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應用題訓練,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數學素養,同時也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對問題分析與判斷能力的基礎。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并將應用題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
  關鍵詞:小學數學 應用題教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題一直困擾著大多數學生。對學生進行應用題訓練,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數學素養,同時也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對問題分析與判斷能力的基礎。因此,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應用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擺正教學態度,利用好問題,并通過師生之間的共同努力,來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要讓學生能夠正確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我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數量關系在解決問題中的重要地位
  新教材通過現實生活情境的創設,把數量關系的運用問題滲透到平時的日常教學之中。這種追求本身并沒有錯,只是教師不太適應這種融合滲透的教學方式,導致課堂教學中現實生活情境泛濫,缺乏的卻是結合情境的教學過程來滲透數量關系的運用問題。特別是對數量關系適時抽象概括與專項訓練更是重視不夠,導致學生對解決問題望而生畏,亂猜亂撞解題方法,學生的認識和思維只能停留在具體情境上。實際上,重視數量關系的訓練是傳統應用題教學的重要經驗之一?;镜臄盗筷P系是學生形成解決問題模型的基礎,只有掌握了基本的分析綜合的方法,積累了基本的數量關系和結構,才能使學生在獲取信息之后迅速地形成解決問題的思路,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
  小學數學應用題是一項語言表達類題型,這就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明確題目的已知條件、未知條件、隱含條件和所求結果,這也就是我們說的審題,明白題目想要學生回答什么。審題做為解題的第一步,許多學生一見到文字量較大的題目就會產生手足無措甚至抵觸情緒,導致根本無法正確解答。作為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審題時要認真閱讀,理清題意,抓住關鍵語句,篩出重要信息。比如題目:爸爸今年38歲,兒子今年8歲,請問再過幾年爸爸的年齡是兒子年齡的4倍?在這里我們知道題目的已知條件是爸爸和兒子的年齡,要求問題是爸爸的年齡是兒子年齡的4倍,隱含條件是爸爸和兒子的年齡增長速度是相同的。學會認真審題還要求全面正確掌握題意并找到正確的數量關系,題目中的數量關系是通過文字表達傳遞給我們信息,因此我們要抓住關鍵語句,理清問題思路提升分析推理能力。當然,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教師還可以采用畫圖、舉例等方式加深學生對題意的理解,從而進一步明確自己的解題思路。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讀題,全面分析已知條件、未知條件特別是隱含條件,在解決比較難一點的問題時,學生也可以“勾勾畫畫”標注重點信息,畫出相應圖畫加以解決,有助于提高解題效率,增強解題的自信心。
  三、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
  應用題在小學數學中尤為重要,也是難點之一,在教學中時常遇到“比……少”“比……多”“同樣多”“還?!薄耙还病薄皢栴}”“條件”等專業術語,數學老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向學生講解清楚這些概念和數學名詞的含義,培養學生的領悟理解能力。例如,紅氣球有5個,黃氣球有45個,綠氣球的數量與紅氣球是同樣多的,黃氣球的數量是綠氣球的多少倍?在解這道題時特別要給學生講清楚“同樣多”是何意,在解答同一類的應用題時特別注意將一些術語和數學名詞解釋清楚,幫助學生提升理解能力。
  四、將應用題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
  要有效提高應用題的教學效果,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讓學生親身經歷,進而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和應用,當然考慮到教學與實踐的區別,數學教師這時候應當做的就是創設生動具體的生活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值得注意的是生活情境的創設不能只圖表面熱鬧,更不能讓過多的非數學信息干擾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數學思維的發展。
  總之,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是一件長期的事業,要想提高學生的應用題解題能力,不僅僅要聯系生活實際,通過活動解決問題,讓學生在實踐中解決問題,還要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讓學生能夠創造性的解決問題,同時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養成學生的數學思路和數學化的思維。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真正掌握解題的秘訣,在實際解題的過程中運用以往總結的解題的方法和思路來解答問題,找到一條最便捷、最有效的道路。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681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