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多媒體的合理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有一個方面的內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數學應用題的教學。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頭戲,因為很多學生都表示在數學應用題面前有著較大的壓力。面對這種情況,數學教師要進一步優化教學方式,改變傳統的教學手段,探索將多媒體合理地運用到教學活動中。該篇文章中從學生興趣、設置情境、自主練習、思維培養以及課堂反饋等方面來論述多媒體在應用題中的教學運用。
關鍵詞 小學數學 應用題教學 多媒體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1合理運用多媒體可以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應用題的濃厚興趣
小學生由于受到思維方式等方面的限制,對所學習的數學知識了解得不夠透徹,所以在學習數學時有一定的畏懼感,特別在學習并解答數學應用題方面。應用題在小學數學的題目中是難度比較大的題型,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學生如果在學習數學時具有一定的畏懼心理的話,就會使得學習達不到應有的效果。為了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特別是解答應用題方面具有濃厚的興趣,數學老師在教學時可以運用多媒體的方式進行教學。由于多媒體具有較強的畫面感,包括很多直觀、形象的要素,能夠廣泛引起小學生的注意力,在解答數學應用題時,可以在老師合理的引導下,按照多媒體所展示的內容來解答,這樣將數學應用題通過多媒體的方式走進小學生的生活,使得他們對學習數學特別是應用題產生興趣,甚至讓教學活動都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2合理運用多媒體可以設置數學應用題的相關情境
上文所述,由于數學應用題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數學老師按照傳統的授課方式來講課的話,會使得課堂的氣氛不夠活躍,教學內容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心理。數學應用題的講授也是如此,有的數學老師按照課文中的內容進行講解,但是小學生對此理解的不到位。數學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形式,在課堂上設置題目的具體的情境。這里的所說的情境并不是真正布置題目中的場景,而是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利用一些圖片、動畫等元素模擬應用題中涉及到的場景,在課堂上演示整個動態的過程。小學生要全程關注這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結束后,可以沿著這個思路分析思考,最終得知應用題目的答案。
例如有這樣一道應用題目,小紅買了9個蘋果,桃子比蘋果少了2個,問小紅一共購買了多少水果?盡管該題目非常簡單,但是小學生可能不會很快地解答出來,因為該題目要用到兩個環節。為了降低題目的難度系數,數學老師可以巧用多媒體這一載體工具,建立數學情境,即將蘋果和桃子的數量通過多媒體的形式來回進行移動。這樣學生從直觀上就可以了解到蘋果以及桃子在數量上的變化,最后通過多媒體的演示就能得出正確的答案。
3合理運用多媒體能夠推動不同學習程度的小學生自主地練習應用題
數學應用題的學習,不僅僅需要課堂上的教學,還需要課后小學生進行不斷地練習。在學習數學應用題方面,教師要重視學生課后練習的環節,讓學生通過練習掌握所學的數學知識,從而達到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熟能生巧的效果。數學老師主要是通過給學生留作業的形式讓學生加強練習,但是容易出現兩個弊端,一是讓學生感到作業壓力大,二是題目的設置缺乏一定的層次感。由于每個學生對數學知識掌握的程度不同,所以數學教師在給學生布置應用題作業時,要本著學生個性發展的目的進行。而多媒體的合理運用,可以讓數學老師廣泛搜集到各種數學應用題目,而且能夠滿足學生學習不同程度的需求,引導學生按照自己所掌握的程度自主地練習應用題,在夯實基礎的前提下再深入學習應用題,從而提高學習數學應用題的效率。
例如數學教師通過多媒體,將題目以動畫、圖片的形式加以呈現,將數學應用題中的基礎習題列出,最后可以用“智力闖關”的形式來引導學生進行題目闖關,讓學習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夠做好相應的試題,并引導學生在“題目闖關”的過程中開動腦筋,從而提升做數學應用題的效率。
4合理運用多媒體能夠培養并鍛煉小學生的思維方式
小學數學的教學,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系統地學習數學知識,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對數學知識的掌握來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尤其是數學應用題的學習,其中涉及到比較復雜的數量關系,這些數量關系構成了數學應用題的內核,學生在做題時要學會對其進行合理分析,有了合理的思路后再做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較大的提升和改善,為了全面提升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多媒體的教學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數學教師要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更要學會合理地設計多媒體內容。
5合理運用多媒體可以讓課堂中講授的知識得到恰當的反饋
在傳統教學中,教學反饋形式很單調,一般有“提問” “舉手”或者“作業”等,形式單一,弊端很多。如“課堂提問”只能反饋到少數甚至個別思維活躍而又大膽的學生,對于那些性格內向,學習反映慢,甚至在課上走神開小差的學生,不能全面照顧;而“舉手”這種,教師也不能每個舉手的學生都照顧到,不能真正達到反饋的實際效果;“作業”雖然能或多或少地看出學生課堂掌握情況,可是由于課下交流,可能出現雷同或者跟風現象,所以說傳統的教學中,課堂掌握在教師和少數學生手中。而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優化,教師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的交互性,可以設立師生對話框、人機對話框等,使差異生及較內向的學生可以換種形式向教師請教,而優等生又能發現更多的問題進行質疑。這種新形式的教學使得那些以前課堂不活躍的學生也被調動起來,使教學更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從而達到因材施教的優化效果。而且所有的學生都被調動,課堂效果得到優化,教學效率也就提高了。
6結語
學校要重視多媒體在數學教學課堂的應用,鼓勵數學教師在講解應用題時合理運用多媒體,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何紹鋒.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亟待完善的地方及改進策略的初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16).
[2] 張承義.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現狀及解題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17(S1).
[3] 李漢朝.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淺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01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