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再談閬中“麥玉豆”套作種植模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麥//玉//豆”套作模式,在閬中發展推廣已經有30多年,隨著農業技術的發展和農村勞動力結構的變化,形成了適合不同時代的模式特點,本文要談的該種植模式為“五0:七0”套作模式,其特點為:省工、高產、適宜于小型機械化。本文系統介紹了該種植模式的特點,提出了套作模式中小麥、玉米、大豆高產種植技術要點。
  [關鍵詞]閬中套作;種植模式;麥玉豆
  閬中位于川北,是一個農業縣級市,人多地少,可用人平耕地不足一畝,以旱地為主,同時丘陵山區的地理特點,單個地塊面積小、坡地較多等,決定了機械化操作不便。旱地中套作占了近六成,常年套作種植面積在25萬畝左右。從傳統以人工操作為主的套作種植模式“雙二五”、“三五二五”,發展到半機械化的“雙五0”、“雙六0”種植模式,后來也出現了許多問題,比如,套種作物產量不高、茬口銜接不夠合理、機播機收不方便等問題逐漸顯現,已經不適應現代農村勞動力特點。于是我們農技人員與省地科研院校合作,不斷探索套作的不同行比、各作物品種選擇、茬口銜接、小型機播機收機器的篩選、各作物高產種植技術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套適合閬中現代農村小型家庭農場經營的種植模式。現總結于后,供套作種植戶參考。
  1 傳統套作種植模式存在的弊端
  傳統套作種植模式“雙二五”、“三五二五”,為閬中最早的“麥//玉//豆”種植模式,人工操作為主,各作物邊際優勢明顯、產量高,為當時人多地少、增加口糧作出了巨大貢獻,但不適宜于機械化操作,屬于勞動密集型種植模式,不適宜于現階段農村勞動力特點。
  傳統套作種植模式“雙五0”、“雙六0”,為閬中“麥//玉//豆”改良種植模式,可實現小麥、玉米、大豆機播、機收,可實現種植戶集中成片種植糧油產業,擴大生產規模,但套作春玉米產量低。
  2 新套作種植模式的作法
  旱地新套作種植模式,即“五0:七0”套作模式,具體作法:
  于小麥播種前,4米(12尺)開廂。其中:5尺帶寬作為小麥播幅、7尺帶寬種植春玉米。
  小麥帶寬五尺,機播7行小麥。玉米帶寬7尺,機播或移栽4行春玉米,但要注意兩點:一是4行玉米中,第1、4兩行玉米(即2邊行玉米)要離小麥間距達到1.2尺;二是第1行與第2行、第3行與第4行玉米,間距保持1.25尺,第2行與第3行玉米間距保持2尺,從而才能實現各行玉米均恒發展,避免過去種植模式中,邊行玉米優勢明顯,中間2行玉米長勢極差的現象。
  小麥收獲后機播3行或4行大豆。
  3 新套作種植模式的特點
  實現了套作小麥、玉米、大豆的機耕、機播、機收,省工節勞,適宜于業主大面積擴大糧油種植規模,也為家庭農場可持續發展糧油產業提供了技術支撐。
  充分利用了光熱、土地資源,實現了小麥、玉米、大豆高產高效。
  增大了套作玉米中植株行間距,改善了植株間的空間配置,能實現玉米個體充分發育,達到玉米高產的目的。
  用地、養地結合,可持續發展。麥后種植大豆,一是免耕,可將小麥秸稈覆蓋在大豆行間,實現秸稈還田;二是大豆是固氮作物;三是大豆收獲前,大豆葉片全部脫落到田地里,增加土壤有機質。
  4 新套作種植模式各作物高產種植技術要點
  首先要規范行比。于小麥播種前,按4米(12尺)開廂,五尺為小麥播幅、7尺預留行,種植4行春玉米。小麥收獲后種植3行或4行夏大豆。
  4.1 小麥種植技術要點
  選擇抗條銹病、高抗倒伏、植株較矮的早、中熟小麥品種,如川麥104等。
  五尺行帶播種7行小麥。
  小麥適時早播,從而達到早熟,以縮短小麥、玉米共生期,閬中小麥以10月下旬播種為宜。
  合理密植,防止小麥種植過密,造成后期倒伏而影響玉米生長,一般畝植小麥基本苗8萬左右。
  小麥生長中后期,防治好以紅蜘蛛為主的病蟲害,以預防紅蜘蛛等害蟲危害玉米苗。
  及時收獲小麥,減少對套作春玉米的蔭蔽。
  4.2 春玉米種植技術要點
  選擇適宜的春玉米品種。要選擇高產、抗病、抗倒伏的緊湊型、半緊湊型玉米品種,如先玉1171、康龍玉7號等。
  適時播栽玉米。玉米播栽過早,與小麥共生期長,玉米長勢差、莖稈細,后期易倒伏,播種過晚,抽雄期不能躲過閬中的伏旱,玉米受粉不好。閬中套作春玉米一般以3月15日左右播種為宜,比傳統播種期晚一周。播栽時,注意擴行縮株,特別是擴大第3、第4行玉米的行距最為關鍵。
  施好“兩次肥”。閬中玉米施肥重點是兩次,一是底肥,磷、鉀、鋅肥全部作底肥施用,氮肥底肥占總施肥量的60%,二是大喇叭口期的攻苞肥,主要施用氮肥,占總施肥量的40%。
  防好“兩個蟲”。一是防治好地下害蟲,確保玉米齊苗,二是大喇叭口期,防治好玉米螟蟲。藥物可以選擇辛硫磷、菊酯類農藥等。
  及時收獲春玉米。春玉米臘熟期,即可將玉米稈上部砍掉,讓光線及時照射到下面的大豆苗,以促進大豆健壯生長。
  4.3 夏大豆種植技術要點
  選擇優良品種,淘汰老品種。目前推薦品種有南豆25、30、南黑豆20。
  精選種子,確保齊苗。
  確定適宜的播種期。播種過早,套作大豆與玉米共生期長,大豆容易出現徒長,造成后期倒伏;不抓住土壤墑情過晚播種,出苗差,長勢差。閬中以5月底至6月上旬播種夏大豆為宜。大豆播種時,大豆要與玉米保持60厘米的間距,預防玉米“欺負”大豆。
  防治好病蟲。閬中大豆以防蟲害為主,苗期以食葉害蟲為主,中后期以蚜蟲、豆莢螟為主,藥物可選擇:辛硫磷、蚍蟲林、敵殺死等,葉面噴施1-2次。
  控高防倒。倒伏是造成大豆減產的主要因素,一是要防止套作大豆前期徒長、后期倒伏;二是要防止風口地塊凈作大豆中后期的倒伏;三是要防止土壤過于肥沃、種植密度過大造成中后期的倒伏。在出現旺長的時候,噴施1-2次稀效唑即可預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276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