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聯系生活實際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的情感和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真正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關鍵詞 小學數學;課堂;創新
  中圖分類號:G42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2-0054-01
  任何知識均來源于生活,數學知識也不例外。在小學數學中如何將人類認識知識的過程簡約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親自感悟到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是學生牢固掌握知識的前提條件。同時,學生在感悟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進行著積極的探索、思考,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源泉。
  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教師非常重視數學知識的教學,而很少關注這些數學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有哪些聯系。學生學會了數學知識,卻不會解決與之有關的實際問題,造成了知識學習和知識應用的脫節,感受不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這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很不利的。新修訂的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边@就要求數學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來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切實體驗到身邊有學習并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同時,在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的情感和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真正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因此,我認為我們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通過設置情境,使枯燥的數學趣味化,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并不枯燥,數學并不陌生,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從而產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并且使每一位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建立學好數學,會用數學的信心,培養不畏困難、嚴謹求學的思想品質,以及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誠然,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尚少,但教師只要有意識的加以引導,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從幾個方面試述如何把學生的生活實際作為切入點和突破口,提高課堂效率。
  一、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習意識
  新課程標準要求緊密聯系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從他們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熟悉的場景,從而引發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使他們積極參與數學活動,自主地探索新知,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學統計開始,我創設了“小猴聰聰過生日”這一兒童喜聞樂見、親切的童話情景,鮮明的色彩,精美的動畫,悅耳的音樂,體現了濃郁的生活氣息,適時地把學生無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再通過讓學生同時數幾種動物只數結果不等,來揭示矛盾,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并讓學生獨立研究,尋找解決生活問題的數學策略,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之感受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動手操作實踐,感受和經歷知識的了解過程
  學習數學是一個生動活潑、富有個性的思維活動過程,讓學生從“數學現實”出發,動用自己的眼、手、嘴、腦收集整理材料,通過實踐操作,建立表象,自主積極探索數學規律,才能形成自己的數學知識。
  為學生創設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綜合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采用分組實踐操作的方法,發揮動態的集體力量,讓學生選用不同方法(貼圖片、畫符號、涂顏色等)來表示動物只數,感受體驗數據的整理過程,培養學生應用多種感官參與思維活動的能力,同時使學生在積極主動學習的課堂環境中發揮互補作用,享受到合作的歡樂和成功的愉悅。
  三、設計開放性的問題,發展學生創新思維和能力
  每個學生都是富有個性、極具潛力的思維主體,在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內,促進學生自我探索,暢所欲言,才能有效地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在創造力,引領學生進入創新思維的空間。
  讓學生觀察自制的條形統計圖,提出“你知道了什么?”“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等開放性的問題,打開學生的思維閘門,讓他們在寬松的氛圍中自由聯想,暢所欲言,不斷萌發創新思維的火花,深深體驗數學知識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對學習的好奇心,引發更強烈的求知欲望。
  四、貼近學生生活設計練習,寓學于生活
  貼近生活實際設計數學練習,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才能激活學生自主探索的欲望。
  設計統計學校某年級學生人數,統計本班同學最喜愛看的動畫片,最喜歡唱的歌曲,統計同學們最喜歡的科目等練習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體現數學的實用性,保持數學的生氣蓬勃和有效性,用生活化的數學緊緊抓住學生的心,讓學生感受數學的無窮魅力,自發地喜愛數學。
  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在教學前可引導學生搜集生活中的數學信息,積累數學知識,更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最佳途徑。例如,在教學“利息”前,我讓學生做了兩項準備工作:一是到銀行或郵局存一次錢;二是調查一下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的年利率分別是多少?學生交頭接耳、躍躍欲試、對即將要學的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課后,他們或邀同學,或邀父母,或獨立操作,興趣盎然的去完成這一特殊的作業。上課的時候,學生們紛紛帶來了存單,還七嘴八舌的告訴我他們的發現:自己回家與父母以前的存單比較了一下,發現利率下調了,甚至還有同學告訴我他還計算了一下,發現存單上填寫的本息合計少了,是不是銀行或郵局搞錯了?……這樣,既避免了利息的教學公式化,又密切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056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