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舍得”觀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高中階段是學生迎接人生最重要的一場考試,那就是高考,在高中階段,學生面對著巨大的升學壓力,這對學生的學習和心理都有一定的影響。那么高中班主任的教學任務就充滿了挑戰,不僅需要監督學生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還需要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人格品質?,F在新形勢下,對高中班主任的工作特別總結為“舍得”,那么具體的舍得內容就是本研究的重點,正是這些“舍得”對高中生的培養發揮著重要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工作;“舍得”觀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057-01
前言
高中時期不僅是學業任務最重的時期,也是學生三觀品格形成的最關鍵時期,學生經過高中就邁向成年,學生的思維形式、三觀理念都是在逐漸成熟化。因此高中時期的班主任工作尤為重要,不僅需要在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還需要在課外引導學生有正確的成長態度,面對艱巨的任務,既需要班主任有一個科學高效的工作模式,那就是“舍得”,正是對學生的舍才能夠獲得,才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生成績,提升班主任的教學工作能力。
一、舍得“放任”學生人格發展
高中時期是學生人格形成的最佳時期,人格又是一個人今后的發展的標志,它在人們的行為表現中展現,也能夠反映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中行為能力、性格習性、三觀等,是一個人在群體生活中形成的身心組織。每個人的人格構成都是多元化的,也就表現為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個性特點而且是獨一無二的。甚至是從降生之后便進入一個操作流程,接受一些正確的引導沿著固定的路線進行。很多高中學生都會出現對自己的迷茫,既不甘于平庸又絕望在自己的卑微中,最終現實的生活所折磨變得消極,那么高中班主任就更加需要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個性進行培養。
對高中生個性的培養主要包括以下幾點方面:第一,對學生性格的尊重,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著各自的性格特點,不能因為與自己存在差異進其進行排斥,班主任的任務就是盡最大的努力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差異觀,尊重每個人的性格特點,能夠更多的挖掘學生的個性;第二,積極培育學生的個性,高中時期一些學生有著較為突出的個性或者特長,班主任和家長要積極引導,必要時可以相互配合為學生創造發揚性格的環境,不能夠以偏概全打擊學生的個性,不能夠對學生采取統一的教育模式而掩蓋學生的特長,家庭給予學生最基礎的思想教育,學校要體現出主導效果;第三,發展個性,學校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文化知識,也是爭取引導學生發揚個性的場所,才能夠使學生在未來的人生之后更具備應對社會問題的能力。對于一些有特殊專長的學生,要為他們提供創造新發展的機會和平臺。
二、舍得讓學生從書本中走向社會
高中生也是需要走向社會、面對社會和應對社會難題的,那么一味的沉浸在學校和家庭的保護中,學生的綜合能力就得不到好的提升。學生在形成三觀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關系,任何個人價值想要得到體現都是建立在符合社會價值的基礎上,學校引導學生對這些有清晰的認識,對今后的人生道路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而我國高中教育最大的缺失點就是過于重視分數,重視考試成績。學生的未來都會以考試成績為參考標準,學生與社會的聯系較少,自身的創造性和個性都得不到好的展示?,F在新課程改革提倡理論與實踐結合,例如,學生在學習物理的時候,只知道公式定義,對真實的情況根本沒有概念,這樣的教學方式也達不到最好的教學效果。正如一句經典的話:書本上的知識是死的,人是活的;學生如果局限在課本知識中而缺乏實際操作能力,在今后面對問題時只了解公式原理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學生不親身投入在社會中怎么能夠切身感受到各種職業的艱辛,怎么能夠感悟到自己的人生哲理,怎么能夠找自己的人生目標。為學生多組織一些社會實踐的活動,既能夠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又可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探求欲,進而能夠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
三、舍得對學生投入感情
正是由于高中時期的重要性,高中班主任在進行教學工作時更要講究科學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投入感情,才能夠與學生多進行互動溝通,更好的了解學生內心動向,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如果教學課堂是沒有感情的,那整個課堂就是充分乏味、枯燥的氛圍,學生自然沒有學習熱情,對老師教學內容也沒有任何的回應。
作為高中時期的班主任,面對心智較為成熟的學生,也要給予關愛和感情,對每一個學生給予平等的感情,用情感來感知學生、感動學生,學生也能夠積極回應班主任的要求。教師是學生的指導者,但是學生是主體者,師生的關系應該也是平等的,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思想表達,而學生也要尊重教師的課堂授課。教師要對學生給予關心和愛護,用自己的行動為學生做好榜樣,向學生傳遞積極向上的態度,也能夠提高學生在學習上的吃苦耐勞的精神境界。
結束語
這種“舍得”教學方式對于高中時期的班主任的教學是非常有效果的,高中生既有一定的個性特長,又具備較為成熟的心智,班主任的主要任務就是進行積極引導,幫助學生度過高中這段特殊的時期,克服學習上的難題。以健康積極地師生關系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
參考文獻
[1]裘萍.換個角度了解學生——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引入教育心理學的案例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24):235-236.
[2]韓小春.淺談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舍得”觀[J].新天地:開拓教育新天地,2011(8):110-110.
[3]廖軍和,金濤,李志勇.基于文本分析的普通高中班主任工作研究——以A省H市X普通高中為例[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1,13(1):136-14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89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