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吉林省應用型本科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構建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教學質量是應用型本科賴以生存與發展的根本。開展教學質量評價,建立一套良好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是促進應用型本科教學發展的必要條件。文章對吉林省應用型本科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現狀進行了分析,梳理存在的問題,探討構建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建立教學質量監控機制。
  關鍵詞: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現狀;問題;構建
  d01:10.16083/j.cnkl.1671-1580.2019.06.004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580( 2019) 06-0023-04
  高等教育類型的多樣化、合理化是各國的發展趨勢。大眾教育與知識經濟時代,應用型本科的教學目標,是培養有知識、有能力、綜合素質強,面向管理和服務一線的高級應用型、復合型管理人才。
  吉林省應用型本科培養的人才有其鮮明的特點,要提高其人才培養質量,必須構建一套符合其特點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它首先關系到對教師的教學評價和個人發展,其次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未來的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影響專業發展態勢和招生前景。應用本科教學具有系統性、多樣性、過程的動態性等特點,教學質量的影響因素復雜多樣,構建系統性、專業性、具有可操作性的評價體系是教學質量穩定提升的保障。
  一、吉林省應用型本科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現狀
  教育事業發展迅速,畢業生逐年增長,當然,更多體現在數量上的增長,教學質量問題較多。應用本科的教學評價多以督導聽課、同行評教、學生評教、學生成績等方式,評價的內容表面化,流于形式。
  教學質量評價,學生主要是通過教務系統網上評教,根據學校擬定評價項日打分,教務處統計結果,以此確定教師的質量等級。學生評教、同行評教都有優秀率限定,盡管如此,被評教師只是得到等級結果,沒有詳細信息,難以發現教學過程中需要改進的問題,評價信息效能不佳,然而,這種評價結果很少與職稱掛鉤,無法實現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
  學習質量評價,主要通過考試實現,且以筆試為主,形式上考學生基礎知識和綜合分析能力,實際是考學生的記憶力。以成績為評價基礎,很難評價學生的操作能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吉林省具有較大的經濟發展空間,急需應用型本科培養實踐應用能力強的人才,能力更為重要,不可忽略,筆試不能作為評價學生學習質量的唯一標準,更不能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如此教與學的評價結果,很難助推教學質量,應對教學內容、過程要素進行評價分析,發現影響評價結果的因素,要及時解決問題,最大限度地發揮評價的效能。
  二、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
 ?。ㄒ唬┰u價具有局限性
  對吉林省應用本科教學質量評價現狀分析發現,針對教師的授課水平、課堂管理進行的評價,忽略了課程設置是否合理,教材是否符合教學目標,這些因素將影響教學效果。評價體系應針對教學過程、教學目標進行系統的、科學的、全面的評價,其結果才具有應用價值。
 ?。ǘ┰u價標準統一化
  教學質量評價是以學校設置的統一標準為基礎,評價標準簡單、易行、規范統一、操作輕松,但評價結果顯示的是專業教學的共性問題。難以反應不同學科的課程特點及專業特色。
  (三)評價標準忽略了科研能力的轉化效能
  評價標準較為片面,重視課堂教學情況,忽視了教與學的課外活動;注重考核教師的基本功,忽略了教師科研能力轉化為教學效能的教學過程評價??偠灾u價指標注重知識性、規范性等易操作的指標,忽略了創新能力、個性化的素質。
  教學質量評價,用的是傳統化、同定化的指標評價,具有特色和個性的教學活動。社會不斷發展進步,要求評價標準具有靈活性和時代感,為師生創造性的發揮提供條件及足夠的空間。
 ?。ㄋ模┰u價過于強調定量分析
  教學活動是循序漸進的復雜過程,不可能像工業產品那樣統一標準評價質量。教學質量是一種特殊的評價,其影響因素諸多,在量化和分數評價的同時,應考慮教學過程是否滿足學生和用人單位的需求,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個性化發揮尤為重要。評價教師教學質量,不能只考慮教師的工作數量,而忽略了工作的質量。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才是科學的評價體系。
 ?。ㄎ澹熒u價教學質量態度消極
  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自我評價的態度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由于教師職稱評定中,教學質量權重不大,多數教師不很重視自我評價,或報喜不報憂。有的教師為了應付年度檢查,一味地遷就學生而得到高度評價。教師的應付心態和自我保護心理,影響了教學反思,教學質量難以提高。
  學生作為教學體驗者,具有直接的教學質量感受。因學生評價沒得到校方應有的重視,教師的教學質量沒有明顯的改進,學生的評價結果不公開,學生認為沒有意義,走過場,喪失了熱情,消極地完成。甚至,多數學生根本不看評價內容而隨便評價,以個人的喜惡評價教師,其結果當然不公正,也不公平。
  三、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
  根據吉林省應用型本科的教學規律和特點,從教師、學生、學校職能部門、畢業生、用人單位等多元化的評價主體,針對教學環節、學生培養質量和教師能力構建仝方位、多角度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以保證教學質量評價的客觀性和科學性,有效提高教師的責任感、教學水平和學生質量。
  一)教學環節評價
  1.課堂教學質量評價
  課堂教學評價:涵蓋日常教學檢查、教學過程常態監測、學期各階段定期檢查,形成督導評價、同行評價和學生評價的三級評價體系。督導評價環節,根據各專業教學計劃實行仝方位聽課,對教學活動的教學環節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
  教學督導評價:由各學科專家組成的教學督導組,根據教學管理部門有計劃的安排,隨時聽課,針對教師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式方法、效果等教學情況綜合評定打分,最終根據匯總結果進行獎項評定,促進教師提高教學質量。   同行評價:一方面,分院領導、二級督導、系主任通過聽課了解情況,發現、梳理并解決問題;另一方面,教師之間相互聽課、交流研討,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學生評價:首先,教學管理部門負責組織仝校學生對授課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進行評價打分。其次,分院定期舉辦學生座談會,各班學生代表與系主任和專業帶頭人進行交流,彳正求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匯總后反饋給任課教師。通過對話,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及學習狀況,了解教師教學狀態,分析、矯正和調控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專項教學檢查評價
  按照學校和分院教學質量相關要求,分別在學期初、期中組織進行教學重點環節的工作檢查。檢查內容主要包括:教學大綱、教學日歷、教案、教學程序、科研成果轉化、課堂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實踐教學水平、試卷和畢業論文質量等情況,通過集體研討、備課,提升教師課程內容設計、教學組織和管理的能力,促進教學環節有效運行。
  3.考試環節質量評價
  制定并實施考試管理規定和試卷審批分析制度。通過審核命題范圍、題型、評分標準及成績分析報告,評價命題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了解考核的知識面、評定成績的過程和依據,發現考試命題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和措施,確保試卷質量,使考試能真實、全面、準確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檢查閱卷過程和課程考試成績的形成過程,強化自身責任感;評估課程考試成績分布,對異常情況及時報告,并初步提出改進意見。
  4.一踐教學環節質量評價
  實習作為教學的主要實踐環節,對于了解社會及專業發展現狀、促進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學生能力培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進一步加強實習工作管理,提高教學質量和實習效果,每屑畢業生都必須進行校外專業認知實習和畢業實習,并提交校外實習報告。安排學生到校外實習基地參加實習實踐活動,主要采取全部集中實習方式進行,制定具體的實習實訓要求和規范,保證專業實習實訓落到實處。實習過程中,指導教師嚴格按照既定計劃,掌握所指導學生每個階段的進展。通過校友邦實習記錄、面談、電話等方式,及時與學生和實習單位溝通,對每個階段所反映出的知識掌握及運用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通過學生實習周志、實習報告、實習單位反饋對學生的實習過程和實習結果進行評價總結,進而評價指導教師的教學效果。
  5.畢業論文質量評價
  為規范并保證本科畢業論文質量,制定嚴格規范的指導論文工作程序,從指導教師引導學生確定命題開始,整個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教師的指導工作按前、中、后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主要審定學生的論文提綱、開題報告或設計方案、仟務書填寫等情況,提出具體意見;第二階段,重點檢查畢業論文工作進度和質量,對畢業論文初稿進行認真全面的審閱,查找主要問題并提出修改意見,幫助學生反復修改;第三階段,全面審閱畢業論文定稿,提出最后修改意見,對學生進行成果驗收和答辯工作,另外積極展開自查和互查,配合學校進行抽查。
 ?。ǘW生培養質量評價
  1.課程考試質量評價
  學科的考試、考核,是教學常規工作,也是檢查教學質量的依據之一,針對學生考試成績的分析,反映教學過程的綜合質量??荚嚱Y束后通過任課教師對學生成績的總結分析,可以客觀公正地掌握教學運行情況,有助于進一步揭示和發現教學規律,對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2.專業實習單位評價
  實習單位對學生的評價,是衡量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依據,體現了社會對專業培養的認可程度。每學年學生的頂崗實習后,學校及時與實習單位聯系,獲取實習生在工作崗位上的表現情況,重點是獲得實習單位對教學質量各環節的評價。
  3.畢業生的評價
  重視畢業生的評價與反饋,通過對畢業生的追蹤調研,了解畢業生的發展情況及對專業人才培養過程的滿意度,征求符合社會實際的專業建設、提高教學質量的改進建議。
  (三)教師能力水平評價
  教師的能力水平決定了教學質量的優劣,因而教師的考核與評價應納入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搭建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研討、交流和展示的平臺,舉辦能夠展示教學基本功的多媒體課件,說課、教案等大賽,并作為教師職稱評審的權重因素。創造各種科研立項的機會,力促教師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生產力,推動教學質量的仝面提升。
  構建以學校為主體、教育行政部門引導、社會用人單位參與、校內成績與實踐考核相結合的應用型本科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形成行業企業參與、學校與社會有機結合的有效評價機制,建立健仝教學各環節質量動態監控制度,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
  四、完善教學質量監控機制
  制定規范的教學質量標準,建立科學、規范的教學質量監控機制是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增強發展能力的重要保證。
 ?。ㄒ唬┙虒W質量監管機構責仟分明
  分院完善教學質量監控及評價機制,加強教學質量監控,在校教務處教學質量監督指導下,以分院教學院長領導各系監控為主,逐級負責.分工協作,關注教學環節質量標準制定、教學過程實施和教學效果三個重要環節,落實監管的各項措施,注重信息收集,質量檢查評價,積極反饋并實施自查和抽檢,對各專業的培養方案、教學計劃的制訂和改進、學科專業建設、課程建設進行指導和把關,督促日常教學任務的完成與規范化建設,搜集、分析教師、學生對教學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反饋評估結果,從專業角度調整教學內容,確保每位教師及時掌握教學進度、教學計劃、學生反饋等方面情況。
  (二)教學管理制度健仝、規范
  編制教學基本建設、教學計劃、教學運行、教學質量監控等各項教學管理制度,實現教學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為保證各項制度的貫徹執行,組織教學管理人員、教師和學生學習相關規章制度,通過學習并踐行,實現教學管理制度的有效性,使教學管理規范化、制度化。
  、結論
  吉林省應用型本科的培養目標,是為行業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具有創新能力的專業人才。但是,由于社會的行業偏見、行業的用人制度、高校的培養方式、學生的就業偏見等原因,畢業生“有業不就”“跳槽頻繁”的“潛流失”現象日益加重,值得思考的是,應用型本科的教學如何適應社會發展。面對種種質疑,提高教學質量,構建教學評價體系,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成為一項不斷探索和研究的復雜的系統工程。
  [參考文獻]
  [l]Crawley E F.重新認識工程教育:國際CDIO培養模式與方法[M].顧佩華等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劉志成.對接行業標準的專業教學質量標準構建與實施[J].職業教育研究,2016 (12).
  [3]賈培佩,梅麗,王宏艷.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05).
  [4]李志義.重構我國高等教育質量標準體系[J].中國大學教學,2017( 01).
  [5]黃櫻,方小勇,胡榮.應用型計算機類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構建研究[J].福建電腦,2016( 03).
  [6]谷靜.經濟全球化3.0時代的國際化旅游人才供給研究[J].林區教學,2017 (11).
  [7]王林毅,于巧娥.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教學基本能力評價方法與原則[J].高教論壇,2018( 02).
  [8]趙丹桂.應用型本科院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機制的優化策略[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 0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048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