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中韓顏色詞“青”隱喻認知的共性與差異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隱喻既是一種認知現象,又是一種復雜的語言文化現象。人類的相同生理結構和共同體驗決定了隱喻在不同文化中的共性特點。與此同時,隱喻也具有文化差異性,這取決于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地理環境、政治宗教和文化背景等社會文化因素。本文通過對隱喻認知的共性與差異性對中韓顏色詞“青”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隱喻;顏色詞“青”;共性;差異性
  一、顏色詞與隱喻
  隱喻現象長期以來一直是很多領域學者們探討的熱門問題,它是一種言語交際活動中常見的話語。Lakoff指出“隱喻普遍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日常生活中,而且存在于我們的思想和行為中?!爆F代認知語言學中的隱喻是一種認知現象而不是純粹的語言現象,是人類的一種思維方式。隱喻的特點是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標域(target domain)之間的相似性,即通過說明另一件可以與其相比的事來描寫某事。隱喻的基本機理是將源域的結構部分地、單向地映射到目標域之上,是不同認知域間的映射。隨著人類認知進入高級階段,人類對顏色的認知從“借物呈色”跨越到“托義于色”的質的飛躍,從顏色域向非顏色的事理、精神、品質、心態等的映射。
  二、“青”在漢韓語中的異同
  在漢語中,青色是一個包含著多種色彩義的顏色詞,是一系列色彩的集合,當它出現在不同的語境中,和不同的語素構詞時,便表達出不同的色彩印象,主要有:①表示綠色的意義,例如:青菜:跟白菜接近的一種植物,綠色蔬菜的統稱;青草:綠色的草。②表示藍色的意義,例如:青天:藍色的天空;比喻清官。③表示黑色的意義,例如:青衣:黑色的衣服;戲曲中旦角的一種,扮演中年或青年婦女,因穿青衫而得名;青絲:黑發,多指女子的頭發。④表示其他顏色的意義,例如:灰藍色的煙氣稱“青煙”,灰色松鼠稱“青鼠”,樹皮灰褐的楊樹稱“青楊”。
  除了顏色義外,漢語“青”代表著年輕,如“青春”、“青年不存錢,老來苦黃連”。中國古代年輕的讀書人要穿學士服,這種服裝為青色。“青箱”、“青拎”、“青領”后來就成了“士”的代稱。仕途得志稱為“青云直上”。漢代以后,封建的等級制度給青色帶來了貶義,成為貧賤之色?;实鄯S,富貴之人服朱,學士及下級官員多服青。“青衫”、“青袍”就成了官卑職小地位低微的讀書人的代稱。
  在韓國,“青”也代表年輕,如“青春(??)”、“青年(??)”,也代表妓女,如“青裳(??)”(妓女)、“青樓(??)”(妓樓)。在韓國,“青”表示喜慶,如“青絲紅絲(????)”(男方送給女方的定婚聘禮時使用的線),也代表朝服,如“青衫(???)”(國家祭香時用的藍色的衣服或者朝服的一種)、“青絲燈籠(?? ??)”(用青色云紋紗作的燈籠,正三品到正二品的官員在晚上使用),也有沒有地位的意思,如“青衣(??)”(舊時卑賤人的衣服)。還有“青丘(??)”(中國人對韓國人的稱呼)、“青瓦小販(???)”(比喻愛留一手的人)、“青山流水(????)”(說話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等。
  三、中韓顏色詞的隱喻共性
  在眾多的文化形態和人類語言中,共性總是大于個性。隱喻的認知基礎與工作機制在各種語言文化中都是一樣的,在相同的物質和生存條件下,盡管存在著地域差異和文化差異,但不同的民族選擇很多表示抽象思維的隱喻表達都是相同的。語言的普遍性是認知普遍性的子集,對于中韓顏色詞“青”的隱喻表達也不例外,漢語與韓語中的“青”都蘊含著年輕、地位低等隱喻義。
  四、中韓顏色詞隱喻的差異性
  顏色詞是語言詞匯系統中表現力最為豐富且不可缺少的部分。隨著社會的發展、認知領域的不斷擴大,人類的隱喻范疇也在不斷擴大。許多新概念、新觀念術語等就是通過隱喻被廣大的普通百姓理解接受,并已自然地潛移默化地進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顏色詞“青”也逐漸失去“顏色”義而出現于漢韓文化的經濟、金融和文化領域中。
  1.社會文化:社會文化對顏色詞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有些顏色詞在不同的文化中的聯想意義完全不同,有著鮮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不同民族由于生活環境、心理因素各異,觀察角度不同,對顏色的感受往往也不相同,從而導致了差異。
  2.民族心理:不同文化之間顏色詞象征意義的差異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歷史背景、審美心理的不同而產生的。顏色詞象征意義是在社會的發展、歷史的沉淀中約定俗成的,是一種永久性的文化現象。不同的民族對色彩的喜好是民族心理特點的客觀反映。
  3.文學藝術:文藝是社會生活的反映。中韓兩國所處的社會文化背景不同,顏色詞在藝術作品里的隱喻體現出鮮明的民族性,記錄了特定的歷史背景下的社會生活。不了解中國和韓國歷史文化是不可能正確理解顏色詞在文藝作品里的真正隱喻。
  4.政治取向:政治經濟對社會生活影響巨大,顏色詞向政治域的影射而產生的聯想意義,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政治文化心理和政治取向。在中國,顏色常常有很濃厚的政治色彩:例如:青衣(??)”指舊時卑賤人的衣服,象征著政治地位低下,隱喻了當時社會的情形。
  五、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人類認知的共性,中韓顏色詞的隱喻存在許多相似性。隨著跨文化交往的增多,人類在各個領域的交流日益頻繁,世界多元文化無處不在相互滲透或融合。盡管中韓顏色詞具有普遍的認知特征,但語言的個性仍然存在,顏色詞“青”的隱喻更多地與社會、文化、民族心理等諸多因素相關,因而更多地顯示了不同語言的個性和相對性,反映了社會文化對語言的重大影響。
  參考文獻
  [1]  胡壯麟. 語言·認知·隱喻[J],《現代外語》,1997年第4期,50—57頁。
  [2]  束定芳.《隱喻學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3]  李燕.漢語基本顏色詞之認知研究[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4
  [4]  李紅印.現代漢語顏色詞語義分析 [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5]  黃貞姬.中韓顏色詞的文化內涵對比[J]. 東疆學刊,2008
  注釋:
 ?、? 選自Lakoff&Johnson的著作《Metaphors We Live By》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169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