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白蕓豆種植的現有技術缺陷及提高措施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文簡要分析了白蕓豆種植的現有技術缺陷,并提出了針對性的提高措施,希望能為我縣的白蕓豆種植戶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白蕓豆;技術缺陷;提高措施
  現階段,隨著白蕓豆的種植面積不斷增加,目前已經在我縣形成具有一定的產業,已具有較為成熟的白蕓豆種植體系。但不可否認的是,白蕓豆的種植趨勢目前依然以分散式種植為主,集約化種植的力度不足,尤其是在山區進行白蕓豆種植的種植戶缺少科學的種植理念,很難實現規劃化種植。由此可見,加強對于白蕓豆種植技術缺陷的研究,對于推動我國白蕓豆產業的健康發展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
  1 現有技術缺陷
  隨著白蕓豆的市場價值不斷增加,經濟效益不斷提高,我國各個地區的農業從業者紛紛提高了白蕓豆的種植數量,但由于部分白蕓豆種植戶存在技術層面的缺陷,從而導致市面上流通的優質白蕓豆數量相對較少,且在種植戶缺少集約化管理理念的基礎上,無論是在田間管理,還是在病蟲害的防治方面均存在明顯的技術缺陷。
  從白蕓豆的種來看,其對于肥力的要求相對較高。而我縣種植戶在種植白蕓豆時往往會選擇在春季進行播種,管理方式相對較為粗獷,缺少細致化管理,且種植土地的各項指標,如酸堿度、排水性能等均存在一定的問題,從而導致田地的肥力存在缺陷,白蕓豆的質量和產量均無法達到種植戶的預期標準。
  在實際種植過程當中,種植戶忽視了微量元素的補給,如銅、蹦等,從而導致白蕓豆在進入成長期后出現豆莢數量較少、落花問題嚴重等情況。此外,白蕓豆的基本特征決定了其具有較強的分枝能力,多數養殖戶無法正確認識到白蕓豆的特性,在種植過程中忽視了水分的補給以及分枝的處理,白蕓豆所能接收到的養分相對較少,結莢的概率較低,豆莢中的豆粒在數量及飽滿度上均無法達到預期。而在防治病蟲害方面,由于種植戶種植白蕓豆的經驗相對較少,多數種植戶無法從感官角度對白蕓豆的生長情況對其是否遭遇病蟲害作出準確的判斷,從而導致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不及時,嚴重威脅到了白蕓豆的質量。
  2 白蕓豆種植的提高措施
  2.1 加強對于白蕓豆生長習性的研究
  白蕓豆對于土地肥力的要求相對較高,其在抗旱、抗寒等方面均具有優異的表現,是可以在高海拔地區生長的經濟作物。在種植白蕓豆前,對于種植田地的選擇至關重要,種植白蕓豆的田地不僅具有疏松的土壤、出色的排水效果以及較深的土層,更需要具有良好的光照情況,且酸堿度需要維持在6至7之間。為達到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種植戶可以選擇具有腐熟性特征的有機肥料,且不得使用含有過磷酸鈣等物質的化學肥料,可以考慮使用硼砂來代替化肥。
  在種子選擇方面,要優先考慮在生育前期收獲的優質種子,并選取具有較強抗病能力的白蕓豆品種,種子需要具有顆粒大、飽滿度高的特點,且播種前需要晾曬2d左右,讓種子脫離休眠期,并在消毒拌種后才可進行播種操作。
  播種時,種植戶需要把握好對于時間的控制,室外均溫達到10°C時即可進行播種,一般的播種周期集中在每年的4月至6月之間,播種深度需要超過10cm,并對播種的總量進行嚴格的控制,避免白蕓豆出苗后過于密集從而影響后期的正常生長。播種前,種植戶需要確保種子具有一定的濕潤度,并為白蕓豆的生長提供充足的水分。
  2.2 加強田間管理工作
  種植戶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白蕓豆生長習性及生長特點之外,還應當在后期的培育過程中落實田間管理工作,從科學的角度出發,用科學的方式進行管理。種子播種之后,種植戶應當定期開展鋤草和松土工作,并對水肥的平衡性進行嚴格的把控。由于白蕓豆對于肥料的需求量相對較大,因而種植戶需要在不同的階段給予白蕓豆不同種類的肥料,如使用碳銨用作提苗肥,在花期階段使用磷酸二氫鉀和噴砂噴灑白蕓豆的葉片,以提高白蕓豆的結莢率和蕓豆的飽滿度。實踐表明,科學應用肥料,是提高白蕓豆產量的有效措施及方式。
  白蕓豆苗出土后達到30cm高度后,種植戶需要在田間插桿引導白蕓豆的藤蔓,竹竿的高度需要在2m左右,由于白蕓豆對于陽光具有一定的需求量,因而種植戶需要根據白蕓豆的生長情況適當修剪枝葉,避免互相遮擋。當白蕓豆的株高超過2.5m時即可封頂,確保白蕓豆所吸收的養分能夠供給豆莢。
  2.3 病蟲害的防治
  病蟲害的防治是種植白蕓豆時的關鍵所在,常見的病蟲害包括葉斑病、蚜蟲等。當種植戶發現白蕓豆出現病蟲害現象時,應當堅持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防治原則,將病蟲害扼殺在發生期。其次,種植戶需要堅持植物保護的原則,采取科學的病蟲害防治措施。需要注意的是,種植戶需要對用藥的種類和數量進行嚴格的把控,尤其是在白蕓豆開花期間,其對于農藥相對較為敏感,若種植戶用藥不當,有較大概率的可能會出現藥害的現象。此外,在用藥時,種植戶需要嚴格控制藥物的濃度配比,否則就會取得相反的效果。一般情況下,白蕓豆進入花期后即可停止藥劑防治病蟲害措施,不然會有較大概率引發落花、落莢現象的出現。
  3 結語
  隨著市場對于白蕓豆的認可程度不斷提高,其不僅具有豐富的營養和一定的藥用價值,更能夠通過出口貿易的渠道幫助農民實現增收,具有較強的經濟效益。為提高白蕓豆的種植范圍,幫助更多的農民走向致富道路,就必須加強對于種植技術的研究力度和推動、普及的力度,讓更多的種植戶認識到科學的種植方式,才能夠從根本上實現農作物增收,幫助種植戶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劉清菊.白蕓豆種植的現有技術缺陷及提高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7,37(17):120-121.
  [2]李新,張義.如何運用白蕓豆栽培的關鍵技術措施[J].科技致富向導,2011(9):219-219.
  [3]陸佩偉.日本白蕓豆栽培技術[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06(6):12-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279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