,策劃好班會教案。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步入青春期,現在任教的六(4)班在上學期出現了“早戀”的現象,針對班級實際情況,開展了主題為《莫讓情感之船過早靠岸》的主題班會;本學期第二周出現了不尊重他人隱私,不經同學同意翻人抽屜的現象,開展了主題為《保護隱私,尊重彼此》的主題班會。
2.結合相應節日,確立季節性班會主題
如,元宵節開展《歡歡喜喜慶元宵》主題班會、三八婦女節前開展《感恩母親》主題班會;交通安全日組織《會說話的紅綠燈》主題班會,三月份的學雷鋒月組織《學習雷鋒做好事 爭做暖心好少年》主題班會;中秋節開展《品月餅 慶團圓》主題班會。
3.結合學校德育工作安排,確立班會主題
學校在每個學期開學初都會有系統的德育計劃,并階段性地布置不同的德育主題,需要班主任配合完成。接到學校下達的德育任務,筆者是這么想的,學校的課件是給大家參考的,每個年級每個班的情況不同,班會目標達成的方式也因班因年級而異,筆者應當因班制宜,根據本班需要,作適當調整以達到德育目標。比如,在上主題班會《感恩母親》時,考慮到能給全班孩子的母親一個驚喜,設計了一段對母親節日的祝福語,全班孩子齊表白,把表白的視頻發到家長群提前祝母親們節日快樂。
4.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要,確立活動性班會主題
六年級畢業班學業壓力大,很多孩子在下午放學后和周末上輔導班,但部分同學只是應付家長的要求,沒有學習的自覺性,在輔導班抄襲作業,班里同學議論紛紛。這種現象是學生沒有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家長出錢送他們去輔導班的良苦用心。筆者在班會課上組織一場主題為《小學生該不該上課外輔導班》的辯論賽。提前一個星期開始班會的準備,讓每個小組選派兩個辯手,組成正反兩方,辯手們在辯論賽中鍛煉了個人的能力、展示了風采,同學們也在傾聽辯論賽時思考利弊、明晰是非,思維受啟發。在學生有表演需求,想展現個人才能時,筆者讓學生在班會課組織了《展我風采》文藝匯演活動,全程交給同學們,從PPT的制作、節目單的安排、主持人的選定到主持稿的準備全部由他們自己獨立完成,筆者只負責在他們遇到問題時給予指導,文藝匯演的順利開展出乎筆者的意料。同學們在準備和進行匯演的過程中鍛煉了能力,展示自己的才華、增添了自信心。同時,學生在準備過程中交流、溝通、協作,增進了同學間的情感,增強了班級凝聚力。
三、確立具體簡明的活動目標,擬定班會方案
首先,班會要有明確的目標,三維目標要明確、清晰、全面。其次,每次班會都要有一個具體的班會方案。每次班會的工作方案,應當在班會舉行的前一兩周制定。組織班會的具體工作方案,主要包括:班會的目的、主題的內容、形式與方法、準備工作的分工及完成時限、班會的程序與組織等項。班會活動切不可無方案、打亂仗,如果事到臨頭毫無準備,便由班主任訓話來應付,那就會使學生喪失興趣,感到厭煩。
四、提前做好班會準備
班會內容有些是需要學生提前準備好的。如,主持稿、話劇表演等,如果是班主任臨時想到了一個較好的主題想開展班會,心里也有了好多個實現班會目標的形式,但沒有給學生時間準備,有時難免會局限了班會的效果。所以,我們應該早些做好班會的前期準備。
五、巧用班會素材
班會課的形式不拘一格,如果能引起學生深刻的思考,就是一節好課。我們需要找準主題切入口,運用好班會素材,可以尋找以下形式的班會素材:①小視頻 ,大人生: 通過影視片段、圖片等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從中體會感悟,從而獲得成長的啟迪;②小話題,大態度 :通過探討時政新聞、熱點話題、挖掘其中蘊含的道理,引導待人處事的應然態度;③小契機,大引領:抓住教育契機,深層挖掘教育價值,充分調動學生情緒;④小故事,大道理:通過散文、故事等讓學生評價,在解析、欣賞中感悟成長;⑤小情景,大哲理:目的性地設置情景讓學生分析、評價,在評價中清晰自己的判斷,從而激發學生的自治。
六、做好班會課后延伸,升華班會意義
通過上一節班會課便解決班級存在的問題或者達到教育目標,是我們美好的理想,但教育具有延時性,轉變人的思想態度和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需要我們的耐心和用心,我們要始終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要把班會課作為達到教育目標的諸多環節中的一個環節,班會課后還需要做好跟蹤教育,升華班會意義。如,筆者在上完班會課《為了理想,奮斗吧》,讓學生寫了上完班會課的感想,當時同學們都是雄心勃勃很有斗志,當有同學考完試后灰心喪氣時,筆者讓他重新打開他曾經寫的班會課感想,恢復斗志。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能養成的,如,在上完班會課《爭做文明好少年》后仍有同學壞習慣改不過來,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要經常提醒教育。
七、做好班會課后反思
把班會課達到的教育效果和預設的目標進行對比,是否達成了班會目標?班會的設計和組織方式還有哪些值得改進的地方?在上完班會后進行反思,我們能把班會上得越來越好。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9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