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培養小學生高效完成數學作業的策略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良好的生活習慣有益于一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更為重要,尤其是高效完成家庭作業的習慣,這直接影響到后續學習的質量。本文在闡述小學低段學生作業完成低效成因的基礎上,提出了培養小學低段學生高效完成作業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高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292-02
  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因素很多,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之一。眾所周知,良好的生活習慣會影響到整個人生。然而,就目前低年級學生數學作業的現狀而言,有許多因素影響著學生作業完成質量。因此,作為一名小學低段數學教師,有必要幫助學生逐漸掌握高效完成數學作業的策略。
  一、小學低段學生作業完成低效成因分析
  低段學生在數學作業方面,出現了眾多不良習慣,總結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學生方面。
  學生完成作業的質量與識字率低、思想集中力弱和理解力弱等因素有關,因為小學低學段的學生還處于貪玩階段他們喜歡玩喜歡看動畫片,所以導致他們在做作業上很容易分心注意力不太集中。比如學生在計算問題時,學生很容易在加上和減去數字時誤算。解決問題顯然是兩個步驟,有些學生只需一步即可解決數學問題。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學生在做作業時,思想完全不集中心思總是不在做作業上這樣就會導致學生不專注于復習問題并仔細檢查結果。
  2.家長方面。
  小學低段的學生在自覺性方面比較薄弱。因此,在良好數學作業習慣養成方面,需要家長的有效監督與配合教育?,F如今,家長存在落后的作業觀,具體表現在學生每天必須有大量的家庭作業;數學作業過于注重數量,忽視了質量。一旦學校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量過少,家長就會私下花錢購買教材和輔助資料,重視知識傳授,輕視有效完成作業習慣的培養。最后教材和輔助資料泛濫。家長對子女的期望值過高,在購買教材和輔助資料時,通常不分教材和輔助資料的難易程度,直接買回家讓子女做,部分題目超過學生能力的作業,影響到了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
  3.教師方面。
  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專注于糾正學生作業中的知識錯誤,忽視了學生不良作業習慣的糾正,同時沒有意識到高效完成作業習慣對作業質量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另外,部分數學教師沒有意識到良好的數學作業習慣是需要長期養成的。正因如此,直接造成學生無法形成良好的作業習慣,造成作業質量有待提高。
  二、小學低段學生高效完成作業的策略分析
  1.培養學生高效完成作業的習慣。
  小學低段學生高效完成數學作業習慣的養成,對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學生今后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一個長期執教低段數學的教師,我認為有必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幫助學生養成高效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
 ?。?)認真審題對號入座。低段學生在運算時,經常出現看錯符號,錯把加看成減等,直接影響到作業質量。
 ?。?)作業形式靈活多樣。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對于小學低段的學生而言,也是如此。枯燥乏味的作業形式,較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興趣的提升。因此,教師可以選擇多種形式的作業,豐富作業的內容,讓學生具有更大的興趣去完成作業,這樣才能促進學生高效完成作業養成良好的做作業習慣。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上數學課時需做好相應的標記,可以高效的幫助完成課后作業提高作業質量。
  (4)仔細核對。學生在做題時,經常會出現計算時結果是45,寫出最終答案時卻變成了54,導致最終計算結果有誤。因此,老師應在教學中隨時提醒學生做題要一讀二看三查四核這種理念傳遞給學生,這樣學生才會在作業中認識到檢查的重要性。長期如此運用上述方法進行檢查,自然有助于學生養成高效完成作業的習慣。
  (5)打下基礎,悉心指導。低段學生年齡較小,在數學作業本上,如何書寫工整,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因此,教師需要進行統一要求及規定,這樣一來,有助于學生從小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例如學生在使用日字格算術本時,學生在書寫作業時,數學教師應該統一讓學生寫數字占滿格子,寫等號需要用尺,寫完左邊之后,書寫右邊。同時書寫過程中,需要注意字跡工整。通過這樣統一格式書寫,在長期練習之后,低年級的學生能夠逐漸養成一個良好的書寫習慣。例如在練習14、2、7、18、3、6、20中,一共有( )個數,最大的數是( ),最小的數是( ),3的右邊是( ),左邊是( )。對于這類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拿一把直尺,根據教師的讀題從左到右進行填空,寫完一行之后,繼續下一行的作業,這樣學生自然會避免出現填串行問題,養成一個良好的書寫習慣和審題習慣。其次,教會學生檢查方法。做好檢查工作,能夠避免低段的學生出現抄錯題目、漏寫以及漏題等問題。
  2.及時評價學生提出的問題。
  教師要及時評價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導和表揚,讓學生感到自己有成就感,正確對待學生對問題的態度。學生提出的一些問題可能毫無價值,無關或甚至“不合理”,但教師必須予以肯定,以保護學生提問的熱情。基于“培養學生敢于提出問題,敢于從不同角度提問,再培養學生提問”的原則,有利于逐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贊美、表揚學生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從而幫助高效地完成作業。
  3.培養學生課堂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欲,高效完成作業。
  在教學中,及時向學生介紹教科書,介紹一些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專家學者,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對知識的渴望。一個不主動學習的人,沒有尋求知識的欲望,懶得思考,不問,也沒有創新。提問能力的提高可以促使學生敢于提問,善于提問,敢于挑戰問題,積極探索知識的奧秘,成為有意識的學習者。有什么條件和結論?有什么作用?數學中定義的概念是如何產生的?定理和公式是如何推導出來的?如何申請?可以做出哪些改變?還有很多。給學生一個懸念,展示自己的機會,讓學生體驗成功,讓學生感到數學不難,這會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然后,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愿意向老師,同學,父母提出問題讓其幫助解決問題,這種學習氛圍能促使學生回家后做好每一次練習,讓學生高效率和高質量來完成家庭作業。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低段學生高效完成作業的習慣,對提高學生數學成績及個人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因此,教師有必要從上述分析的幾個方面入手,幫助學生逐漸養成高效完成數學作業的良好習慣。
  參考文獻
  [1]黃周玲.小學低年級學生良好語文作業習慣培養初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09):35.
  [2]李曉英.淺談如何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良好的數學解題習慣[J].小學教學研究,2017(17):82-8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855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