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解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現階段,我國教育越來越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目的是培養學生優秀的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幫助他們完善人格。在小學教育階段,語文是一門具有人文性特征的學科,教師可以結合課文教學,適時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推動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 心理健康教育;小學語文;學生
  小學屬于九年義務教育的初級階段,學生正處于思維發展和意識形成的初期,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時期,教師需把握好這一良機。語文是基礎教育階段的重要科目,豐富的人文價值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優質素材。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結合具體教學內容與知識特點積極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小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帶領他們走出心理困境。
  一、及時轉變語文教學觀念,注重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為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首先需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突破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與禁錮,認可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他們的心理發展特點展開教學,刻意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使其全身心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小學語文教師應將溫馨、和諧的氣氛引入課堂教學中,帶領小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和研究知識,既有助于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還能發揮出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在進行蘇教版小學語文《永遠的白衣戰士》教學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醫護人員抗擊“非典”的短片,簡單介紹“非典”事件,引出課題,設置開放性問題:同學們,圍繞課題想了解些什么?指導學生小組合作自讀課文,思考和討論課文的主要內容:描寫什么人?什么事?有關葉欣的哪些事跡?接著,要求學生仔細、認真地朗讀課文,找出文中相關語句,自由交流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著“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在課件中出示文中關鍵語句,搭配“非典”中搶救和治療病人的圖片,隨后組織學生再次通讀課文,找出直接描寫葉欣行動和語言的句子,使其思考可以從中體會到什么,了解她的崇高精神。
  如此借助多媒體技術營造情境,增強對學生的視覺沖擊和心理震撼,通過朗讀和交流,使他們受到護士長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舍己為人崇高精神的熏陶及偉大人格的感染。
  二、認真研究分析教材資源,有效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各項教學活動的開展或實施,均需要以教材中的課文為切入點,而且現行的語文教材選編的課文均經過千挑萬選,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絕佳資源。對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認真研究和分析教材資源,深入發掘課文中蘊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以三維教學目標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為導向,組織學生仔細研究課文中的人物或故事,使其從中受到感悟和啟發,以此有效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改善整體教學成效。
  在蘇教版小學語文《天鵝的故事》教學中,教師先播放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出示一些天鵝的圖片,要求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天鵝給你們留下什么印象?預設:協作、勇敢,搭配語言:就是這樣一群天鵝,讓一直以來以打獵為生的斯捷潘老人從此放下獵槍,這其中究竟發生過什么事?接著,帶領學生重點閱讀第5自然段,提問:這是怎樣的一只老天鵝?引導他們找出其中的詞匯概括,即為勇敢奉獻,并分析描寫老天鵝動作的詞,使其感受到生命的不屈和偉大。之后組織學生討論:這位破冰勇士是誰?為什么說它是破冰勇士?齊讀課文,感受老天鵝的破冰壯舉,詢問:假如你是其中一只天鵝,面對這一狀況會怎么想?怎么做?
  上述案例,教師帶領學生用心品味課文中重點段落的語言文字,使其深入體會感悟老天鵝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的精神,借此培養他們愛鳥護鳥的意識,懂得保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三、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活動,實時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生天真爛漫、活潑好動,不喜歡說教式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想更好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需從側面給予引導和點撥,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應當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多開展一些深受他們歡迎和喜愛的教學活動,使其帶著感興趣的心態主動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同時,當小學生完成語文學習任務或解決問題時,教師要多表揚與鼓勵他們,使其形成積極向上的心態。
  在展開蘇教版小學語文《大作家的小老師》教學時,教師先帶領學生齊聲朗讀課文標題,詢問:大作家是誰?小老師是誰?為什么這么說?使其對新課的產生好奇心理,自主閱讀文本,發現大作家是蕭伯納,小老師是娜塔莎,思考:大作家為什么把小姑娘當作自己的老師呢?并適當補充一些蕭伯納的資料。過渡:能被大作家稱為老師的小姑娘,會是一個怎樣的小姑娘呢?挑選學生閱讀第一自然段,找出關鍵語句,一起交流:這是一個怎樣的小姑娘?使他們了解到小姑涼的可愛。啟發:僅僅是因為小姑娘可愛就被大作家稱為小老師嗎?繼續品讀課文,品味蕭伯納和小姑娘臨別時的對話,同桌之間模仿對話語氣和語調,同時深入思考背后的含義。
  這樣結合文中人物之間發生的故事,組織學生探討其中的深刻道理,讓他們在品讀中感受蕭伯納的和藹可親、嚴于律己、謙虛,使其懂得不能自夸、永遠謙虛的道理,學會做人。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對素質教育理念的進一步落實,還是優化德育教育成效的關鍵途徑,教師需結合語文學科的知識特點,巧妙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小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促使他們形成完善的人格。
  【參考文獻】
  [1]王霞.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研究[J].理論觀察,2015(08).
  [2]胡秋芬.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析[J].中華少年,2019(12):123.
  [3]給學生一片亮麗的藍天——淺談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陳淑君.寧夏教育科研,2009(0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847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