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學中生命價值觀教育的滲透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發展的不斷加快,對青少年的教育缺失問題逐漸凸顯出來,青少年惡性違法犯罪現象時有發生,這十分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因此,我國必須加大對青少年的教育力度,在青少年的教育過程中滲透生命價值觀教育,培養青少年正確的生命價值觀,減少青少年惡性違法犯罪活動的出現。青少年所處的年齡階段正是初中教育階段,因而中學教育必須承擔起對青少年的生命價值觀的教育責任,培養青少年正確的人生觀和生命觀。本文就將探討初中生物教學中生命價值觀的滲透教育問題,希望能對當前初中生物教學中生命價值觀教育的滲透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生命價值觀;滲透策略
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作為我國未來的主要建設力量,關系著我國今后的發展方向,其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建設顯得尤為必要。初中階段作為青少年成長的重要階段,在其知識積累、價值觀的形成方面具有重大的促進作用。良好的教育能夠幫助青少年早日形成健康的生命價值觀,養成尊重他人、愛護生命的好習慣,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在初中階段的學科教育過程中,生物學科是培養青少年正確生命價值觀的最好學科,那么如何利用好生物學科知識做好青少年的生命價值觀培育工作,是值得廣大生物教師工作者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初中生物教學在生命價值觀教育中的優勢
生物學科本身就是研究生命的自然科學,在初中階段開設生物學的目的也是在于讓中學生認識和了解生命,尊重和愛護生命。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進行生命價值觀教育具有極大的優勢。初中生物主要是讓青少年了解和認識生命以及研究生命科學的一些基本方法,對生物界有基本的認識。整個初中生物課程都為青少年的生命價值觀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不僅闡明了生命的起源和個體誕生,還介紹了各類生物的組成結構和發展過程。無論任何一章,都是向青少年開展生命價值觀教育的良好實例。生物學比任何一門學科都更能讓青少年貼近生命,感受生命的奇妙,讓青少年在生命認知中逐漸形成正確的生命價值觀。所以初中生物教學在青少年的生命價值觀教育具有先天優勢。
二、初中生物教學中生命價值觀教育的切入點
根據初中生物教學的內容,結合生命價值觀教育的主要內容,初中生物教學可以從以下三個切入點開展生命價值觀教育。
?。ㄒ唬┤伺c自己
顧名思義,人活著就要能夠正確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從而能夠真正地“做自己”。教師在初中生物教學中要有效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和了解自己,逐漸接受自己,做到悅納自己、愛護自己,最后才有可能促進青少年挖掘自己的潛力,幫助青少年實現自己的發展。
?。ǘ┤伺c他人
人具有社會群居的屬性,任何人活著都不可能不與他人打交道。因此,教師在初中生物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了解自己與他人、自己與社會的關系,讓學生充分認識自己與他人、自己與社會之間的羈絆,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和贊美他人,認識到團隊的力量,從而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做到尊重和愛護他人。
?。ㄈ┤伺c自然
人都有各自的生存環境,這種生存環境就是“自然”,包括一切有生命和沒有生命的物體,我們面臨的生態問題,人類行為對自然產生的影響等。教師在生物教學活動中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然,不僅要對自然的豐富多彩進行介紹,更要對人類活動給自然帶來的危機進行詳細闡述,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當前自然面臨的嚴峻形勢,從而促進學生自覺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
三、初中生物教學中生命價值觀的滲透策略
結合初中生物的教學知識內容,要想在初中生物課堂上滲透生命價值觀教育,教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ㄒ唬┱J真備課,加強教學
初中生物教師事先應該認真研究生命價值觀教育的相關內容,在備課過程中將生命價值觀教育的內容融入到日常的課程安排中。這就要求初中生物教師具備扎實的備課功底,能夠自由融會貫通相關知識,確保在傳授生物知識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生命價值觀教育。教師要花功夫著重為學生講解生命誕生和進化的不易,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生命的珍貴之處。教師要經常提起生命的寶貴和自然面臨的災難,在授課過程中引導學生形成“愛護生命,保護自然”的理念,促進學生正確生命價值觀的形成。
?。ǘ┝信e例子,直觀想象
教師在教授生物知識的過程中,還要通過列舉生動的例子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生命的珍貴。而且這種例子一定要是學生們日常生活中能夠感受和見到的,以便能夠讓學生產生充分的想象,從而真正理解生命價值的珍貴。例如在講述《人類的繁衍》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將個體誕生的過程描述轉嫁到學生個人身上,讓學生想象自己是如何從一顆小小的受精卵發育成嬰兒的,之后又是如何誕生到這個世界上的。教師還可以布置相關作業,讓學生回家后詢問母親當初懷孕的艱辛,通過母親的講述不僅可以讓學生直觀感受到“十月懷胎”的不容易,更能激起學生對父母的感恩之心,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價值觀。
?。ㄈ┡e辦活動,真切感受
為了切實培養學生的生命價值觀,教師還應該在生物課堂上組織各類活動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生命的不易。例如,教師可以組織班級學生參與話劇表演活動,選取《化繭成蝶》、《小雞破殼》等場景讓學生表演,主要表現的是毛毛蟲通過作繭自縛,最后成功突破繭的束縛化繭成蝶的艱辛,或者小雞破殼時和第一次雙腳站立時的艱難,讓學生們從實際活動中感受生命的來之不易。另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共同參觀自然博物館等大型生物場館的活動,讓學生走進自然博物館,自己去了解和認識生命,不僅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更能在參觀過程中讓學生學到不少生物學知識,了解自然的偉大,生命的寶貴,共同促進青少年形成正確的生命價值觀。
四、結語
總而言之,當前我國對青少年生命價值觀的教育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我們必須抓住初中這個重要的階段對青少年開展生命價值觀教育。作為具有先天優勢的初中生物學科要扛起青少年生命價值觀教育的主要責任,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滲透生命價值觀教育的相關內容,讓青少年認識到生命的可貴,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正確的生命價值觀,從而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王永莉.初中生物教學中生命價值觀教育的滲透策略[J].新課程(中),2018(07):229.
[2]徐潔. 貴州省畢節市初中生命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7.
[3]劉文達.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2):244.
[4]張偉.初中生物課程中滲透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15):107.
[5]熊碩,張強.初中生物教學中生命價值觀教育的滲透策略[J].教育科學論壇,2014(05):23-24.
[6]米娜. 初中生物教學中遞進式生命教育實踐探索[D].山東師范大學,20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58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