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本科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年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層出不窮,有效豐富了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質和內容。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創立,是一個產學研緊密結合的專業,實踐性強。經過33年的探索與實踐,該專業構建了基于實踐訓練的本科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文章通過梳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歷史,探討具有專業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和取得的成效,旨在為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及相關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提供借鑒。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模式;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9)08-0077-03
   創新創業教育是適應經濟社會和國家發展戰略需要,以培養具有創業意識和開拓型人才為目標的一種教學理念與模式[1]。1990年國家教育委員會基礎教育司正式提出創業教育,2015年2月國務院頒發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建設中國特色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近年來,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發展潮流下,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一種新型人才培養方式,正逐漸成為當前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熱點[2-3]。各個高校根據不同專業特點,探索并實踐了不同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4],取得了一定的成績[5-7]。
   我國的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在全國率先創辦。該專業的前身為1985年原西北農業大學創辦的葡萄栽培與釀酒??茖I,2003年正式進入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于1994年4月20日成立,是亞洲第一所專門從事葡萄與葡萄酒科學研究及技術推廣,培養葡萄與葡萄酒生產、營銷、管理及科研推廣的高級專業人才的行業性學院,目前僅開設葡萄與葡萄酒工程1個專業,且為陜西省一流專業。另外,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也是陜西省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試點學院。
   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自創立以來,始終以我國葡萄酒行業對人才的需求為導向,把扎實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作為立德樹人、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
  在激發學生創新創業活力和挖掘創新創業潛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構建了特色明顯的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本科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創新創業教育成果
  顯著。
   一、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發展過程
   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是和葡萄酒產業發展高度融合的一個專業,行業性強。專業自建立以來一直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本科生培養的重要環節,設立了8學分的創新創業教育必修課,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和人才培養的協同發展。
   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過程可分為四個時期:第一階段:1985—1994年,創新創業教育初步探索階段;第二階段:1994—2011年,創新創業教育基礎建設階段;第三階段:2012—2017年,創新創業教育提質升級階段。
   (一)初步探索階段(1985-1994年)
   1985年我國的葡萄酒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為了
  主動適應葡萄酒產業未來發展對技術人才的需求,原西北農學院創新新地開設了葡萄栽培與釀酒??茖I(三年),開創了我國葡萄酒高等教育的先河,專門培養釀酒葡萄栽培、葡萄酒釀造人才。1995年將專科專業修業年限由三年改為二年,直至1998年結束專科招收。1994年成立西北農業大學葡萄酒學院,同年開始招收果樹專業(葡萄栽培與釀酒方向)本科專業學生,直到2003年教育部正式將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作為我國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盡管1985—1994年間教育部還沒有正式啟用葡萄與葡萄酒工程這個專業名稱,但是學院在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對創新創業教育進行了探索。當時國內葡萄酒酒種比較單一,但專業創始人之一李華教授大膽創新,增設了起泡酒、利口酒等特殊酒種的教學和研發活動,并鼓勵學生開發其他果酒,為專業后來的發展奠定了豐富的教學基礎。同時,這批畢業生也成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第一代重要的創業校友,現在均取得了豐碩的成績。
   (二)基礎建設階段(1995—2011年)
   1994年經農業部特批西北農業大學葡萄酒學院成立。院企合作辦學機制以及行業性學院的特點為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根據葡萄酒產業發展的趨勢和專業特點,不斷夯實創新創業教育基礎,融合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等功能,積極構建產學研一體化的專業發展模式,同時調動了企業協同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積極性。鑒于此,學院先后于1997年獲得了陜西省教學成果特等獎,1998年獲得了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校企聯合辦學新體制的探索與實踐》),2005年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主動適應社會需求創建專業,促進學科、科研、產業全面發展的實踐與探索》)。
   經過1994—2005年創新創業教育的積淀,2006—2011年期間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有了新的著力點和活力,尤其是在學校相關部門的統一部署下采用協同統籌推進的方式,形成由學院主導,同行科研院所或葡萄酒企業積極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運行機制,主要以科研項目、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為支撐,實施學院、企業、師生協同,形成教師指導、學生參與、不同知識結構和學術層次的學生相互合作的模式。學院本科生先后創建了中國大學生葡萄酒聯盟、葡萄酒愛好者協會等多種創新型學生社團,廣泛開展葡萄酒產業調查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
   為了進一步推動學院創新創業教育,爭取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建設,學院成立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理事會。這是學院主動適應社會需要及構建產學研相結合的高層次集團聯合體,為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本科生提供了優質的創新創業訓練平臺,有力地支撐了創新創業教育的可持續性發展。    (三)提質升級階段(2012—2017年)
   自2012年以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開始大力推進本科生教育的國際化合作與交流,充分利用國際優勢教育資源,為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搭建良好的國際交流平臺。學院先后邀請了世界著名葡萄酒大學、研究機構專家到校進行學術交流活動,長期聘請4名外籍教師作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本科生創新創業教育導師。
   另外,學院積極建立海外實踐教學基地,拓展學生國際視野,提高創新創業水平,培養學生的國際就業能力。2012年以來,學院已與法國、加拿大、意大利、德國和新西蘭等國的知名酒莊建立了合作關系,每年派出
  8—10名學生赴海外參加教學實習,實習過程中學院和外方導師均圍繞葡萄栽培、葡萄酒釀造、葡萄酒市場等內容開展相應的創新創業教育。2012—2017年,學院已累計派出57名學生和4名教師赴海外酒莊進行1—3個月的專業實習。
   二、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構建
   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本科生創新創業教育在課程體系、實踐教學等人才培養體系的環節有別于傳統的教育。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逐步形成了一套產學研緊密結合、專業特色鮮明、就業優勢明顯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和模式,創新創業教育質量不斷提升,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不斷增強。
   (一)形成了涵蓋四大模塊的實驗(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實踐環節是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大學生學習的重要內容,也是啟迪和觸動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重要途徑。學生在葡萄與葡萄酒專業實踐學習過程中可能會發現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或瓶頸,并運用創新的思維,綜合各學科知識加以解決,從而直接推動產業技術的發展,甚至有的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會發現創業的機會,從而開啟自己的葡萄酒創業之路,實現人生價值。
   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建設過程中已形成了1個核心,4個模塊,3個層次的實驗(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為創新創業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具體為:以能力培養為導向、以滿足產業需求為核心;實驗(實踐)教學由學科基礎模塊、專業方向模塊、實踐訓練模塊、生產實踐模塊4個模塊構成;課程實驗(實踐)分為基礎實驗、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和畢業論文(設計)3個層次的實驗(實踐)教學體系。
   (二)構建了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全方位、多時空、全過程的四年一貫制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能力培養體系
   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按照“能力主線、需求引領,行業指導、分類培養”的原則實施,構建了覆蓋“從土地到餐桌”所有環節、四年一貫制的實踐教學運行體系。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課程分布銜接規律,對一二年級本科生專業實踐技能的培養,以“走進生產”為目的,采用調查和深入實踐基地的形式,初步了解葡萄種植和葡萄酒知識。對于三四年級本科生的培養則以“服務社會”為目的,參與葡萄和葡萄酒企業的生產過
  程。最終構建了適用于全國同類專業的實踐教學運行體系、保障機制和質量控制體系,促進了本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最終讓學生在專業實踐中培養創新創業精神,積累創新創業經驗,為創新創業奠定實踐基礎。
   (三)建立了完善的創新創業訓練基地
   學院積極建設校內外以及海外教學基地和平臺,成為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載體和學生創新創業的實訓基地。校內訓練基地建設按照學生全程參與的設計思路,學院模擬葡萄酒企業生產體系建立葡萄園田技能實驗基地和實驗酒廠,以滿足學生崗位實踐的需要。建立“班級包片、個人包點”的責任制,從育苗栽培、噴藥修剪、防病防蟲、葡萄采摘、單品種釀酒等環節,全程培養崗位技能。學院建設并完善了實驗葡萄酒廠,使之成為教學、科研、生產、培訓、初創相結合的多功能實踐基地。
   校外實踐基地建設則充分利用行業資源優勢,多方位開拓學生校外訓練基地。目前,已在國內葡萄酒主產區如新疆、寧夏、甘肅、陜西、河北等地建立了35個創新創業訓練基地,基本覆蓋我國主要葡萄酒生產企業。2012年以來按照培養具有國際就業能力的專業人才的目標,與5個國家的15家酒莊簽訂了合作協議,建立創新創業訓練海外基地和平臺。
   三、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本科生創新創業
  教育成效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構建與運用,全面提升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使學生具備了從事創新創業實踐所必需的知識、能力及品質,為高素質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奠定了基礎。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因“綜合素質高、基礎理論扎實、創新思維活、實踐能力強”而受到了葡萄酒行業的廣泛贊譽。
   (一)學生積極投身創新創業訓練,創新創業能力
  不斷提升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建立了國家、省、校、院四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體系,作為重要的創新創業培育環節。近3年已立項國家級科創項目8項、省級科創項目6項、校級科創項目29項,本科生發表論文36篇,申請發明(實用新型)專利16件。學生積極投入到各種創新創業訓練活動中,并多次獲得獎勵。例如,先后參加中國或陜西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分別獲得國家級學科競賽一等獎1項,省級學科競賽一等獎或金獎3項。學院2016屆畢業生張廣林利用在校期間獲批的國家級創業項目,畢業后成立“楊凌屹林葡萄酒文化有限公司”,并先后獲得學校種子基金、楊凌示范區種子基金等資助,公司發展良好,成為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成果的重要代表之一。
   (二)創新創業文化氛圍濃厚,創新創業成效顯著
   為了深入挖掘學院歷史文化資源,繼承發揚優良辦學傳統,講述校友創業故事,弘揚時代創新主旋律,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學院編排演出了《倔強的李華》等校園文化精品劇目,大力營造勇擔責任、敢為人先、鼓勵創新的創新創業文化氛圍。另外,學院大力開展校友創新創業論壇、企業家進校園等活動。近5年來邀請了60余位優秀校友,分享成長經歷和創業故事,讓更多在校學生近距離體驗創業魅力。
   學院充分發揮學生社團在建設創新創業文化中的作用,支持學生組建創業俱樂部、創業聯盟等創新創業類學生社團,讓學生領悟創新文化、培養創新思維、塑造團隊精神。近年來,學院先后涌現出多名優秀的創新創業校友,其中1998級學生郭明浩策劃并主講中國第一檔葡萄酒脫口秀《漫談葡萄酒》,創立知酒工作室,致力于服務中國葡萄酒品牌的咨詢策劃,并出版了《葡萄酒這點事兒》等葡萄酒類休閑書籍。1999級學生王慶偉組建了大學生葡萄酒愛好者協會,現已累計為近萬名大學生培訓葡萄酒相關知識。2012級學生張騰創建了大學生葡萄酒聯盟,致力于推廣葡萄酒文化。至今全國已經有37所高校加入了該聯盟,全國幾乎所有開設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的高校都已加入該聯盟。張騰也于2015年成功創辦品味葡萄酒文化(北京)有限公司,成為我院創新創業教育的又一個成功典范。2014級學生滕域晰主持的大學生科創項目榮獲2018年第三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2015級學生鮑琪主持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榮獲2018年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陜西賽區金獎。
  參考文獻:
  [1]馬小輝.創業型大學的創業教育目標、特性及實踐路徑[J].中國高教研究,2013,(7).
  [2]陳奎慶,毛偉,袁志華.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模式及實現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2014,(22).
  [3]易宏波,顧延欣.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研究[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8,(3).
  [4]張鶴.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機制、路徑、模式[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4,(10).
  [5]陳愛雪.“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新模式探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7,(4).
  [6]呂斌,劉薇,盧琦.大學生創新能力“五位一體”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以大連交通大學圖易(TOE)創新實驗室為例[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7,(1).
  [7]周俊杰,劉獻君.基于“個性化教育”構建金字塔式的潛能培育平臺——對文華學院信息類大學生“雙創”教育的案例研究[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6,(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041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