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以生活視角切入,提高初中生數學學習效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數學知識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性,二者具有相輔相成、相互解釋的特征,因此,通過“生活”這一視角來進行數學知識的教學,在近些年教學觀念愈發開放的背景下得到了頗為廣泛的普及,并有效推動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本文在這一方面的闡述,擇取以初中階段的數學作為依托對象,圍繞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為主題作以下總結。
  關鍵詞:初中數學;生活化;學習效率
  以生活視角作為數學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其優勢是多方面的。首先,初中階段的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已經積累下了豐富的生活經驗,因此,在教學的創設方面,可選擇性是十分靈活的;其次,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們還可以充分運用自己的生活作為理解的基點,進而對相關數學知識概念展開分析、思考,從而形成“跳板”的效應,為其理解效率的提升提供重要的推動力。以下,筆者對于教學的創設方面,共分3個角度進行了闡述,并對其具體的實施過程進行了詳細的歸納。
  1.結合生活元素導入教學
  導入環節是進行課堂知識教學的關鍵所在,對于學生能否更好的融入到新知的學習當中,有著直接的決定作用,所謂:“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便是對導入環節重要性的最好詮釋。在以生活視角為切入點的前提下,對于導入環節的創設,我們可以結合相應的生活元素進行創設,如此,便可以有效引導學生在生活認知的基礎上更為高效的融入到課堂當中,為進一步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
  例如:我們以《軸對稱》一節相關內容的教學為例。在本節中,筆者對于“軸對稱”知識點的導入教學,為了能夠首先激發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便通過引入一些現實生活中各個領域對“軸對稱”的利用現象,進行了創設。譬如,以建筑領域中的應用為例。筆者首先通過多媒體屏幕展示一張北京天壇的圖片,圖中,經過處理加工,用紅線的方式將其中軸線標出,并通過動畫演示的方式將天壇“折疊”使學生觀察“軸線”和“對稱”的現象。此外,筆者還引入了巴黎圣母院、泰姬陵等國外特色建筑,讓學生們感受軸對稱帶來的獨特美感和視覺體驗。這一方式的導入,在新穎性方面之外,還有效拓展了學生們對軸對稱的認知視野,為大大的提升了學生對這一知識點展開深入學習的熱情,為學習效率的提升提供了重要保障。
  2.利用生活情境講解知識
  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和邏輯性的特征,因此,在學習理解方面會不可避免的產生一定的“想象盲點”,從而大大阻礙了課堂教學進度的發展。針對于此,我們可以在教學中,利用融入生活情境的方式展開相應的教學,如此,便可以為學生的理解提供有效的思維附著點,在學習的過程進一步加強理解的有效性。
  例如:我們以《一次函數》一節相關內容的教學為例。對于本節知識的講解,筆者則首先通過引入學生所熟知的生活情境為切入點,為學生們提供想象的依托。具體內容為:某地市區手機通話的收費標準為3分鐘內0.2元,超過分鐘后則每增加1分鐘便加收0.11元。設若當時間超過3分鐘時,求電話費y元與時間t之間的函數關系式。這一前提的設定,給學生們在進行邏輯梳理和概念解讀的層面提供了重要的思維突破點。之后,筆者便根據題目內容中的條件,對學生們展開了詳細的講解,通過點點對應的方式,使學生們充分通過生活經驗對“一次函數”進行了深入的剖析、思考,大大的促進了其學習效率的提升。
  3.拓展生活案例鍛煉運用
  眾所周知,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又應用于生活,是一門極具應用特質的學科,能夠幫助我們更為便捷的解決一些生活問題。因此,在數學課堂當中,學生學習效率的高低與否,還在于其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掌握程度。故而,針對于此,我們可以通過拓展生活案例的方式,引導學生在學習之余展開相應的運用鍛煉,從而促使其在這一過程中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為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提供良好的前提。
  例如:我們以《反比例函數》一節部分內容的教學為例。筆者在教學之余,便通過引入現實生活中對“反比例函數”應用的案例作為對比,對學生展開了引導。譬如,以行程問題為例,其題目內容為:某糧食公司現有2400噸大米需調往某貧困地區進行支援,公司有20輛汽車可以投入運輸,每輛汽車可以運輸6噸,預計這批糧食最快可以幾天內全部運到?在這一鋪墊下,筆者便引導學生逐步根據題意進行列式,如:設所需時間為t天,調動速度為v(噸/天),那么vt=2400,t=2400÷v。所以v=20×6=120,把v=120代入上述公式中,便是t=2400÷120=20。而學生們通過這一案例的引入,對于反比例函數的運用掌握,得到了極大地鍛煉和提升,從而有力確保了課堂效率的穩固提升。
  總而言之,以生活視角為切入點的教學,在數學課堂中,其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而在具體的運用當中,筆者以為,最為關鍵的部分還在于我們是否能夠將之與學生們的學習現狀,以及相應的知識內容進行有效的結合。而只有以此作為教學的前提所在,教學方法的選擇與創設,才能得到科學性與合理性的雙重保障,從而為其學習效率的提升提供出一個高效的平臺。
  參考文獻
  [1]  李自忠.初中數學生活化的幾點探索[J].學周刊,2019(17)
  [2]  龐顯宇.立足生活化,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178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