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優化學習策略 提高學習效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任何的定理,概念皆是從實驗中得來或從實驗推理中得來,故實驗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實驗就是讓學生在課后利用家中常用的物品,自己設計、自己找實驗用品、自己操作、自己總結歸納的簡單易行的實驗。小實驗就顯得尤為重要,也成了學生實驗探究的主要手段。這種實驗形式可以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動手、動腦的機會,對培養學生的觀察力、獲取知識和分析總結問題的能力都有很大幫助。
  一、利用小實驗,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物理學學家普朗克說:“物理定律不能單靠‘思維’來獲得,還應致力于觀察和實驗?!爆F在的初中物理課本中對小實驗的設計越來越多,以教版教材課本為例課文中就出現了30多個物理小實驗。例如:在學習小孔成像的原理時,課本上要求學生做一個小孔成像實驗裝置。這個裝置非常簡單,只需一個小杯子,一面暗墻,一根蠟燭就可以完成。實驗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因為小孔的大小,形狀的問題對成的像模糊不清產生疑問,而帶著這些疑問又能更深入的去探究,去學習。學生對上理論課興趣一般,但學生很愛做實驗,每次做實驗時學生們臉上洋溢的笑容是那么燦爛,一個很簡單的實驗現象在他們眼中是那么神奇。所以,以實驗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是最簡單直接的辦法。特別是小實驗,無需過多復雜的實驗器材,用隨處可見的東西就可以完成一個實驗,更能增加學生的成就感,使他們更自信。做光的折射小實驗,就需要 一個碗,一枚硬幣,一根筷子,一杯水,用它們做實驗,簡單易行,效果明顯,記憶深刻。例如:在學習完光的反射原理以后,讓學生動手做一個潛望鏡,所需材料僅是幾個紙盒和幾片小平面鏡。在制作的過程中,通過對鏡面角度的調整,學生會發現角度不同,呈現出的景物也不同,不但學習了知識,同時也感受到了其中的樂趣,從而對物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二、利用小實驗,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我們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最終都是要回歸到運用上的,而小實驗就是知識應用最直接有效的手段,通過小實驗能使學生加深對物理知識與規律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完透鏡的知識以后,讓學生自己做一個照相機或者望遠鏡。在制作及觀察的過程中,學生對透鏡的焦距,物距及成像之間的關系就會有更透徹的理解,這對掌握運用本節課的知識是有極大幫助的。利用身邊常見的物品,做一些小實驗是同學們學習、研究物理的好方法,也是一種創新。用塑料吸管和激光筆,從正反兩方面分別設計一個實驗方案,探究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學生興趣濃厚,分別用正反兩種方法證明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而不是沿曲線傳播的。
  三、利用小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說:“實驗可以推翻理論,而理論永遠無法推翻試驗?!比欢?,現在的物理課堂卻多以老師講和學生想為主,缺乏學生的主觀體驗,這只能讓實驗課流于形式,只存在于意識,沒有說服力。造成這種情況的因素有很多:演示實驗學生只能觀察不能參與,無法切實感受到實驗的重要性;分組實驗又往往由于時間、器材等諸多條件的限制無法完成,即便完成了,學生全員參與的機會也不多。作為教師,特別是物理教師,我們經常會感嘆學生的動手能力太差,分組實驗沒法做。那是因為我們提供給學生動手的機會太少。課堂上,要么是演示實驗,學生只有看的份;要么是分組實驗無法完成,導致分組實驗越做越少。所以,學生的動手能力差是可想而知的。而小實驗正好彌補了這個缺憾。小實驗要求學生自己設計,自己操作,在一次次實驗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提升,動手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培養起來了。教師還可以創設一些小實驗競賽來引發學生的參與,讓學生們在自主實驗中來不斷加強自己的實驗探究能力。這些都是很好的實驗教學方式,對于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與深化很有幫助。如讓針漂浮在水上,讓雞蛋立起來等。
  四、利用小實驗,融洽師生和生生關系
  美國物理學家費曼曾說:“學過科學以后,你周圍的世界仿佛變了樣子?!边@才是科學教育的真諦。新課程提倡的從生活走向物理的思想并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權宜之策,而是對物理教育本真的追求。如雞蛋慣性實驗,在學生實踐中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在裝有水的杯子上放一塑料片,把雞蛋放在塑料片上。用塑料尺猛彈塑料片,塑料片在水平方向上受力飛走,而雞蛋在水平方向上幾乎不受力,保持慣性而靜止,在重力作用下而落入杯中。在此慣性實驗中,雞蛋在水平方向上并不是不受力,而是所受的力相對很小,可忽略不記。雞蛋放在清水中會沉入水底; 若放入事先配好的鹽水中,雞蛋會浮在水面;如果配制合適的鹽水,雞蛋會懸浮在水中。這個浮力實驗形象生動。在學習《阿基米德原理》一節預習時,教師點撥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筆者先讓學生猜想:可能與深度有關,也可能與物體的密度有關,還可能與物體的形狀有關等……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思維進行假設,之后再通過小實驗進行對比、驗證,這樣的“先做后教”的教學模式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實踐熱情,培養他們的直覺思維能力,提升實驗教學的效率。小實驗做起來難度較小,學生容易完成,與老師同學接觸的機會多。在互相的交流學習與講解中,增進同學之間的默契與配合,讓學生體會到合作的樂趣與益處,同時也能增進師生感情,彼此理解,為提高教學效率打下基礎。
  丁肇中說:“實驗物理與理論物理密切相關搞實驗沒有理論不行但只停留於理論而不去實驗科學是不會前進的?!笨傊?,小實驗具有取材容易,貼近生活,直觀明了,便于操作等特點。這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而且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及總結歸納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教師不要“講實驗”、“說實驗”、“演實驗”、學生不要“背實驗”,這樣豐富的實驗意蘊就被消解了。我們要更加注重小實驗,讓小實驗為我們提高學習效率添磚加瓦。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471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