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汽車常用材料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汽車行業經過數十年的快速發展,推動了汽車材料制品行業的巨大變革。在“十二五”期間,汽車制品行業在結構調整、轉型和發展中不斷升級。汽車制品行業的迅速發展,先后涌現出了諸多新型材料和新技術。其中,以汽車輕量化材料和以塑代鋼材料為典型代表,因其擁有成型任意形狀、生產率高、成本低等優點,推動了汽車領域的改性材料商業化的普及。結合汽車制品ISO質量體系管控,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及產品結構的合理性得到保證,有效的控制質量成本、減少浪費和提高生產率。
  關鍵詞:改性材料;質量成本;
  一、汽車常用材料PP和ABS的特點:
  近年來,隨著對汽車燃料消耗和排放的規定日益嚴格,促進了汽車輕量化材料的快速發展,同時新能源汽車市場也應運而生并且發展迅速。非金屬材料在乘用車中的應用很常見,其應用比重在很大程度上也直接影響著汽車油耗(非金屬材料應用比重與燃油油耗成反比),隨著時代的變革非金屬材料的應用比重由原來的1/3逐年上升。其中,PP和ABS改性材料在汽車常用材料的應用中占據主導地位。
  汽車常用材料PP、ABS材料特點如下:
  聚丙烯(英文全稱:Polypropylene,簡稱PP)是一種半結晶的熱塑性塑料。它具有高抗沖擊性,強機械性能,耐各種有機溶劑和酸堿腐蝕。由于其低價格和優越的性能,汽車內外飾件的應用主要以PP材料為主,主要應用有:前后保險杠、主副儀表板、前后護板、下格柵、擋泥板、輪罩、導流板、A/B/C柱內護板、門板等。
  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英文全稱: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簡稱ABS)是一種強度高,韌性好,且易于加工的熱塑性聚合物材料,是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三種單體的接枝共聚物,適于制作制造通用機械零件,減磨零件,傳動零件和電訊零件。它是一種用途極為廣泛的熱塑性工程塑料。汽車內外飾裝飾件以電鍍、燙印、水轉印等工藝為主題的零部件應用材料主要為ABS材料,主要應用范圍有:上格柵、尾翼、高光注塑件、背門牌照、電鍍裝飾件、中控面罩、扶手面板等。
  綜上所述,通過單位換算可知:
  1Mpa=10.3Kg/cm2=0.103Kg/mm2
  即PP-T20材料的拉伸屈服強度可承受1.96Kg/mm2(試驗方法:按GB/T1040.2-2006/IA/50采用1A型式樣170mm*10mm*4mm進行試驗),目前汽車零部件單體重量不超過15Kg,因此PP和ABS材料的產品結構強度均可滿足任意產品裝飾件的強度要求。
  二、國內汽車材料應用的現狀:
  1)參考借鑒合資品牌車型材料的應用,盲目借用材料造成應用不合理,材料性能不符造成成本浪費同時也造成了生產成本的增加;
  2)材料性能與結構設計不匹配,造成產品外觀不良,甚至造成產品的使用壽命不達標;
  3)不同材料型號混用造成性能差異、不同材料批次保質期不同混用造成產品性能不穩定,造成產品批量質量問題;
  4)對材料應用的剛度和強度的定義理解不透徹:
  4.1)剛度是指材料或結構在受力時抵抗彈性變形的能力。是材料或結構彈性變形難易程度的表征;
  4.2)強度是指在力學上,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壞(變形和斷裂)的能力。強度是機械零部件首先應滿足的基本要求。
  材料應用現狀案例:前臉格柵類產品參考通用設計一般采用ABS材料進行制作,因ABS材料擁有良好的光澤、質地較硬、韌性好、剛性強、機械性能適中等優點,是制作格柵的一種良好的通用材料。當長頭式卡車前臉大格柵按照一般的通用設計采用ABS材料時,由于發動機帶來的高頻震動加上前進氣大格柵自身應力集中問題,導致前進氣大格柵出現頻繁開裂。
  經過對不同性能的ABS材料進行驗證、增加局部產品厚度(增加產品強度、去應力等方式)以及更改產品結構等方式進行產品試驗驗證,在同一工況下仍出現開裂,最終得出結論為ABS材料的剛度不能滿足于長頭式卡車工況。
  后通過更換材料將ABS材料更換為PP材料,再進行產品試驗驗證(同一工況下),開裂現象解決。
  由此可知,PP材料受力時抵抗彈性變形的能力比ABS材料強,雖然PP材料與ABS材料都是常見的汽車常用材料,但是根據產品所處工況,挑選恰當的應用材料是必要的,不僅能有效的確保產品質量同時還能有效的控制成本(PP材料價格成本低于ABS材料的價格成本),失敗的項目策劃包含的時間成本和質量成本,對項目造成了不可預估的損失。
  三、汽車材料應用的發展形勢:
  1)汽車輕量化材料技術及以塑代鋼是當今國際汽車制造業的發展趨勢;
  2)材料回收二次開發,在滿足產品材料需求的性能外,可降低原料成本壓力,減少環境污染,為可持續發展做貢獻;
  3)積極響應國家“節能減排”政策標準,向著節能、降耗的方向發展,提高材料性能的同時嚴格管控成本,促進了汽車材料應用的快速發展。
  四、汽車材料改性的應用:
  為了實現汽車輕量化目標,降低車身零部件的重量,通過將原材料PP進行改性優化、提升性能,研發了玻璃纖維增強塑料PP+30%GF,成功驗證了前端模塊以塑代鋼的可行性。
  以塑代鋼除了重量減輕之外,其他零部件也可充分利用玻璃纖維成型允許的高度造型自由度,將具有不同厚度的部分削弱區域集成在一起,進一步減輕重量的同時仍可實現所需的功能特性。利用玻璃纖維代替鋼制前端模塊,使其減重達到30%。
  五、汽車材料與工藝:
  傳統儀表板制作一般采用注塑成型方式,注塑成型因材料、工藝的限制,存在劃痕、粒料熔融痕、熔接線等缺陷,針對劃痕、粒料熔融痕、熔接線等缺陷一般采用特殊的涂料配方來滿足儀表板的外觀質量。相對應產品就會存在色差風險同時也增加了成本。   通過材料改性及工藝調試和驗證:
  1)通過將原材料進行改性,添加0.2~0.5%潤滑劑(增加材料表面潤滑性),1.2~2.0%滑石粉(通過減小滑石粉顆粒尺寸來增強材料致密性,從而提高產品的耐刮擦性),1.0~2.0%TiO2(增加材料硬度、彈性模量最大化),優化了模具零件生產外觀,減少了劃痕風險;
  2)通過產品模流分析,采用順序閥澆口成型并優化模具溫度,優化成型工藝和澆口配置,最大限度地消除了粒料熔融痕外觀;
  3)綜合分析添加劑的負載和類型與物理性能和材料成本之間的平衡,成本增加最小,且規避了色差風險。
  4)通過配方優化,開發出用于儀表板的高耐刮擦聚丙烯材料:①耐刮擦性能由3N提高到17N;②模具特性不受影響;③物理特性不受影響;④零部件整體性能不受影響;⑤零件耐刮擦性能提升,整體零件合格率上升80%,間接的降低了生產成本。
  六、汽車材料回收與二次開發應用
  汽車材料回收主要針對同一類型的材料回收,因回收材料較之原材料性能會有所降低,以保險杠材料回收為例,二次開發應用需強化材料性能滿足單個零件要求,如:①擋泥輪罩;②發動機下擋泥板;③蒸發器箱體;④前后保險杠裝飾板等,可通過:
  1)添加低分子添加劑改善粒料熔融流動性;
  2)加入化學粘合填料和基體樹脂添加劑,提高彎曲強度;
  3)添加高彎曲模量的填料和樹脂,收縮性能得到改善,彎曲模量增加;
  4)添加彈性體增容劑改善拉伸伸長率等。
  實現了保險杠材料回收以及二次開發應用,有效的減少了材料浪費,降低了原料成本壓力。
  結語
  通過材料改性來提高一些物理性能,已經開發出長玻纖增強材料、免噴涂材料、微發泡材料等汽車領域應用材料,擴大了汽車常用材料的應用范圍,逐步實現汽車輕量化目標,降低燃油消耗,并提高汽車舒適性和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劉慶潭主編,《材料力學教程》[M],機械工程出版社,2006;
  [2] 陳紀欽主編,《汽車工程材料》[M],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
  [3] 貝紹軼主編,《汽車報廢拆解與材料回收利用(第2版)》[M],化學工業出版社,2012;
  [4] 張曉明,劉雄亞編著,《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及其應用》[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
  [5] 劉朝福編著,《注塑成型實用手冊》[M],化學工業出版社,2013;
  (作者單位:柳州安美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248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