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一、當前閱讀教學的現況與普遍問題
  盡管現在使用的教材版本很多,但幾乎每一個版本都是以主題單元的形式編排的,如人教版的教材,首先確定貫穿1-6年級的主題領域,然后再確定每個年級、每冊的主題單元,每個主題單元一般有兩三篇主體課文(選編與主題相關的各種類型、各種體裁的作品)和一個“語文園地”。 一個主題單元就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的學習單位。但在現實教學中,教師往往孤立地進行單篇教學,割舍了內在的聯系,使語文教學走向僵化。單篇文章與整個單元之間有何關系,如何做到點與面的結合,讓學生獲得既見樹木又見森林的體驗?這些都值得我們思考并解決。
  二 、推動小學語文主題閱讀的有效策略
  1.以主題和作者為基礎,進行拓展
  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停留在對教材內容的閱讀,而是應該以教材的內容為主題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拓展。小學是學生閱讀的黃金階段,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不斷拓展學生的閱讀書目。教師拓展學生的閱讀內容大概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主題式拓展,所謂主題式拓展就是教師以一個主題為中心向外部輻射擴散,讓學生閱讀與之相關的其他作品,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量還使學生加深了對同一主題作品的理解。二是作者拓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將作者作品進行拓展,例如教師在教學《獨坐敬亭山》時,教師對李白進行介紹進而增加學生對作者的理解,還可以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李白的其他作品并在班級內開展一系列關于李白作品的默寫以及背誦。學生可能一時之間無法理解李白作品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但是以這樣的方式可以增加學生的古詩詞的儲備量,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感受李白的創作風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拓展閱讀的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數目,還使學生加深了對閱讀內容的理解。
  2.創設情境,促使學生感知主題
  在確定了閱讀的主題之后,教師就要將主題教學付諸實踐。教學過程的首要步驟就是如何讓學生進入學習情境,主要的問題是如何引起學生的興趣,與此同時可以進入課程的主題。那么如何引導學生進入主題式的閱讀呢?對此,教師可以采用單元語來進行解說引導,通過情境創立、生活場景的鏈接與動畫的引入來引導學生。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明確生活場景的鏈接是最佳選擇,因為每一篇文章都是來源于生活的。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細細地品味作品、留心發現生活的影子,從而促使學生深入主題研究,從中真正地體會蘊含有生活氣息的文章。
  3.以多種教學手段為引導的活動式教學
  為豐富學生的主題式閱讀生活,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顯得必不可少??梢越Y合文獻和自己的教學經驗,對活動式教學進行了簡單的總結。首先是美文誦讀、演講表演等活動,學生可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自己搜集素材,定期舉行多樣化的比賽,激發自己的閱讀興趣;其次是每節課教師都拿出十分鐘左右時間,選出一到兩個學生講故事,可以是名人軼事,也可是對自己有所感悟的原創;最后是教師要多利用身邊的素材和工具,例如多媒體教學的運用和適當的教學小道具,當然鼓舞學生進行分角色閱讀文章和表演話劇也是不錯的方式。
  4.合作學習,提升學生閱讀效率
  傳統小學閱讀教學中,通常教師都是以學生個體學習的形式完成閱讀學習,學習過程中學生之間沒有進行有效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閱讀效率的提升。為改善這一情況,在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相關的閱讀活動,引導學生合作學習,增加閱讀教學的趣味性,促進學生閱讀效率的提升。 主題閱讀的學習步驟應是“引導學習——領悟主題——拓展實踐”。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改變傳統的靜態閱讀模式,借助教學活動為主題閱讀注入活力,以提升主題閱讀的趣味性。以小學語文《記金華的雙龍洞》這篇課文為例,在課文講解學習之后,教師可以以“融入風景,親近自然”為主題,將學生進行分組并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進行課外實踐活動。
  三、結語
  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模式是針對特定主題進行的閱讀教學,過程既強調學生理解生成性,又重視開放性的閱讀教學。綜上所述,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是一種高效的閱讀教學形式,有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重視主題閱讀的應用,分析當前教學中自身存在的問題,積極反思找出問題的解決策略,并勇于創新,提高小學閱讀教學質量,促進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責任編輯 龍建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688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