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教學實現“輕負高質”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是當前實施素質教育中急待解決的問題,“減負”不能“減質”是大家的共識。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如何減輕學生學習負擔,保持學生英語學習熱情,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實現輕負高質提出一些個人的粗略見解。
【關鍵詞】英語教學 輕負高質 目標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5-0129-02
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是當前實施素質教育中急待解決的問題,“減負”不能“減質”是大家的共識。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包括學生的課業負擔和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兩個方面。以下對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如何減輕學生學習負擔,保持學生英語學習熱情,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提出一些個人的粗略見解。
一、重視情感意識,培養學習興趣,是減輕學生心理負擔的重要途徑。
愛護每一個學生,關心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信任每一個學生,我們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和愛戴。重視情感教育,密切師生關系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重要前提。融洽的師生關系能激發學生對教師言行的認同效應,從而激發學生接受教學的熱情。
在學習過程中,“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許多學生不愿學英語,關鍵是他們對英語的興趣不濃。興趣是點燃智慧的火花,是克服困難的內在的心理因素,是學習知識的動力。學生對他們所學的東西一旦有了興趣,就會不知不倦,越學越愛學。但是興趣的產生和強化都離不開我們教師的培養和激發。教師要因時、因地、因人,創設多種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景,以增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二、改進課堂教學,激發學習熱情,是減輕學生認知負擔的重要途徑。
不斷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重要的意義?,F在我們一直在提倡“愉快教學”,并且提出了“寓教于樂”的教學思路,其真正的目的也在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知識。而凡是那些能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愉快地接受新知識和發展新能力的教學方法都是好方法,都能真正達到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目的。英語這門學科,要真正實施愉快教學,就要多從一些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出發,創設與學生生活貼近的教學情景,把教學融入到實際生活中,讓學生明白英語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
三、激發興趣是“輕負高質”的前提。
“太好了,下一節是英語課?!薄拔液孟矚g上英語課哦?!蔽掖┻^走廊,偶然聽到了兩個學生的對話,作為英語老師,我心中涌出一絲淡淡的甜蜜。是什么使得學生那么渴望上英語課?我腦海中浮現了一個個畫面:課堂上英語老師微笑地看著自己的學生,不時鼓勵地點點頭,學生們的掌聲不斷地響起,原來他們剛學了Shopping(購物)這一單元,就學以致用,舉辦一場辯論賽,題為Do you like to do some shopping in a supermarket or in a department store?(你喜歡在超市購物還是在百貨商店購物?)學生找到了自己喜歡的話題,又貼近生活,英語水平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你一言我一語,滔滔不絕,有幾個學生還起了點爭執,大聲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各抒己見,可別小瞧了初一的學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有興趣,就不是負擔,要輕負高質,就要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入手,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英語科組把“興趣貫穿”作為課堂教學標志之一,始終堅持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擺在首位,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寓教于樂。
四、知識落實是“輕負高質”的基礎。
有人可能會認為,英語課上搞那么多活動,會不會只是一些花拳繡腿,學生要掌握的知識得不到落實?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逼鋵?,我們所有活動的開展都緊緊圍繞著知識的落實,學生通過聽、說、讀、寫多種形式,不斷強化要掌握的知識,做到在課堂上就接受、吸收、運用所學知識,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效率。
“輕負高質”的核心是提高教與學活動的有效性,在同等時間內取得更高效率和效益,在單位時間內取得更高效率和效益。英語科組的老師正是緊緊扣住這一核心,把“知識落實”作為課堂教學標志之一,貫穿到課堂教學中。
這里是初三的一堂復習課的課例。復習的內容是詞匯中的一部分,先是課前五分鐘每天必練的課外閱讀理解題,做完后馬上講評,讓學生及時得到反饋信息。然后是小測前一天的復習內容,也是即堂講評,讓學生及時彌補不足。接下來呈現該堂課的復習目標,聽寫要掌握的單詞,擴充詞的用法及其構成的詞組,然后做不同形式的、緊扣這些內容的典型習題和考題,如單詞拼寫、完成句子等,最后用這些詞匯寫一篇小短文,寫完學生自我修改、互相修改,老師拿典型的習作在班上點評,所有的內容都在課堂上完成,課后作業很少,每一個步驟環環相扣,從詞到詞組到句子到短文,步步推進,每一個知識點都得到充分落實,學生學得扎實。
五、培養能力是“輕負高質”的目的。
如果只是注重知識的灌輸,那只是保守陳舊的教學模式,它將限制學生主體性作用的發揮,導致學生重知識、輕技能,導致學生滿足于學好語法,背會單詞,看懂課文,會做習題,而在實踐上達不到熟練,形不成技能,扼殺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和實際的需要。
在教學中,英語科組老師,在抓好知識落實的同時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技能,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和運用能力。結合所學內容,把能力培養貫穿到教學中去。課前兩分鐘,學生或進行朗讀訓練,或輪流用英語做值日報告,或將一個小故事,或進行課本劇表演。
要真正做到“輕負高質”,首先是要培養“輕負高質”的老師。老師不應該下辛苦“擰”學生,而應該把辛苦和樂趣都集中在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設計恰當的教學情景上,千方百計地讓學生快樂地飛起來。而不是置于重軛下喝令其匍匐前行。英語老師應在深刻領會“輕負高質”的內涵的基礎上制定出了“興趣貫穿,知識落實,技能唯重,科學評價”的課堂教學標志,并在教學實踐中貫徹落實。
參考文獻:
[1]黃如雯,談初中生英語自學能力的培養[J].池州師專學報.2004(04)
[2]黃明曦,淺談初中英語詞匯教學[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1(0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65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